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燕公子 第四十章 樂毅去世
十月二日,邯鄲城,望儲君府。
在武成王病逝后,原燕國上將軍樂毅也病倒了。
做為一個曾為燕國付出一生心血之人,對燕國的掛念,不是一般人所能想象的。
對于世上大多數的老人來說,緬懷過去自身的經歷,乃是人之常情。
當然,對于已經有七十多歲年齡的老將軍樂毅來說,也是如此,不能除外。
對于燕國,老將軍在牽掛的同時,更有一份深深的內疚。
在得知趙王派平原君,即將出使楚國的訊息后。
躺在病榻之上老將軍樂毅,對自己的管家道:“如今,趙王派平原君前往楚國,準備合縱攻秦。楚國與秦國,乃是世仇,老夫以為平原君此行,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遼地在邯鄲的人員,素來與你聯系。你去把這個訊息告知遼地在邯鄲人員,讓他們轉告公子,讓我燕國也做好一切準備。”
管家忙答應道:“諾。”
待管家走后,老將軍樂毅躺在病榻之上,慢慢閉上了雙眼。
恍惚間,看到了自家的君王——燕昭王,來到了自己的面前,看著自己,微笑不語。
樂毅雙目淚水滴滴,忙從病榻之上爬起來,躬身對昭王道:“王上,臣樂毅參拜吾王。臣樂毅對不住大王所托,攻齊功虧一簣,更沒有徹底振興我燕國,請王上原諒!”
昭王姬職,搖了搖頭,對樂毅道:“時也、命也!樂毅,此事寡人不怪罪于你,你已經做的很好了!現在汝也要離開人世間了,可否愿意繼續追隨寡人?”
樂毅深深鞠躬,大哭著對昭王道:“老臣早想追隨我王的身旁了!”
昭王大笑,對樂毅道:“既然如此,愛卿就隨寡人走吧。”
“諾。”
燕武成王十四年,十月二日。
原燕國上將軍,聞名天下的大將樂毅離開了人世。
樂毅先祖樂羊為魏文侯魏斯(魏國開國君主)手下的將領,曾率兵攻取中山,因功被封在靈壽(河北靈壽縣),樂羊死后,葬于靈壽,從此樂氏子孫便世代定居在這里。
中山復國后,又被趙武靈王所滅,樂毅也就成了趙國人。
燕昭王姬職即位之時,燕國剛剛經歷了“禪讓之亂”,齊國雖然在各諸侯國的聯手下,被趕出了燕國,但整個國家傷痕累累。
面對燕國的這么一個爛攤子,姬康的太祖父姬職沒有氣餒。即位之后,勵精圖治,招攬人才,意圖振興燕國,攻打燕國的世仇齊國。
昭王大開國門,不拘一格地廣為接納,不惟歡迎知名學者,而且把那些有志滅亡齊國的,熟悉齊國險阻要塞和君臣關系的`善于用兵打仗的士人,盡數收留下來。
對于這些人士和學者,昭王給與優厚的待遇,多方積蓄力量,以利興燕破齊。聚集于燕都輔助趙王振興燕國的眾多士人之中,最杰出的人物要數樂毅。
當時樂毅為了躲避趙國內亂,便到了魏國。
他聽說燕昭王禮賢下士,隨生向往之心。正巧一次樂毅為魏出使燕國,昭王十分恭敬地客禮相待,樂毅頗受感動,決意留在燕國。
昭王大喜,隨即任樂毅為燕國亞卿,委以國政和兵權。
自此,樂毅傾全力協助昭王改革內政、整頓軍隊。
首先,針對燕國法度馳壞、官吏營私的嚴重局面,樂毅教昭王制定法律,嚴厲法制加強對官吏的審查和考核;
其次,確定察能而授官的用人原則,擯棄“親親”、“貴貴”的擇人傳統,廓清了由當權時拉幫結黨、濫用親信的劣跡,使燕國的吏治日趨清明;
再次,建議昭王對那些遵守國家法度的順民,包括身份低下的貧民和一部分奴隸,都以一定制度予以獎勵,以安定社會秩序。
在軍事上,樂毅著重進行戰法和紀律訓練,盡快提高燕軍的戰斗力。
昭王還注意吊死問孤,去慰撫那些有喪葬之憂的人家;對那些有生育之喜的夫婦,昭王也派人去祝賀,給予關懷。
昭王與庶民百姓同甘苦,共命運,爭取全國各階層對自己統治的擁護。
昭王在樂毅等人的輔助下,兢兢業業地奮斗了二十八載,不僅國家日漸殷富,積累了相當實力,而且培養了燕國奮發圖強的民風。
燕國上下同仇敵愾,舉兵伐齊的條件一天天趨于成熟。
正當昭王勵精圖治,燕國國勢蒸蒸日上之時,燕國的世敵齊國已達到了強盛的頂點。
然而,齊國國君對內不恤民力,橫加賦斂;對外不斷用兵,惹得諸侯不滿。
忍辱多年的燕昭王與樂毅等眾人,認為報仇雪恥的時機已到,決意合縱六國,舉兵伐齊。
齊國畢竟是東方大國,單靠燕國的力量是無法與之抗衡的。根據這種情況,樂毅提出了“與天下共圖之”的戰略,得到了昭王的贊同。
周赧王三十一年(公元前二百八十四年),燕昭王任命樂毅為上將軍,統兵出征。
此時,楚軍已駐軍于淮南,準備奪取齊國淮北之地;秦與趙、韓、魏也各派一名大將軍率軍向齊國進發。
齊泯王開始并未料到燕國會聯合諸國攻齊,及至發覺燕軍已攻入齊國時,才倉促應戰。
齊泯王盡起全國之兵,渡過濟水,西進拒敵。齊軍因連年征戰,士氣低落,加之齊泯王對作戰不利的士兵以挖祖墳、斬首級等殘忍手段相威脅,更使齊兵寒心。
聯軍在樂毅的帶領下,發起進攻。齊軍一觸即潰,連連敗北。
齊軍主力被殲后,齊泯王率殘部狼狽逃竄,退回國都臨淄。昭王聞訊十分高興,親至濟西戰場勞軍,厚犒將士,封樂毅為昌國君。
樂毅厚賞秦、韓兩國軍隊后遣其歸國;然后命趙軍進攻河間,命魏軍轉向東南收取昔日宋國之地;自率燕軍直搗齊都。燕軍長驅直入,勢如破竹,一氣攻占了臨淄。
齊泯王被迫出逃,輾轉之莒(今山東莒縣)地固守,后被楚將淖齒所殺。
樂毅志在滅齊,在占領臨淄后采取了一系列鞏固和擴大戰果的措施。
為了安撫齊民,樂毅在報請昭王同意后,著力整飭軍紀,嚴禁燕軍擄掠百姓。
針對齊泯王的暴戾,樂毅宣布寬減齊民的賦稅,廢除苛法,恢復齊威王時代的一些合理法令。
在臨淄郊外隆重祭祀齊桓公和管仲,把一百多個燕國的爵位賞賜給歸順的齊人,又在齊國分封了二十多個享有燕國封邑的封君,籠絡了齊國的統治階級,基本穩定了對齊國的占領,齊國上下都愿歸順燕國。
在軍事上,樂毅分兵五路繼續攻占齊國各地。于是,燕軍僅用了半年時間,就接連攻奪齊國七十余城,均辟為郡縣,僅剩下莒和即墨(今山東平度南)兩城未被攻下。
在伐齊戰爭取得決定勝利的同時,昭王派燕國大將秦開襲破東胡,迫使東胡從燕國東北部后退千余里,燕國領土向東北擴展到遼東一帶。
燕還向南進軍,攻占了中山國許多地方。姬康現在所在的中陽郡,就是在這個時期被燕國攻取下來的。
昭王終使燕國躋身于列強之列,步入黃金時代,國力達到了最為鼎盛的時期,隱隱間已成為中原七國之首。
樂毅知道,自己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功績,是燕昭王對自己絕對信任、堅定支持分不開的。當樂毅在齊國攻城略地時,昭王不加絲毫干預,讓樂毅放手大干。
當樂毅久克莒和即墨兩城不下,有人趁機進讒時,唆使太子對樂毅不滿時,昭王一面痛斥其人,鞭打太子;一面派使者對樂毅慰勉有加。
昭王用賢不疑,換來樂毅等部下的赤誠相報。
就在燕國即將覆滅齊國之際,燕昭王三十四年(公元前二百七十九年),姬康的太祖父燕昭王去世,太子燕惠王即位。
燕惠王從做太子時就曾對樂毅有所不滿,等他即位后,齊國的田單了解到他與樂毅有矛盾,就對燕國施行反間計。
造謠說:“齊國城邑沒有攻下的僅只兩個城邑罷了。而所以不及早拿下來的原因,聽說是樂毅與燕國新即位的國君有怨仇。”
“樂毅斷斷續續用兵故意拖延時間姑且留在齊國,準備在齊國稱王。齊國所擔憂的,只怕別的將領來。”
當時燕惠王本來就已經懷疑樂毅,又受到齊國反間計的挑撥,就派騎劫代替樂毅任將領,并召回樂毅,準備殺掉樂毅。
樂毅心里明白燕惠王的為人,派人代替自己是不懷好意的,知道回國后肯定被殺。萬般無奈之下,便向西去投靠了趙國,被趙國封為望儲君。
但老將軍樂毅來到趙國后,心中對燕國的掛念從來沒有放下。與蘇代一樣,多次阻止了趙國準備對于燕國的攻伐。
十月中旬,在薊都的姬康,接到了老將軍樂毅,從邯鄲城傳回的最后一份情報。沒過幾個時辰,就收到了遼地在邯鄲城的情報人員,用信鴿傳回來老將軍樂毅去世的訊息。
姬康看罷老將軍樂毅,去世的訊息后。
半響沒有說話,把手中的情報,緩緩遞給了旁邊魯仲連與蘇代兩人。
說了句:“樂老將軍也去了!在臨去之前,還給我遼地傳回最后的一份訊息!”
說罷,姬康轉身,看向了窗外,身體開始輕輕顫抖起來!
大燕公子 第四十章 樂毅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