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公子 第四十四章 國策(下)
聽罷六位閣相的發言后,姬康沒有馬上表態。
又端起桌上的瓷杯,抿了口水。
閣內的六位閣相也沒有說話,都一齊看向了姬康,看姬康最終的決定是什么?
姬康把自己的內心沉了沉,又對六位閣相問道:
“既然我燕國決定要進入到中原了,那么我們燕國在何處突破呢?”
劇辛、粟腹等六位閣相此時,都沒有絲毫的猶豫,異口同聲道:“齊國。”
這個回答在姬康的意料之中。
但是還必須最后形成共識,眾人同心,敲定此事。
因為在座的除了魯仲連外,其他五人都曾經是,姬康的太祖父燕昭王時期,攻打齊國的決策者與參與者。
對于二十八年前的那一次燕國伐齊之戰,眾人可謂是刻骨銘心。
能不刻骨銘心么?
齊國被燕國打得只剩下兩座城池了,結果居然還能讓齊國“咸魚翻身”。
當然,在座的六位閣相,是不知道咸魚翻身這個名詞的。
姬康又問道:“何為?”
蘇代老先生首先站了出來,對姬康道:“殿下,我燕國南臨齊、趙兩國。齊國自田氏一族篡奪王位后,屢次侵我燕國,占我城邑,屠殺我燕國的民眾,雙方可謂是血海深仇。”
“齊國每逢我燕國危難之際,沒有一次放過我燕國的。我燕國數次的亡國之危,皆源自齊國。燕王噲時期,齊國更是侵入我燕國,幾乎把我燕國王室之人,屠戮一空。”
“請問在座的各位閣相,我薊都民眾,哪一家的親人沒有被齊國殺過?哪一家的財物沒有被齊國掠奪過?就是臣之兄長蘇秦,也被齊王車裂而死。”
“更何況自昭先王時期,占齊就已被我燕國定為國策。齊國位于中原東部之半島,土地肥沃,民眾多且殷富。我燕國占之,則可滋補我燕國,使我燕國欲加強大。”
“若不占齊,我燕國北上擊胡或攻伐他國。按齊國過去之做法,必會出兵伐我燕國,使我燕國首尾難顧。榮蚠將軍,對此應該深有感觸吧?”
大將榮蚠,不由的點了點頭。
自己能沒感觸么?自己的這個“逃跑將軍”之名,就是拜齊國田單所賜呀!
蘇代頓了頓,然后合攏雙手,躬身對姬康言道:
“殿下,伐齊是我燕國首當之事,請殿下決之。”
其他五位閣相,此時一齊站起,對姬康道:“臣等附議。請殿下決之。”
姬康緩緩站起,來到軍機閣墻上掛著的地圖旁。
目光久久注視燕、齊兩國的疆域邊界。
過了好大一會,姬康轉身,在閣內緩緩而走。
“是呀!當前,燕齊兩國不但是世之血海深仇,更是我燕國發展壯大的最大阻礙。就如蘇相所言,每當我燕國有難之際,齊國必會伐我燕國,對我燕國威脅極大。”
“這就是我燕國臥榻之旁的一頭猛虎呀!隨時都有可能上來撕咬我燕國一番,要我燕國的命呀!我燕國臥榻之旁,豈容這頭猛虎窺伺?”
回到主位,姬康坐下。
對眾人道:“諸位閣相,說起來,我燕國慚愧呀!說是天下七強之一,但翻開我燕國的歷史,在與中原各國對決中,除了昭先王時期,我燕國聲震天下以外。其余的戰爭中,我燕國都是敗多勝少呀!”
劇辛、粟腹、魯仲連等六位閣相,包括記錄的韓非與鞠武二人。
聽姬康這么一說,臉上都露出了尷尬之色。
可不是么!燕國的歷史,實情就是如此。
姬康的話語繼續在眾人的耳邊響起:“諸位閣相皆言,我燕國來年應當伐齊。但我燕國必須要考慮到,到時候天下諸侯會不會來援助齊國,連橫攻我燕國呢?”
眾人聽姬康這么一說,心中都是一凜。
不由都低頭開始思考起來。
這個時候,劇辛站了出來,都姬康道:
“殿下,此事不是沒有可能!現今,齊國與秦國乃是盟國,我燕國伐齊,秦國肯定救之。但殿下也不可多慮,秦國救齊,路途遙遠,且需經過韓、魏兩國,秦國也是鞭長莫及。”
魯仲連先生,這時則微微一笑,站起對姬康道:
“太子殿下,秦相范雎的“遠交近攻”之策,秦國能用之,我燕國也當用之。”
說罷,魯仲連先生就坐了下來,再不發一言。
眾人皆眼前一亮。
魯仲連與留守在襄平的鄒衍老院長二人,都是齊國人。
現在能贊同燕國現在伐齊,就已經是不錯了。
如果在攻打齊國的問題上,說的再多,青史之上的名聲就不好聽了。
對此,在座的眾人,包括姬康都是能理解的。
燕相粟腹站了起來,對姬康道:
“太子,兵法云:“兵者,國之大事,存亡之道,不可不察”。又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再次伐兵,其下攻城”。“遠交近攻”之策好啊!當為我燕國之國策。”
劇辛也站了出來,對姬康道:
“殿下,粟相言之有理。現在范雎為秦謀我關東六國,以“遠交近攻”之策,而圖霸天下。此策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為上上謀,確實應當奉為我燕國之既定國策。”
“當今六國之形勢,韓、魏國力最弱,但我燕國是鞭長莫及;其次,楚、齊、趙三國國力相當;再次,毫不夸張地說,當今天下,我燕國與秦國兩國國力為最強。”
“趙國自長平、邯鄲之戰后,加上今年又被秦國斬殺或俘虜九萬多將士,國力大衰,再加之與我燕國親善,我燕國可不考慮其援助齊國。”
“楚國自今年夏季侵入魯國后,所占之魯地尚未平靜,又陳兵于費國邊境。看此,楚國又有并吞費國之心思。若我燕國派使者前往楚國,交好于楚,默認楚國占領魯國、費國,楚國必不會干涉我燕國伐齊。”
“至于魏、韓兩國先正面臨秦國之威脅,必不會援助秦之盟國齊國的。但我燕國也應當派使者攜重金交好之,不使兩國援齊。”
“秦國不可諱言,是最有可能出兵援齊之國,我燕國當可防之。但上月秦國派使者來我燕國面見殿下,言我燕秦兩國應修好盟約,太子當時也答應下來。以臣之見,此乃妙策。我燕國也可派使者前往秦國,言兩國友好之盟,遲滯秦國援齊。”
“此乃臣之愚見,請殿下決之。”
燕國外交之事,歸閣相蘇代所管。
蘇代老先生,一聽眾人皆言要進行外交工作,很是興奮。
這個是我的專長,也是我的最愛呀!
當即站了出來,對姬康道:
“殿下,臣愿意親自前往各國,游說其君王朝臣,使之不能援齊,以助我燕國伐齊。”
亞卿將渠也站了出來,對姬康道:
“殿下,臣亦愿意與蘇相一起,出使中原各國,助蘇相一臂之力。”
大將榮蚠則站了出來,對姬康道:
“太子殿下,猛虎撲食,當用全力。現在北方匈奴與東胡,對我威脅不大,太子殿下應抽調我燕國北地的精銳之第一、第二軍,其中一軍南下,加入到來年伐齊之戰。”
姬康見閣內眾人都很激動,心中無奈地嘆了口氣。
這該死的時代呀!
既然已經決定來年伐齊了,就不要有絲毫的猶豫了!
雖然自己對現在的燕國很有信心,但必須要慎之又慎!
姬康沒有馬上回答眾人,又站了起來,來到墻前的地圖旁。
看著面前的這幅中原地圖,姬康感慨萬千。
開始了,真的要開始了么?
是的,是要開始了。我華夏的地圖不應該是這么小,他至少是一片楓葉狀,最少也應是一只立于東方,傲視全球的大公雞!
姬康轉身,在殿內邊走,邊緩緩大聲說道:
“當今天下,群雄逐鹿。戰亂不止,民不聊生。天下之人,無不希冀重新歸于圣主之下。天下一統之大勢,不可逆轉。”
“現今天子已經蒙難,但我燕國乃周室之正宗血脈,自當繼承我姬氏先祖之遺志,掃蕩六合,一統天下。”
“不可諱言,除我燕國之外,其他六國明曉天下大勢的有為之臣,多矣!驍勇善戰的將領,亦多矣!我燕國不可小覷任何國家。”
“今后,我燕國之國策,即為“遠交近攻”之策。對于其他六國的有為之臣和驍勇善戰之人,我燕國應重金收買之;收買不成,當用間除之,使其不成為我燕國之阻礙;最后,我燕國大軍可伐之。”
說到這里,姬康轉身,對眾人道:“我意已決,來年我燕國伐齊。”
閣內的六位閣相,一起站起,對姬康道:“遵殿下令。”
姬康點了點頭,對蘇代與將渠兩位閣相道:
“蘇相、將相,你二人辛苦點,率人前往中原各國。攜帶重金,游說各國之君臣,不使各國成為我燕國伐齊之阻礙。包括齊國,也應派人攜重金,分間其君臣。至于如何操作?你二人商議決之。”
蘇代與將渠兩人一起躬身對姬康道:“臣等遵令。”
姬康又把目光轉向了大將榮蚠,言道:
“榮將軍,你剛才所言極是。猛虎撲食,當用全力。擬令,令漁陽左宗的第二軍,即可率軍南下,駐守武陽郡,為我來年南下大軍預備之大軍,以防萬一。令上谷郡榮巖所部,派兵駐守漁陽,會同預備役軍以防匈奴、東胡。”
榮蚠站起,躬身對姬康道:“臣遵令。”
姬康最后看向了劇辛、粟腹、魯仲連三人,言道:
“劇相、粟相、魯相,你三人一定要確保我燕國的民生、經濟,以及組織好預備役軍,供應好前線大軍的糧草、軍資等事宜。至于如何做好?你三人商議決之。”
劇辛、粟腹、魯仲連三人也一起躬身對姬康道:“臣等遵令。”
大燕公子 第四十四章 國策(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