大宋清歡 第15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下)
曾緯一時之間,竟感到無以名狀的暢然。
在場的,除了自己,似乎所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掌握了一種主動權,哪怕只是在某些瞬間,并且非關前程大事,也依然能帶來快感,就仿佛干干脆脆地飲下一口好酒。
他想起了父親曾布,在只有二人相對的時刻,發表過的感慨——四郎,宦場和情場,其實也差不多,你不必表現得如狼似虎,但至少,得先把位子,占了,并且,要告訴別個,莫將手再伸進來。
不讓別人的手伸進來,自己就要勇于將手伸出去。
曾緯于是展顏一笑,沖著愣在火鍋的氤氳之氣中的姚歡,伸出手,柔聲道:“來。”
姚歡思量,屏風都打開了,自己還有什么選擇嗎?無論史料所載,還是自己從姨母處親耳聽來,蘇頌也算一位當得起曾布的兒子們喚聲“世伯”的長者,曾緯此刻對父親的官場前輩、家族之外的“世伯,果斷地作出昭告之舉,不是因為對情事有擔當,又是什么?
無論如何,她都該感念與依從吧。
她于是挪了步子,任由曾緯執了自己的衣袖,來到蘇頌跟前。
曾緯一臉恭敬道:“蘇公,晚輩此前,便聽歡兒說過,她在施粥時,見到了蘇公,頗得指點與勉勵。她一個小娘子,平日里比多少男兒都操勞辛苦,我既與她有情,自是心疼,今日就帶她出來游湖賞雪,玩耍一番。”
蘇頌抿著嘴,瞇著眼,仍是慈愛之色,心頭卻很是起了陣陣波瀾。
先前,在宅中招待邵清與姚歡時,蘇頌還萌發過此二人倒是般配的念頭,那名字合起來,還是蘇子瞻的一句詞呢。只是,蘇頌試探了邵清幾句,聽意思,邵清對姚娘子只當作一個高看幾眼、相助一把的街坊,并無旁的想法。
蘇頌便以為,邵清這兒郎,或許有些忌諱姚歡那名義上的孀婦身份,可惜了“清”、“歡”二字有緣無份吶。
不料,論理更應忌諱的曾家四郎,卻原來早已與姚歡,銀河迢迢暗渡。
蘇頌瞥了一眼姚歡,見這女娃娃,通身上下,河畔施粥時的爽朗麻利,以及與邵清登門請教時的輕快自如,此刻已被有些局促又有些旖旎的情態替代,半個人都閃在曾家小子身后,
老先生也是兒孫繞膝的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心思又從驚異轉成了憐惜,遂向著曾緯笑吟吟道:“四郎,老夫恭喜你。”
曾緯越發不搞瞻前顧后、拖泥帶水那一套:“蘇公此前在揚州休養,或許不知此中波折緣由,但晚輩能得歡兒青眼,的確,當得起一個‘喜’字。”
蘇頌聞言,不禁暗喝一聲彩。
這曾家小四很有幾分少年人的真性情嘛,倒是對老夫的脾氣。
蘇頌回京后,既然是由蘇迨引見了姚歡,又豈會不知這女娃,與曾府從沖突到和解的一番風波。但蘇頌乃豁達通透的性子,越是年長越是厭棄荊棘藩籬絆了好人兒的路、捆了好人兒的心,故而今日,實也并不覺得,姚歡再對男子動情,是什么出爾反爾的不貞之行。
他哈哈一笑,眉心的川字紋、眼角的魚尾紋,都被這笑容熨平了一般。
忽又想起曾緯對邵清亦是直接呼出姓氏,醒悟過來,轉頭看著邵清:“咦,靜波,你原來與四郎也相識?”
邵清頷首:“機緣巧合,于茶道上,在下得過曾家公子的提點。”
曾緯眼中,泛上得趣之色,卻即刻掩了,大大方方地向蘇頌道:“蘇公與邵兄,并二位娘子,也在此處用午膳?可否允了晚輩與歡兒一同入席,晚輩許久未聽蘇公教誨了。”
“哦?”蘇頌一愣,他還思忖著,莫擾了一對鴛鴦,不想四郎這后生倒爽快,比其父更多了一層瀟灑不拘。
“甚好,老夫年紀大了,就愛熱鬧。伙計,去將郎君和娘子的那些酒食挪過來,再加兩個風爐,多切些肉。我這風燭殘年之人,縱然老驥伏櫪,也要葷素不忌,跟著娃娃們,多吃些好酒好肉。”
老少眾人,于是在另一旁的大桌旁,團團坐了。
曾緯始終執著姚歡的手,落座后不忘輕輕嘀咕一句“怎地一離了暖爐,便這般冰涼”。
姚歡不論古今,都不習慣在親朋跟前不知節制地撒狗糧,今日她縱然感念曾緯不躲不避,此際卻覺得有些別扭。
她嗔一眼情郎,忙忙地將話題岔開,向蘇頌道:“蘇公方才進屋時說,這風爐乃蘇公所制?”
蘇頌拈須笑道:“這翁媼兩個,庖廚手藝向來上乘,難得在這郊野山村之地,菜式還分外潔凈,老夫每回游金明池,必要來此用一回飯食。那日遇上幾個吃酒的客官,抱怨說酒還未吃盡興,缽里的野味就已經冷了。我便替他們出了個主意。”
蘇頌拿起筷箸,指點著銅爐道:“你們都曉得,老夫是福建泉州府人,彼處前朝開始便是茶鄉,有著各式各樣烹煮茶湯的風爐。茶既然能邊烹邊飲,肉蔬為何就不能邊煮邊吃?將陸羽所用的鬲、鼎,銅盆打制得寬闊些即可。怎樣,你二人試下來,如何?”
姚歡道:“湯沸得倒快,只是,對用炭須講究些,劣炭的話,爐腔內只怕須臾便煙氣充盈,用好炭呢,又有些貴。”
一旁掌柜的婆子道:“娘子說得對著咧,今日俺二人是得了先前高郎君的交待,用的好炭。”
婆子話音剛落,始終默然的邵清,開口道:“或可在同鍋中央,如煙囪似地打個孔,排出炭煙。”
曾緯輕輕冷笑一聲:“哦,如此,那排出的煙,豈不是叫人吸了?”
邵清語音沉緩:“可在孔上做個漏斗,銅鐵均可,這漏斗又是連著底部的,腔管中灌水,煙氣便被吸入腔中水里了。”
曾緯遽地噎住,無話可接。
蘇頌卻豁然開朗,似想起什么,合掌道:“靜波所言,倒教老夫想起,當年出使北遼,適逢冬月,宮宴中,確是看到那般暖爐。殿堂之上,數十個爐子燃起來,亦無甚煙氣。”
邵清忙作了漫不經心之意道:“原來北遼便懂這般制爐?晚輩想到此法,只因記起前漢時候,有一種宮燈,便是以銅漏斗和清水,吸取獸脂燃燒的煙氣。”
蘇頌贊一聲:“靜波雖是布衣之身,學識當真廣博。”
因又點撥面色淡漠的徐好好道:“好好,你不是想做女先生么?更應多向邵郎請教私塾之事。”
大宋清歡 第159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