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五十五章 晴天霹靂仙客隕 妙手分剖游刃余(下)

  在全神醫的點撥下,慶云開竅很快,

  “所以蟲二先生被人用劍陣限制了行動,然后又被那位掌法高手壓迫呼吸。

  因為他自己本身體內的頑疾,時間一長,便陷入窒息,

  導致神智恍惚,四肢乏力,最終被對手重創。

  這個兇手對蟲二武學特點的了解,非常深刻啊。”

  對江湖人物見聞最廣的,這里自然要數胡世玉,他喃喃自語,

  “用掌法壓迫呼吸,掌法壓迫呼吸…義肢…難道,這不可能吧?”

  全元起抬頭問道,

  “胡都督,是否想起了那個傳聞中本已死去的魔頭?”

  “封魔奴?”

  “英雄所見略同。”

  “既然全神醫也如此懷疑,那便不是老夫瞎猜了。”

  “畢竟當年掌劍雙絕,以封鎖對手劍招,打亂對手氣息聞名的封魔奴,自被蟲二斬去雙腕后,再未現身江湖。

  至于其身死平城的傳言,也從未聽聞有目擊證人。”

  胡世玉和全元起聊起江湖往事,慶云便完全插不上嘴。

  如當日蟲二口述,在他退隱之前與他交過手的人,還在江湖視野中的人物也就只剩兩位了。

  這忽然間詐尸的老怪物又是何方神圣?

  “所以,這是仇殺嗎?”

  慶云怯怯的問道。

  胡世玉撇了撇嘴,

  “仇殺?哼哼,哪里有這么簡單。

  這段仇如果認真算起來,那可要算到隱居的渡情劫大士身上咯。”

  “這又是何道理?”

  全元起見慶云問得急切,便瞟了胡世玉一眼,見后者面無表情,似是默許,這才一邊拾掇著蟲二的尸骸,一邊看似漫不經心的嘟嚕著,

  “馮太后昔日好男風,寡居日久,廣豢花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

  封魔奴早年犯事,但因為品相端正,體健身強,被充為宮中內小,實為馮后之臠。

  今上登基的時候,封魔奴年事已高,但太后念舊,依然在身邊留了他的位置。

  太和七年,齊使劉纘北來平城,風姿儒雅,氣韻不俗,為太后延入幕中。

  當時封魔奴護主,認為劉纘別有所圖,對其頗多針對,引發馮太后不滿。

  于是馮太后便命花郎風月主花木蘭將軍將封魔奴秘密除去。

  花郎以花將軍的姓氏為名,乃是馮太后的特別警衛部隊,自花將軍以降盡是文物雙全的奇男子,

  當時若論武力,尤以封魔奴為尊。

  他的劍訣號稱‘截劍道’,料敵機先,旨在封殺對手招式。

  又自創掌法名喚‘溺兲’,取意阻滯氣息另對手如溺水中。

  這兩套武學配合起來,最善久戰,往往可以以弱勝強。

  當時就算花將軍出手,也未必可以輕易言勝。

  于是花將軍便破例找到了蟲二先生,希望他可以相助。

  蟲二對花將軍用意至誠,只要她開了口,哪兒還有不允的道理,

  于是才有后來蟲二一劍斷雙腕的恩怨。

  那一戰封魔奴拼死逃脫,雖然無人尋到他的尸體,但也無人認為他還有機會逃出生天。

  直到,直到數年前,已經回歸南朝,官居廣州刺史的劉纘忽然暴斃,死狀像極了封魔奴的手段,這才有人猜測那魔頭當年可能未死。”

  說完這段話,全神醫已經將蟲二所有傷處縫合,并且拼補過碎肉,做過一番打理。

  那尸體此時雖然還不能說是瑩潤如生,但如不細看,也絕讀不出絲毫死氣。

  全神醫的這手外科功夫,可是直追當年秦華啊。

  慶云瞻仰著老劍仙最后的遺容,忽然吁了一口氣,

  “所以如果兇手真的是未死的封魔奴。

  他殺蟲二,是為了向渡情劫大士示威?”

  “也許這并不是原本的計劃,只是一個巧合。

  若封魔奴真的所圖如是,量也不愿打草驚蛇,

  多半,還是因為蟲二先識破了他們的行藏。

  仇人相見,分外眼紅,自然免不得拼個死活。

  只是,他們究竟是如何摸上這蘭若后山的呢?”

  胡世玉的美髯此刻幾乎捻落了一半,可是其中還是有許多關節他沒有想通。

  慶云聽到摸上蘭若后山這幾字,忽然擊股驚呼,四道目光刷地聚攏過來,慶云急急向胡世玉道,

  “晚輩,晚輩只是想到了某種可能…”

  全元起被留下來收拾蟲二遺體,胡世玉此時卻緊隨在慶云身后狂奔,心中暗自感嘆后生可畏,不知不覺間,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匹前驅的頭馬了。

  白云之腰有草廬,正是慶云當日天降處。

  那片草廬只住了兩戶人家,

  一戶便是胡世玉與續弦梁氏的居處,

  另一戶,住的是那日慶云所見的吉白尼。

方才慶云聽說高橋尼竟與吉白尼同住,心頭的憂慮不禁又  盛了幾分。

  吉白尼與帛爰此時都在屋中,怔怔地望著風風火火闖入的兩人。

  在后山如此不顧禮數地橫沖直撞,還真是前所未有之態。

  “都督!”

  吉白尼忙上招呼,二人本是鄰居,向來熟稔,豈知胡世玉此時連應聲的心情都沒有,徑直向榻前走去。

  榻上有人,眼下屋中如此動靜,那人都不曾發出一點聲音。

  人,果然是高橋尼,只是她似乎身受重傷,陷入了深度昏迷。

  “怎么回事?”

  胡世玉沉聲問道。

  吉白尼忙垂首答道,

  “高橋前輩今日去后山林中查看此前布下的禁制,可能是遇到了外敵,她帶傷僥幸逃回,昏迷在院中。

  貧尼聽到聲響,見到她時,已是這般,人事不省,未曾開口吐過一字。”

  “怎么沒有人通知我?梁簫笙呢?”

  “她去尋小充華了,尚未回來。”

  “什么?充華也不見了?”

  》》》》》敲黑板時間《《《《《

  本節一過,又欠下了好多知識點需要解說,比如封魔奴的背景來歷,比如癌這個字的古籍出典。不過我們首先要兌現之前關于木蘭將軍姓氏辨析的承諾。

  上一回我們說到,木蘭將軍,花姓,朱姓,魏姓說都各自有一定道理,那么木蘭將軍她到底姓什么呢?這時候我們就要從“花”這個字的字源說起了。無論秦漢魏晉,其實都不存在“花”這個字的,當時表達花的意思,所書皆是華實之“華”。前文寫到達摩錄書時,有《拈華刀》出魏孝烈將軍,蓋是也。

  《說文》《爾雅》,均無花字,現在你可能會看到一些魏晉前的文章里使用了花字,那一定是取自晚期的募本。《四庫全書》重新整理的《說文解字華》字條注解如是說:花字起于北朝,前此書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康熙字典》注:北朝前唯有《后漢書李諧述身賦》曾用花字。這是《四庫》校檢中的一處重要錯誤,因為寫《述身賦》的作者李諧是北魏李諧,此文尚存。注者在此處將之與東漢李諧混淆了。

  所以花這個字,誕生于北魏時期。有人認為當時鮮卑文人首創了一批新字,花字恰在其中,此論無據,忝備一說。這個字最早期的注音,并不是花,而是訶。古訶何同音。因此關于《通志氏族略》,《姓苑》所記載花氏出自何氏,是有邏輯依據的。史書當中,除了木蘭將軍,第一個被收錄的以花為氏的人物是唐將花敬定。這一點也可以證明花作為姓氏出現得相對較晚。

  在北魏時期,又有另一種風潮開始盛行,那就是種植牡丹。洛陽牡丹的盛名,固然以隋唐為盛,但是早在北齊時,便有文人(楊子華)畫牡丹。牡丹與芍藥在品種上的區分,按時間應自北朝始。歐陽修《花品序》稱,“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稱花。”如古代江唯指長江,河唯指黃河一般,古代花字曾特指牡丹,本文所云太武帝賜牡丹名花,便是為了迎合這一說法,以及為花字轉音為華合理溯源。

  本文取花氏出何氏的記載,以其出“西漢良家子”推演花氏出漢車騎何苗將軍。何苗,本為朱氏,原是大將軍何進的表弟,過繼在何家。何苗本家朱氏恰曾活躍于黃陂地區。因此花氏出于此支朱氏,有事實依據可靠。

  魏氏說有實物碑證,為官立,恰北朝國號為魏,因此本文取賜姓做解。則朱,花,魏這三種關于木蘭將軍最靠譜的三條姓氏考,便可全部貫通。能將花姓來歷和木蘭家世摸到這個地步的文章,筆者保證你此前看不到,此后照抄的那是一定會有。但來到這里的朋友說得出出處,逼格自然就更高一階了。

  考證這個東西,需要在諸多記載,證據中,篩選可信的,再以合理的方式穿起來。所以不是說古籍記載存在矛盾就無從考證,這就更需要其他的知識點加入進來將證據篩選融合。我們考證達摩,考證花木蘭,都是這個思路。等到筆者日后寫三國的時候,還會考證貂蟬,咱們騎驢看唱本——走著瞧。

  在其后呢,筆者又留了一個尾巴,說花木蘭收了代郡尉(魏)顯為義子,生尉(魏)長命,傳承花刀將的美名。雖然這兩個人都是史實人物,可是記載上與花木蘭并無關聯,為什么非要扯上他們呢?

  這就要從《隋唐演義》中的一段公案說起了。隋唐中有一員猛將——花刀將魏文通,無論那一版本的平話演義,都有這主,而且排名都在尉遲秦瓊之上。很多人都說這魏文通是完全虛構出的人物,錯!此人是有歷史原型的,那就是雁門義士尉文通。

  尉這個姓,有“魚”,“魏”兩個讀音,正支都是“魚”姓,為什么會出現“魏”姓讀音變種,又為什么會繼承花刀美名,哎,在本作當中就給出了答案。

哎呦文學網    蘭若蟬聲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