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島諜戰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指導計劃
韓學謙部本有近萬人,被日偽消滅一半,這次在淮東,主力被全殲,韓學謙還被捕。由重慶控制的江蘇省政府,也成為有名無實的流亡政府。
這讓重慶方面很沮喪,對中共也更加警惕。這說明,在蘇北,甚至整個江蘇和淮河一帶,已經是中共的根據地了。
韓學謙部雖然大敗,可提供情報的胡孝民,并沒有受到重慶的指責。相反,因為他精準地提供了山子頭的情報,軍統本部還對他提出了嘉獎。
這讓胡孝民啼笑皆非,但還是默默地收下了這份嘉獎。以后軍統如果還有需要,他可以繼續提供類似的情報。
“孝民,你過來一下。”
胡孝民到辦公室不久,就接到了趙仕君的電話。
“高官,有事嗎?”
胡孝民一溜小跑去了趙仕君的辦公室,趙仕君當高官后,還是在十字街信孚里辦公。但“高官”的稱呼,比“部長”更好聽。
趙仕君輕聲說道:“日軍大本營根據1942年12月21日御前會議制定的《為完成大東亞戰爭而決定的處理中國問題的根本方針》,即所謂“對華新政策”,制定了1943年度《對華作戰指導計劃》,并發布了《大陸命第757號命令》。”
胡孝民驚訝地說:“大陸命第757號命令?”
趙仕君說道:“大本營命令日軍迅速安定江蘇省北部以及上海、南京、杭州間地區,確保對此地區的占領以及長江下游交通的安全,并加強對東部沿海重要港口的控制。為此,日軍調整了駐華中的兵力部署,對新四軍作戰的部隊仍保在11萬人左右,同時大量擴充和平建國軍,由1942年的18.5萬人增加到22.8萬人。”
胡孝民問:“我們的具體任務呢?”
這個對華新政策,會讓新四軍的處境更為艱難。當然,我軍經過這幾年的抗戰,不僅積累了大量的經驗,而且也贏得了老百姓的支持。特別是去年下半年的幾次戰斗,偽軍對新四軍有一種發自內心的恐懼。
一般的檢問所,如果偽軍發現有人攜帶槍支,或者一看就是新四軍,都不會聲張,甚至會配合著讓他們趕緊過關。生死簿、紅黑點這些東西,令他們膽戰心驚。
趙仕君說道:“向日軍提供各種情報和勞力,配合日軍清鄉。”
胡孝民不以為然地說:“我們現在就在做這些事情嘛。”
趙仕君緩緩地說:“今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們的清鄉,只是暫時壓縮了新四軍的地盤,并沒有消滅新四軍。相反,他們的軍隊越清越多,戰斗力也越來越強。今年如果不能消滅新四軍,或者沒有達成第757號命令,以后就更能消滅他們了,甚至……”
后面的半截話他沒有說出來,但是,胡孝民能猜出他的意思。如果看過《論持久戰》的就知道了,抗戰的走向,正朝著《論持久戰》的論斷發展。
戰爭在去年已經進入了相恃階段,今年要是日軍不能消滅新四軍,反快就會迎來新四軍的反攻。到時候,日本人猖狂的日子,怕是不長久了。
回到辦事處后,胡孝民迅速將這份1943年度《對華作戰指導計劃》送了出去。這份“指導計劃”,將為新四軍抗戰,提供最準確的方向。
收到胡孝民的情報后,新四軍的軍部首長開了兩天的會議,重點研究日軍的這份作戰指導計劃。
會后,陳軍長還特意把劉堯叫過去談話,向他表達了對“碼頭”同志的敬意。
“劉堯同志,碼頭同志提供的這份日軍1943年度《對華作戰指導計劃》,對今年我軍的作戰,有著重要的意義。你下次與他聯系,代我向他表示感謝。他的這份情報,將挽救成千上萬戰士的生命,為打擊日軍侵略者作出很大的貢獻。”
劉堯鄭重其事地說:“我會向碼頭同志轉達的。”
碼頭的情報,能得到軍部一號首長的重視和表揚,這是一個情報員的最高榮譽,也是對所有默默無聞的地下工作者的最大肯定。
幾天之后,中共華中局向各抗日根據地發出《關于堅持敵后艱苦斗爭的指示》,指出目前日軍向中國發動局部攻勢,尤其對敵后進行殘酷的全面掃蕩是勢在難免的。
因此,要從思想上、政治上、組織上動員全黨千百倍提高信心及警惕,在任何嚴重環境下,咬緊牙關,堅持敵后兩年最艱苦的斗爭。
為了完成這項最基本的戰斗任務,華中局對徹底實行精兵簡政,加強黨的一元化領導,充分作好反掃蕩、反清鄉、反蠶食準備工作等方面,均提出了具體要求。
半個月之后,日偽軍3000余人開始對鎮江、丹陽、武進、揚中地區以及滬寧線以南的茅山、太滆地區進行“清鄉”。提前得到消息的新四軍,組織丹北及茅山、太滆蘇南地區的抗日軍民,相繼展開了英勇頑強的反“清鄉”斗爭,徹底打破了日偽軍在這一帶的清鄉計劃。
當胡孝民為我軍的反清鄉斗爭取得勝利,準備約上馮五,晚上找個地方小酌一杯時,突然接到后大椿的電話。
“胡廳長,日軍最近大量采購軍米,并強迫農民低價出售,無錫白粳米限價掛牌收購每石只有中儲券720元,而黑市價格則在1000元以上。這些農民又不是傻子,怎么會把米賣出來嘛。日本人用這樣的價格買米,跟搶也沒什么區別。”
日軍的這種行為,只會讓老百姓對他們更加不滿。為了讓手里的糧食賣個好價格,老百姓會把手里的糧食賣給商人。
后大椿苦惱地說:“我們怎么辦?老百姓手里的糧食不愿意賣呢?”
胡孝民殺氣騰騰地說:“不愿意賣就是反日分子,誰敢私藏糧食就以反日分子的名義逮捕。”
孤島諜戰 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指導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