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邊關志氣海波動

  郭知運等人暗中觀察各部族的首領,愿意直接加入大唐的,歡迎。

  若有人怕失去權利,不自在,不強求。

  選擇離開的部族,對大唐沒有威脅。

  部族的人過來后知道大唐的軍隊士氣、武器、后勤。

  更會喜歡上平和的日子,等頭領放棄這些,帶著離去。

  轉過頭想攻打大唐邊關城池,為了什么?

  打下來城池,過好日子?

  過上有暖水瓶、沒有燈、燒煤抗寒、種大棚蔬菜、儲備糧草、有大米和白面的生活?

  用打?之前不打就有,離開了,非要打一下?

  打不過怎么辦?會死人的。

  即便死很多人打下來一個城池,需要面對大唐隨時發動的進攻。

  煤炭沒有了,大米白面也沒了,還有得傷寒和瘧疾時的藥。

  “再有一旬,冰就散了。”秦離吃羊肉大蔥餡的餃子,三鮮的不吃。

  他其實在李家莊子最愛吃三鮮餡餃子和包子,出來到外面,怕吃壞肚子。

  他的性格愿意求穩,不犯錯、不激進。

  “現在就是橫茬兒冰變豎茬兒冰,隨后開始大塊分離,流凌向下。”

  張忠亮熟悉情況,他就守黃河那一處,隴右節度使。

  “豐州治所,安北都護府會不會出問題?”王君葵想到黃河幾字段。

  他跟著郭知運在更上面的河西節度使所在,卻知道有河進黃河,然后流向大海。

  “我家東主應該有安排,之前的安北都護府就因為突厥勢大和黃河凌汛而不得不遷走。”

  秦離一點不操心黃河下游的事情,那里離長安更近,需要自己考慮嗎?

  “眼下就擔心新來的部族頭領不愿意聽吩咐。”王君葵最不放心的便是此事。

  一直低頭喝羊湯的郝靈荃抬起頭:“我來解決,我讓他們不出去,其實有兩個我已經談好了,準備入大唐籍貫,帶著整個部族的人。”

  大家一起看他,差點忘了,自己的隊伍里有個將軍,打仗厲害不厲害目前不知曉,外交是真牛逼。

  張孝嵩笑了:“朝廷再言及此事,宋璟當無顏見人了吧?”

  大家知道郝靈荃經歷過什么,說好的給個大將軍。

  結果宋璟當上宰相,就不理會了,逼得郝靈荃去求李易。

  當時李易還不像現在一樣厲害,權力比不得當下。

  那他也頂著宋璟給郝靈荃安排了一個將軍的位置,并且留在莊子中教導。

  往小了說,叫宰輔偶有疏忽。

  往大了說,宰相無識人之明。

  要是更惡劣一點,叫疾賢妒能。

  郝靈荃坐正身體,眼圈濕潤了:“我一定行,叫給我。”

  他恨不能下軍令狀,他不為了自己,也要為李易爭口氣。

  讓別人看看,尤其是宋璟,當初你怎么對我的?我要叫你以后聽到我的名字就抬不起頭。

  “我等不可辜負李東主信任之義。”張孝嵩理解郝靈荃。

  他心思與郝靈荃一樣,感激李易,李易頂著多大的壓力不讓陛下出旨收拾自己?

  君以國士待我,我必以國士報之。

  “珍重!”清晨的小雨中,李易對著站在跳板準備回船的章瑞波等人抱拳。

  濕潤的帆升起來,錨沒升起,李易送給對方一套錨繩,能用幾年。

  “回去我想辦法把稅交了,送到長安。”章瑞波回禮,說起交稅的事情。

  他才知道,海外貿易,要交三成的稅,并非純利潤的三成,是毛利潤。

  很多,一下子少了不少純利。

  三天前有人說應該交稅,他根本不搭理。

  今日他主動交,用稅養大唐海軍,海軍強大,自己不被欺負。

  要不是遇到了代天巡洋的李將軍,失去的絕對不是三成東西,說不定命扔在島上了。

  “不急,先留著,到時一起算,我相信你。”

  李易怕章瑞波來回折騰,錢又不多,去泉州靠岸,往后泉州等沿海要設市舶司。

  “告辭!”章瑞波咬著牙說,他怕再呆下去就不想走了。

  這艘巡洋艦的東西實在太舒服了,里面啥都有。

  他們走過去,羽林飛騎跟著過去送東西,送鹽,精鹽。

  海上耗費電力和一部分反滲透膜,就有精鹽,很細很細的,沒加碘。

  李易能加碘,不加,沒意義,無法普及。

  章瑞波看到一桶桶的鹽,十分激動,這東西到哪都是硬通貨。

  送完鹽,羽林飛騎回來,游艇慢慢遠離。

  再一次揮手,游艇朝著群島的方向駛去。

  “巡洋艦咋那么快?不用帆和槳,打海戰,這一艘巡洋艦能把別人的船隊全給滅了。”

  一個章瑞波的親戚驕傲地說著,雖然船不是他的。

  其他人看著,游艇說轉彎,唰就轉了,打海戰,發射火箭,搶占上風頭,誰能搶過它?

  他們哪知道現在任何一個勢力的船隊敢跟李易打海戰,李易絕對不會發射火箭,也不會發射火箭彈。

  李易會發單兵肩扛式云爆彈,對準一艘最大的船,一發過去,之后所有的船全跪。

  一發云爆彈打完,船就碎了,船上人沒有任何一個可以活下來。

  李易控制著游艇,轉圈,轉給章瑞波等人看,轉給倭國的人看。

  告訴你們我的船速有多快,轉彎半徑有多小,自己人驕傲不?倭國人害怕不?

  “李郎,咱家的船果然好用。”永穆公主在駕駛室里,滿滿的幸福感。

  小蘭在不遠處使勁點頭,對,咱家的船。

  小丫頭嘴里含一片樹葉,眼睛笑瞇了,跟考拉似的。

  這就是她現在海上的家,大唐的師父和李易時的老師屬于兩種概念。

  大唐的師,傳道、授業、解惑。

  當弟子學差不多的時候,師父會動用自己的社會關系,寫推薦信,舉薦給上面,或者是讓好友幫著照看。

  李易那時的老師是職業,拿錢教孩子,雙方屬于雇傭關系。

  然,有些老師拿著工資,還希望學生向古代的學生一樣,把自己定位成古代的師父。

  這個想法就很可笑,收獲與付出不成正比,只能授業,而非傳道。

  至于解惑,解惑是三觀的教育。

  老師自己三觀都不正,如何教育孩子?

  當孩子糾結一件小事情而無法釋懷的時候,有幾個老師能夠及時發現,并且對孩子說:君子事來而心始動,事去而心隨空。

  “李郎,往后大唐海軍出來,就應該先巡邏沿海,看誰想要走私對不對?”永穆公主挽住李易的胳膊。

  “不對!”李易非常直白。

哎呦文學網    帶著系統來大唐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