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明第一狠人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南京
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帶綠水,迢遞起朱樓。
當明軍水師行過燕子磯時,鄭成功還有些不敢相信發生的這一切。
這里是太祖皇帝鼎定天下后立國之地,這里承載著皇明三百年的氣運,這里是漢家精神的庇護所與寄托之地。
當南京留守清將主動獻城投降的那一刻,一切都顯得那么的理所當然。
南京本就屬于漢家兒郎,如今也恰是歸還給了漢家兒郎。
鄭成功覺得自己之前做過的一切努力都是有價值的,皇明的復興又燃起了希望。
相較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光復南京帶來的象征意義更為巨大。
這座數百年的皇明陪都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大明南方的文化、經濟、政治中心,有著絕無僅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哪怕蘇州、杭州再繁榮、富庶,也無法取代南京的位置。
當鄭成功率部進入南京城的那一刻,他恍惚覺得一切都回來了。
南京城中的清兵大部分都被郎廷佐、管效忠抽調去了鎮江,還有一部分由施瑯統領前去寧波駐扎。
如今城中都是一些老弱殘兵,根本無法抵抗鄭成功的兵鋒。
投降似乎是個最好的選擇。
面對這些投降的綠營兵,鄭成功有些糾結。
畢竟這些綠營兵是主動投降的,又都是漢人,實在沒有理由殺掉他們。
而且張煌言也建議留下這些投降的清兵,作出一番姿態給其余江南各府縣的清兵看。
這些清兵看到明軍不會濫殺降兵后有更大可能會選擇投降。
鄭成功思忖一番后便同意了,命人把這些清兵解除武裝后打散派到各營去做苦力伙夫。
南京城實在是太大了,哪怕鄭成功麾下十萬大軍分到各個片區也并不顯得太多。
入住南京后如何落腳也是一個十分困擾鄭成功的難題。
紫禁城是肯定不能去的,那是天子的專屬地。其余各處衙門皆被清廷糟蹋的不成樣子。
思來想去也就是南京守備府較為合適了。
南京守備分為南京守備太監和南京守備勛貴。
此職是成祖皇帝永樂十九年遷都北京后所置,掌節制南京諸衛所,及南京留守、防護事務。
守備太監由皇帝直接指任。
而守備勛貴都是由開國功臣公、伯之子擔任,比如魏國公的子嗣后人就經常擔任守備勛臣之職。
以鄭成功如今的身份地位,暫時充任南京守備勛臣也沒有什么問題。
至于參贊機務,一般是由南京兵部尚書兼任,張煌言自然當仁不讓。
他可是永歷天子親封的正印兵部尚書,比南京兵部尚書還要大一號。
對鄭成功來說,南京是一座承載了無數記憶的城池。
當初他在南京國子監做監生讀書,留下的都是美好的回憶。
西山何其峻,巉巖暨穹蒼。藤垂澗易涉,竹密徑微涼。
那時所作的詩句多么輕松寫意啊,如果時光永遠停留在那一刻該是多好啊。
可惜生活是如此的殘酷,這十幾年來神州大地發生的巨變讓鄭成功有些恍惚。
人總要學會長大,昔日的快樂少年郎也要承擔起家國天下的責任。
十余年的艱苦奮斗,十余年的不懈抗爭終于收到了回報。
能夠在青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他鄭成功不枉此生!
至于張煌言心境與鄭成功大體是相同的。
半生所圖終有回報,那種釋然的感覺確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
一切安排妥當后,鄭成功、張煌言率部來到南京城外神烈山孝陵衛祭奠太祖皇帝。
由于鄭氏一族尊奉擁立唐王朱聿鍵在福建稱帝,故而鄭成功從一開始就被打上了濃濃的唐王系烙印。
鄭成功也確實猶豫彷徨過。
當今天子乃是李定國擁立的,能否容得下擁立隆武帝的鄭氏一族。
當初進攻南京時鄭成功也確實存了私心,想要用這功勞換取永歷天子的原諒,不至于因為派系斗爭遺禍子孫。
但現在真的打下來南京,鄭成功反倒是釋然了。
從種種跡象可以看出,當今天子乃是一代雄主,胸懷那是極為寬廣的。
連那些大順軍余部陛下都能寬恕,怎么可能計較鄭家擁立唐王的事情?
這種陳芝麻爛谷子的事情,怕是陛下早就不想再提了。
不然陛下也不會封他為延平郡王。
讓鄭成功感到十分氣憤的是,昔日神圣無比的明孝陵現在雜草叢生。
神道兩側的石像更是損毀嚴重,有的甚至出現殘缺不全的情況。
鄭成功立即命人將孝陵進行整修,力圖恢復其原貌。
鄭成功在孝陵開展了一番慷慨激昂的陳詞。
這既是說給將士們聽得,也是說給天下人聽得。
曾幾何時,天下人皆數認為皇明氣數已盡,清當取而代之。
可現在看來,大明仍是天命所眷顧的那一支,王師驅逐韃虜,北定中原還是很有機會的。
拿下南京既是一小步,又是一大步。
鄭成功打算以此為契機,發布一份檄文,聲討東虜。
只要將這份檄文發出,江南百姓響應者必定不計其數。
鄭成功打算把這個機會讓給張煌言。
一來張煌言確實文采比他更好一些,二來鄭成功也不想一人把風頭占盡。
不然天子將來封賞之時也會有些為難。
做臣子的這點事理還是應該明白的,決不能給君上添堵。
“滄水兄,你說百年之后,人們會如何評價我們?”
鄭成功一時有些恍惚,喉結微微聳動沉聲道。
“那就不清楚了,我們只要做好該做的,其他的都順其自然好了。”
張煌言背負雙手,感慨道:“或許一百年、兩百年之后人們提起我們只記得我們做過一兩件大事,但那又如何呢?我們為朝廷,為天下百姓,為心中的念想奮戰過,我們付出了所有。這便足矣。”
鄭成功點了點頭。
“滄水兄說的好,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誰又能保證永遠不被人忘記呢。我們活出了風采,活出了骨氣。我們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百年之后人們提起這段歷史,會覺得大明多得是挺直脊梁骨的漢子,而不是一群跪地求富貴的奴才,這便值了。”
請:m.lvsetxt
南明第一狠人 第一百五十八章 光復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