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宗之正德風云 第二三零章 憑我是劉瑾
雖然是八月份,夏日的炎炎還未完全褪去,但可千萬不要小瞧了這遼東一帶的的溫差,七八度都是給面子的了,加上小冰河時期的影響,那風嗚嗚的刮著,能讓人臉蛋生疼。
這幫子向來嬌生慣養的達官貴人,就這樣在遼東中官鎮守府的門外從下午五點多一直站到了十一點多,下午飯沒吃不說,還要在這頂著大風和凍感。
武將還好一些,畢竟是吃這碗飯的,但是諸如遼東巡按御史匡海學這樣四體不勤五谷不分的文臣,可就有的受了,一個個站在寒風中直哆嗦,臉色也是被刮的通紅。
可硬是這樣百無聊賴的站了這么久,這群人心里的恐懼就越是與日俱增。平日里連皇帝都敢隨意辱罵的遼東巡按御史匡海學,遇到劉瑾是真的有理說不清,愣是不敢放一個屁,只能乖乖低著頭在門口候著。
而那遼東參將佟大福,也是第一時間趕到了鎮守府門外。這下子,整個遼東地區文臣和武將的一把手都到齊了,乖乖地等著劉瑾的傳喚。
對于外頭的情況,劉瑾自然是知道的,要是以往雖然自己有司禮監掌印的身份,也不敢把這群人給得罪絕了,可如今自己是奉了陛下的圣旨的,只要自己把事情辦好了,這遼東就算是被自己鬧翻了天,也有陛下給自己頂著。
既然如此,那就讓他們多站一會吧。武將權當操練,文臣就當是鍛煉身體好了。陛下不是經常將什么“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掛在嘴邊嗎。
遼東中官賈存良這下子算是揚眉吐氣了,以往可不但外頭的那群地頭蛇對自己不理不睬,就是自己中官鎮守府里的人也是有些不聽使喚,畢竟沒有誰會傻乎乎的去捧一個棄子的臭腳。
可自從老祖宗來了之后,非但外頭的人將姿態放到了最低,就差把自己的臉放在地上讓老祖宗踩了。這鎮守府里頭的人也是對自己一口一個“中官大人”,一口一個“賈大人”的,可把賈存良高興壞了。
“存良啊,去,把你們鎮守府的大門給咋家挖個洞,不用太高,剛好能讓你過去的就行,這幫子人想要見我們,那就必須把頭給放低了鉆進來,要是不愿意的,那咋家也不強求。”
看著外頭的天色黑的差不多了,劉瑾才放下手中的筷子讓賈存良去給那群人開門。
不過有一說一,這錦州城的溜肉段還真是好吃,等自己把事情辦完了回京,一定要帶個地道的遼東廚子回去。
看到鎮守府終于有人出來了,門外的大小官員都松了口氣,只要劉公公肯見自己,那么一切都好說。
這表面上的規矩和迎來往送,大家都懂,既然劉公公遠道而來,那么這車馬費和孝敬自然是不會少的。
看著一群人對著鎮守府的門大刀闊斧的弄來弄去,這群人更加疑惑了,不明白劉瑾葫蘆里賣的到底是什么藥。
終于,在眾目睽睽之下,在原本鎮守府的大門之上又被開了一道小門,僅僅可供尋常青年過去的樣子,在場的大部分人想要進去,那都得乖乖的彎腰低頭才行。
“劉公公說了,想要進去見他老人家的,送上拜帖和孝敬,等候傳喚,再從這道小門進來。當然啦,如果有不愿意的,盡管自己帶著人回去便是,劉公公一定會給予理解的!”
賈存良站在門口對著這群人扯著嗓子就是一頓喊,心里頭那叫一個勁的舒爽。沒錯,就是這么拽,墮了你的威風還要收了你的銀子,才能讓你有機會鉆進去拜見老祖宗,就問你服不服,就問你怕不怕?
一聽只是劉瑾想要為難自己一道,既然都在這里站了這么久了,又豈會有現在離開的道理。再者,又不是自己一個人丟人,大家都是五十步沒臉笑百步,一起丟人罷了。
打頭陣的依舊是武將的代表遼東參將佟大福和文官的一把手遼東巡按御史匡海學。這遼東參將佟大福倒是出手闊氣,一出手就是“東珠三十枚,百年人參二十枝,文銀一千兩。”
遼東巡按御史匡海學倒是只有送上了“文銀二千兩”的見面禮,不過這也算是一份厚禮了,讓遼東中官賈存良一陣眼紅,為何同在遼東這么多年,到頭來最窮的還是自己呢?
可別小看遼東地區地處偏遠,與云貴地區不同,這里雖然人煙不多,但是經濟卻不落后,單單憑著幾近壟斷的貂皮,人參兩樣東西,就足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了,更何況還有諸如“東珠”這樣的大寶貝,只要想辦法運出了遼東,那必定會受到各地達官貴人們的追捧,有價無市也是常態。
隨后又是其余稍微次一些的官員送上了拜帖和禮物。
可惜最后劉瑾說天色已晚,僅僅留下了遼東參將佟大福,遼東巡按御史匡海學,中屯衛指揮使馮漢武等七個在遼東較為重要的人員談話,其余人等則一律先行歸去,禮物倒是一份不落的照單全收。
“卑下參見劉公公,多謝劉公公恕罪!”
幾人不敢抬頭看坐在殿上吃東西的劉瑾,行完禮后就低著頭站在那里,生怕又有什么舉動引起了這位大太監的不滿。
“好了,存良啊,快給幾位大人賜座吧,大家可都是我大明的肱骨之臣啊,哪有站著的道理。”
“好嘞,老祖宗。”
應了一聲,賈存良就笑瞇瞇的親自給七人抬了凳子,畢竟大家也是相識多年,以后還要繼續共事,把關系鬧得太僵也不利于自己的發展。
朝著劉瑾和賈存良道了一聲謝謝,幾人才坐了下來,畢竟是站了一天了,終于能夠坐下來,大家都放松了不少。
幾人剛剛落座,就又有小太監給大家上了熱氣騰騰的姜茶,用來祛祛寒。一時間,在場的幾人對劉瑾更是感激了。
說來也怪,本來這群人就沒做什么對不起劉瑾的事情,莫名其妙被責罰了不說,還送上了不少東西大出血,可劉瑾僅僅是給他們了個凳子,又給了他們一杯姜茶,就獲得了大家的感激。
人心如此,何不利焉?
“好了,今天辛苦大家了。咋家也是奉了陛下的旨意才親自來到遼東的,實在是身負重任啊,還請大家多多配合,以后再陛下面前,咋家自然也會替諸位朝廷的肱骨美言幾句的。”
“劉公公遠道而來,不畏艱險,實在是令我等佩服啊!還請劉公公盡管吩咐,既然是陛下的意思,那么我等必定會全力配合劉公公的。”
別看這遼東參將佟大福是個武將,說起討好的話來也是一套一套的,絲毫不覺得與自己一嘴的絡腮胡有些格格不入。
“既然是這樣,那咋家也就打開天窗說亮話了。”
“前幾日,內閣那邊收到了大同方面傳來的消息,說是那韃靼人連續受災,沒了活下去的口糧,要對我大明發起掠奪,如今已經兵臨大同城下,朝廷對此已經派了宣府的參將楊繼勝帶兵前去大同支援。”
“可陛下是什么人?那可是天下兵馬大元帥,用兵如神,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了這群該死的韃靼人必定有陰謀,并且懷疑韃靼人進攻大同只是聲東擊西的障眼法,而這遼東才是韃靼人最終的目的地。”
“為了防止消息走漏,陛下說必須派一個自己親信中的親信前來遼東才能讓他放心,就是張永那個東廠的廠公也不行。”
“這不,咋家也只好為了陛下和大明,不惜千里迢迢來到遼東指導工作了,還希望你們務必配合啊!”
聽著劉瑾一會兒夸陛下,一會兒夸自己的,這群人都有些云里霧里,好在最后還是把事情給說清楚了,其實就是韃靼人進攻大同,但是陛下擔心韃靼人對于大同只是佯攻,真正的目的是劫掠遼東,這才讓劉瑾前來指導工作,也起到監軍的作用。
一聽只是一群連年受災,飯都吃不飽的韃靼人,在場的人頓時就沒那么緊張了,況且這韃靼人現在還在大同的,會不會來遼東都是一個未知數。
即使真的來了,憑借著這錦州城的堅固和遼東的士卒,又豈會真的怕了這群異族呢?
“那么劉公公,不知道我們應該如何配合您的工作呢?陛下對此可有指示?”
遼東巡按御史匡海學抬起頭一臉討好的看著劉瑾。
“陛下說了,對于遼東,要做的只有四個字,堅壁清野!”
“簡單來說就是把錦州城外的所有軍民百姓全部遷回到錦州城之內,搬得走的糧食物資全部搬回錦州城,搬不走的全部一把火給燒了,就是那地里頭未成熟的作物,也要通通銷毀!”
“總而言之,絕對不能給那群狼子野心的韃靼人留下一絲一毫,一針一線,一錢一糧!要嚴格的踐行搬光,遷光和燒光的戰略部署!”
聽了劉瑾的話,大家都是渾身一哆嗦。
你要是讓我帶兵直接去與那韃靼人真刀真槍地干一場我都沒話說啊,你要讓我們把錦州城外的軍民百姓全部遷回錦州城,這可是要我們的命啊!
暫且不說這群士卒愿不愿意,就是那群百姓,人家世世代代居住在那里,祖祖輩輩留下來的房屋,田地全部都在城外,你要是把人全部遷走了,地怎么辦?你要是把作物全部燒毀了,人怎么辦?
要是那群韃靼人真的來了也就罷了,要是人家不來,自己這算什么事?激起了民變可不是那么好玩的。
當即,大家都認定,這根本就是劉瑾這個沒有文化的太監自己想出來的所謂的戰略部署,就算真是陛下的提議,出了事也不可能怪陛下啊。
“劉公公,這樣做恐怕有些不妥啊,我們憑什么將那城外的軍民百姓強行搬遷呢?一不小心可是要出大亂子的!”
“憑什么?你說憑什么?就憑咋家是劉瑾!”
大明武宗之正德風云 第二三零章 憑我是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