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永在 第四百二十五章:大明巨變(二)
深夜皇宮這一聲驚雷炸響般的鐘聲,吵醒的何止是朱允炆一個人,靜謐的長安街頓時家家挑起了燈火,緊跟著就是一陣人仰馬翻般的跑動。
楊士奇在驚醒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穿戴官服,而后命下人準備車馬。
“今天在文華殿當值的是解大紳,他這人,應該不會敢撞鐘。”
走出府門,楊士奇向西而看,一條街幾乎家家戶戶的在京大員都跑了出來,眺望著皇宮的方向。
“陛下登基御極十幾年,這還是第一次除跨年外的敲鐘,必是出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
夏元吉走過來跟楊士奇打了聲招呼,眉關緊鎖:“誰去面的圣?”
這會的功夫,楊士奇身邊已經聚集了不少官員,包括五軍府的勛貴武將也湊了過來打聽消息,大家都在好奇。
“沒看到震直。”
還是王謙說了一句,大家伙才發現,工商大臣嚴震直到現在沒露面,那這入宮面圣的人自然便確定了下來。
“見過燕王。”
這個時候,朱棣也打府中走了出來,一行人拱手見禮。
“出什么事了?”
朱棣皺緊眉頭看向楊士奇:“眼下我大明國內國外,無一處不在高歌猛進,凱歌報捷,怎得突然連深夜撞鐘這種事都鬧了出來。”
乾清門外那口鐘哪里能是隨便撞得,撞了鐘,就代表必須面圣,不管皇帝在做什么事都得露面,而要不是事關國家基業江山的大事,那就成了耍皇帝。
楊士奇搖頭,而后說道:“我等也不知,不過估計很快陛下就會傳召,入宮便知曉了。”
果真,很快就有一陣腳步聲自東響起,逐漸靠近,以楊士奇為首的一眾人便整肅起冠戴,嘰嘰喳喳的議論聲也頃刻間消弭。
不出大家的所料,這么大的事,皇帝一定會召集群臣。
“陛下口諭,召幾位閣老入宮。”
傳旨的太監駐足尖聲喊了一句:“其余諸臣工,早歇睡下,明日一早赴奉天殿開大朝會。”
看來,確實是出大事了。
四人都心下一沉,對視后匆匆向皇宮而去,一路被直引入乾清宮,等四人趕到的時候,正殿之上,朱允炆、嚴震直、解縉三人都在。
見罷了禮,朱棣便搶先開了口。
“陛下,出什么事了?”
“讓嚴卿來說吧。”
朱允炆捏著眉心,看起來,精神頭很是萎靡。
幾人便都看向嚴震直,后者嘆了口氣,沉聲道:“今晚,浙江工商聯的主官給我寫了封信,說浙江幾大糧商聯合起來,把各自商倉里的儲糧,都給燒了。”
“燒糧?”
夏元吉的反應最是激烈:“浙江這是好日子過的太久,把腦子給糊住了不成,國朝才剛有幾年富裕日子啊,就算糧倉儲存不下,也可以賤價賣給百姓,或者拿去釀酒,怎得就這般給燒了啊。”
“會不會,是這些商人想要趁機抬價,賺百姓的錢?”
王謙提出了質疑:“如果是如此,那該抓的抓,該殺頭一律殺頭。”
嚴震直苦笑搖頭:“如果是如此還好辦了呢,他們燒了糧,但糧價仍然控制著,連一文錢都沒有漲,甚至還降價去兜售。”
商人燒的只是自己的糧食,又不是官倉的儲糧,而且燒完之后更沒有將剩下的糧食抬價售賣,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沒有觸犯法律。
“不用猜了,一定是地方知道了印度的事。”
楊士奇開了口:“他們擔心印度的糧食抵達之后,會導致市面上的糧價迅速下行,甚至一文不值,所以才行此事,以此來最大程度降低自己的損失。”
一旦印度糧食抵進泉州,那這群糧商就會直接完蛋,怎么都是賠錢,而燒糧食,最多賠一半。
就在這時,殿外又跑進來一名小宦官,手里捏著一份奏本。
“陛下,通政司送來的。”
雙喜接過,本打算轉遞朱允炆,就見后者揚手:“拿給楊閣老看吧。”
楊士奇雙手接過,匆匆撕開觀瞧,面色大變。
“諸位,半月之前,廣東各大糧商的儲倉也失了火,兩百多萬石糧食被付之一炬。”
“敗家、造孽啊。”
夏元吉扶著心口破口大罵:“當年,倘使太祖爺家里能有一口余糧下鍋、倘使這江南江北不餓死百萬饑殍,都不會有我今日之大明。
即使到了今朝,西南西北多少百姓無米下鍋,饑腸轆轆的等著哪怕一口糙米稀糠,而浙江、廣東這些混蛋,為了一己之私,竟然燒掉數百萬石的精糧,如此糟蹋糧食,我真恨不得把他們全都扒皮抽筋。”
“他們沒燒錯。”
這個時候,朱允炆突然開了口,讓所有議論詰責戛然而止。
“不僅他們要燒,咱們也要燒,而且要比他們燒的更多。”
夏元吉傻住了,幾人都沒明白皇帝的意思,只有嚴震直嘆了口氣。
“不燒糧,這天下就完了。”
“剛才嚴卿謂朕言,說咱大明有乾坤顛覆的大禍,朕深以為然,不僅是乾坤顛覆,甚至可能是亡國之禍。”
朱允炆走下御榻,就近坐到了幾人旁邊,近距離的說起其中的緣由來。
“我大明丁口中,有六千多萬是靠地吃飯的百姓,他們的生活質量好壞,取決于每年打下來的糧食能賣多少錢,而一旦印度的糧食輸進來,他們就算去賣糧,也沒人會收糧了。
糧食已經不單單只是價格的貴賤問題,而是直接成了沒有任何商業價值的產出,糧食賣不出去,老百姓只能自己留著吃,但他們也就失去了換取錢財的途徑,沒有錢,買不起鹽、油、醬醋都物,更別提買衣服、買其他物件了。
長期不吃鹽,人可是會死的。
長此以往,百姓就會‘逃離’土地,不事生產耕種,六千多萬百姓無所事事,而我大明又沒有其他的地方收容這些百姓,就全成了流民,到那個時候,我大明就二世而亡了。”
后世,食品有一個所謂的保質期制度,這點大家都知道,但大家可能不太了解保質期制度的前身。
在東印度公司第一批糧食輸送回約翰牛本土后,導致了一大波農場主的破產,同時,也使無數靠地為生的自耕農紛紛逃離生產,土地開始荒蕪。
這個時候,約翰牛制定了一項政策,所有被儲存的糧食、面包、黃油等食用品,超過一定期限就必須銷毀,實際上這批糧食真的是變質而無法食用嗎?
這當然是不可能,是規定把它們強行定義成了過期食品,從而進行了銷毀。
這就是保質期制度的前身。
無論是約翰牛本土還是在東印度公司,每年,都會有超過上千萬噸計的糧食被銷毀,一噸大約是十二三石左右,也就是上億石的糧食。
“是朕考慮不當,才出了這么大一個隱患禍事,好在咱們發現的早,惡果還沒有種出來。”
朱允炆開口表揚了嚴震直的及時匯報,謂眾人言:“我大明還沒做好這方面的準備,也不具備完全消化這批糧食的能力,更不具備將數千萬自耕農脫產后的轉化能力,這個時候,一旦破壞完全成熟的糧食產銷系統,那就真的是乾坤顛覆。
朕的打算是,今年印度這批糧食不要帶回來,直接拉去臺灣,焚毀掉。”
“陛下,這可是數億石糧食啊。”
夏元吉差點當場猝死,哀聲道:“洪武朝三十一年的糧賦加在一起,也不過這般的數字罷了,就這么,全燒了?”
“燒!”
朱允炆沒有絲毫的心疼,甚至連面色都沒有變化:“不僅今年燒,明年也要燒,每年只要消化不了的,就全部燒光,一兩都不留。”
“那陛下,為什么不把這些糧食輸送到西北、西南呢?”
夏元吉還想爭取著保留下一點:“眼下甘肅地區、滇貴兩省,仍有數十萬百姓饑貧交迫,咱們留個一千萬石下來,養活這三省綽綽有余,豈不使天下百姓,齊訴陛下仁義?”
“維喆。”
朱允炆還沒開口,楊士奇已經先對此做了解釋:“汝豈不聞不患寡獨患不均之言,肅云貴三省,百姓受制于地力貧瘠而難以果腹,朝廷以工代賑,組織百姓通路建廠、開采礦山,如此尚可使百姓有錢買糧,勤勞工作。
而一旦無償賑糧,則使民怠工懶倦,肅云貴三省就再無進步發展的動力了,而且天下諸省觀之,百姓便知,即使他們不種地,朝廷也有能力供養他們,誰還愿意繼續整日埋頭撒汗于田壟之中呢?
如此一來,事態又回到了流民遍地的情況,大量百姓開始逃離田畝,這是取禍亡國之道。”
“那既然如此,為什么不干脆留在印度呢?”
幾人的眉頭都皺了起來,看向提出這個稚嫩看法的解縉。
后者頓時閉嘴,心知自己是說了一句無知的稚言。
“若是你每天給一條狗一根骨頭,給了九十九天,第一百天的時候你沒有給它,它會沖你狂吠。
而同樣是一條狗,你每天喝罵它,但第一百天的時候給它一根骨頭,它會沖你搖尾巴。”
朱允炆講了一個道理淺顯的小故事:“我大明消耗不了這些糧食,咱們就少征印度的稅,讓印度百姓可以舒舒服服的過日子,等到咱們大明有能力消耗這些糧食的時候,再想征這筆稅,印度的百姓還愿意嗎?
所以,咱們要把這些糧食拉走,不能留在當地,即使燒,也不能留在當地燒。”
“那解決辦法呢?”
總靠燒糧來維系國內的糧食產銷體系穩定也不是長遠之計,夏元吉一想每年都燒掉上億石糧食,就感覺一陣頭暈眼花。
“先征地。”
嚴震直接過夏元吉的問題,開口道:“朝廷出面征地,促使百姓離開土地從事其他的工作,使得日常生活中的所需用品產量增加,一步步將自耕農變成手工業者、工匠、紡織工人、養殖者,一步步釋放大量的農業生產力并將其轉化為其他產業生產力。
包括擴產酒坊,使得糧食的消耗用途、用量變多,需求量加大,就會使得糧價穩定甚至是上行,自耕農的收入提高,而生活中其他消耗所需的價格變得廉價并不斷下行,包括酒水、鹽油醬醋、日用工具、肉食品,等那個時候,我大明幾千萬老百姓就都過上好日子了。
直到由印度、暹羅等產糧地輸送進我大明的糧食開始無縫對接本土糧食的產銷體系并趨于穩定后,那個時候我想,我大明的百姓甚至可以過上頓頓有肉的生活,即使不能如此,但想吃的時候,也不會摳摳搜搜的拿不出錢來。”
擁有一個殖民地對殖民國的好處無疑是巨大的,但對殖民地的要求也格外的高,必須是高質量的韭菜地,一般的韭菜甚至是反抗性的韭菜,就失去了作為殖民地的價值。
約翰牛本土的工業革命如此順利,得益于東印度公司的橫征暴斂,進而使得整個本土國民生活在一個低物價成本的相對舒適環境。
因為生活質量好了,生存壓力不復存在,老百姓們腦子里就會誕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并且有精力去加以實驗實現。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各種手工業的繁榮興起,比如鐘表行當。
老百姓們開始有閑心精力去研究發明一些在以往生存中壓根不需要的小物件,而不是整天埋頭于田壟之中,揮汗如雨的進行刨食。
占據一個印度,可以使整個大明天下在未來幾十年中,發生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而這種變化是在各個方面慢慢發生的,最后,量變引發質變。
而在這個巨變之前,有不可避免的一個陣痛期。
值得慶幸的,是嚴震直及時發現并向朱允炆做了匯報,要不然,一旦幾千艘海船進入泉州,數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自耕農就會直接破產,那將會對這個國家,造成多么巨大的傷害。
隨著時間的推移,終究會有一天,大明一半的百姓脫離農業生產,而成為其他各行各業的生產者和工人,屆時大明的國力,就可以輕松吊打全世界了。
一百個聰明有技術經驗的工匠或許推不動科技躍遷,但一千個、一萬個、十萬個呢?
只要好的韭菜地足夠多,大明甚至有機會,在十七世紀就達到二十一世紀的生產水平及科技層面。
嚴震直和朱允炆攜手為大明的未來勾勒好了一個恢弘璀璨的藍圖,這這份藍圖基業也大大刺激到了內閣其余眾人。
誰都沒有任何意見了。
“四川自貢有鹽井,一直沒有得到大力的發展,究其原因,在于人力的不足和開發、運輸等方面存在問題,既然要征地,轉化生產力的方向,臣建議,先在四川做試點,同時指令工部對自貢鹽場周遭的地理困難問題進行解決。”
楊士奇的提議讓朱允炆頻頻點頭:“咱們現在就是摸著石頭過河,既要求快也要慎重,四川百姓數量不多,拿來做第一個試點確實可以。”
“先四川后云貴,轉而山西、陜西、河北,由這些地方往內陸逐步推進,最后動河南、河北、江南等農業大省。”
內閣幾人很快就此事擬定了新的國策,朱允炆點了頭,這事便算是定了下來。
“陛下早些歇著,保重龍體啊。”
雙喜小聲嘀咕了一句,朱允炆這才注意到在這個時候,殿外甚至已蒙蒙亮。
“再有一個時辰,就該開大朝會了吧,哪還有歇的功夫,再議議,看有沒有什么別的細節需要補充的地方,事關數千萬百姓生計,不可輕易慢怠。”
君臣幾人俱都苦笑,干脆各自添上一杯濃茶,就這項國策的一些細節繼續討論起來。
能有一個多時辰,殿外已是徹底天光大亮,渾身酸痛的朱允炆伸了一記攔腰,帶著幾個跟他一般無二卻精神抖擻的閣臣,邁步往奉天殿而去。
日月永在 第四百二十五章:大明巨變(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