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武宗之正德風云 第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
“陛下,罪臣們已被盡皆收入詔獄之中,且眾人全都指認受楊廷和蠱惑脅迫,希望陛下寬恕。”錦衣衛都指揮使錢寧報到。
坐在奉天殿的御案上,朱厚照把玩著手中的一方印璽,問道:“那楊廷和之子楊慎的案子如何了?”
回陛下的話,“那逆賊楊慎拒不認罪,稱其作詩只為記事,毫無禍心,卑下無能,還請陛下恕罪。”
“無妨,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廟,朕要的不是群臣皆罪,而是順我者昌,你可明白?”朱厚照開口道。
“請陛下放心,卑職必定給您一個滿意的結果!”
“好了,朕這有一個名單,你拿去照著辦吧。你可令獄中眾臣互相攀咬,并收集其罪證令其招認。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提供證詞越多之人可無過,朕只給十個名額,誰生誰死,就看他們自己了。”
“多謝陛下指點!陛下圣明!”
“好了,你退下吧,你辦事朕還是放心的。”
……
“來人,傳張永。”
“東廠提督太監張永拜見陛下,陛下洪福齊天,龍體安康,萬歲萬歲萬萬歲!”
“好了,平身吧。”
“多謝陛下!”
“張伴伴,你即刻令東廠差役番子將諸臣逼宮謀逆之事廣布天下,令四海聞之。切記,務必讓劉健,謝遷,王鰲三位師傅聽聞此事,不得出半分差錯!”
“是,陛下!”
……
錦衣衛北鎮撫司,詔獄內。詔獄,并非如外界傳聞的那么可怕,一眼望過去,大部分牢房都是空的,很多牢房因為常年無人居住,也沒人打掃,早已經成了老鼠和蟑螂的住所。
沒有令人聞之色變的刑具,也沒有令人心驚膽戰的血跡斑駁,更沒有人犯被用刑的血腥場景,有的只是一片寂靜,靜的令人生厭。除了偶爾依稀傳來的幾聲哭訴外,聽不到任何聲音。
“奉陛下口諭,朕心仁厚,龍體初愈,不忍多造殺孽,今特此爾等十個名額,給予你們將功補過之機會,眾人皆可檢舉不法官員,并由錦衣衛察訪,檢舉越多則罪責越輕,望爾等珍重。謀逆乃株連大罪,希望爾等多為家人考慮,莫再讓朕失望。”只見各個罪臣的單人牢房內,一個個錦衣校衛宣讀著朱厚照的口諭,一個個罪臣仿佛抓到了救命的稻草一般,紛紛喊著:“臣要檢舉,臣要檢舉…”一時間諸臣爭先恐后,互相討伐。
……
三日過后,“陛下,劉健,謝遷,王鰲三人皆有本上奏。”
“呈上來吧。”
“是,陛下。”
看著手中的三份奏疏,朱厚照不禁笑了起來:“哈哈哈哈,三位師傅終于上鉤了。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于是提筆在三本奏章上寫上了同樣的話“朕自幼受師傅教導,登極以后也多虧師傅輔佐方使天下承平,然朕天性頑劣,實在離不開師傅,還望師傅能夠再次入閣,屆時師傅的奏章朕自當準奏。”
放下筆后便對劉瑾說道:“立即由司禮監批紅后由三名錦衣衛親自快馬送至三位師傅手中,送達以后待三位師傅收拾行李,護送三位師傅進京,切記不可失了禮數。”
劉瑾不解:“陛下怎知三位師傅肯入京呢?”
朱厚照笑到:“那朕不妨與劉伴伴打個賭,如若三位師傅皆至京師則朕勝出,如有一位師傅不肯,則劉伴伴勝出,賭注就為五千兩銀子好啦,朕知道劉伴伴家大業大,如何啊?”
劉瑾欣然答應了。
……
洛陽劉健府上,劉健歷仕英宗、憲宗、孝宗、武宗,為四朝元老。他入閣十九年,任首輔八年,可謂是權柄頗重,然而他的家宅卻無過多修繕。
傳統的四合院落,三進三出,屋內無過多裝飾,僅有三名跟了劉健二十余載的老仆伺候家中,唯一多人眼目的恐怕便是正堂上高懸的“何陋之有”四個大字了。
“老爺,門外有三個錦衣校衛,自稱是陛下派來接老爺入京的。”門童不慌不忙地走上前說道,由門童的氣度,劉健家風可見一斑。
正坐堂上,手捧經史,沉吟片刻,劉健不由苦笑了一聲:“陛下自幼聰穎,想不到老夫年邁,還是逃不過陛下的心思啊,先皇對我有知遇之恩,將陛下托付于我,也罷也罷,姑且就當救人了!”
“開中門,將三位力士迎進來,老夫去收拾行囊,今日便出發…”
……
在浙江余姚謝遷的家中和江蘇吳縣王鰲府中,相似的一幕也在上演……
……
“奴婢張永叩見陛下!”
張永進殿之后便給朱厚照行了一叩一拜禮,這是常禮。
大明朝的最高禮節是五拜三叩禮,只用于傳國書,敬天地。
各地藩屬國但有天使來,便要行五拜三叩之禮。三跪九叩那是偽清搞出來的東西,非中國之禮。
手里拿著一份奏疏在看的朱厚照抬起頭,說了句:“事情如何了?”
張永面帶激動之色:“回陛下,獄中諸臣皆對楊廷和把持朝政,勾結藩王,裹挾眾人逼宮謀反之事供認不諱,且…且已將陛下所囑之人全部供了出來,其中以禮部尚書張升,吏部右侍郎楊友……等十人表現最為積極,該如何處置這十人,還請陛下示下。”
朱厚照的眼睛仍是在看那份奏疏。
“朕貴為天子,自當金口玉言,豈有朝令夕改之禮?”
“是是,是,都怪奴婢多嘴,奴婢多嘴。”說罷張永便要自己掌起嘴來。
“這十人可曾在罪證上簽字畫押了?”
“俱已辦妥,奴婢回去就把罪證給您送來。”
“唔,知錯能改善莫大焉,國朝以孝治天下,亦當以信治天下,把人都放了吧。”
“陛下圣明!”
……
劉健等三人的車駕已達京師,三人都在京城任職已久,自然有自己的府邸。三人抵達京師的消息一傳出,一張接一張的名帖便接踵而至。王鰲曾任吏部尚書,在這個稱作“天官”的位子上,門生故吏可謂是遍布天下。劉健和謝遷也曾多次擔任科舉考官,滿朝文武更是大部分都要稱其一聲“大宗師”。
“不見!你問問他們逼宮謀反的時候眼里可有我這個老師?可有君君臣臣的禮法?如今事情敗露,又何故如喪家之犬般四處求人!”王鰲厲聲道。
“此乃非常時期,你就說老夫剛到京師,一路舟車勞頓,已經歇下了。”謝遷對門人吩咐道。
“陛下雖性子如少年人般喜動,但自幼便重信,既然已經答應,就斷無出爾反爾之況,你讓各家安心歇著便是。”劉健一邊看著最近的邸報,一邊交代著。
……
“攘外必先安內,有三位師傅相助,朕的大后方也算安定了。來人,將宣府和大同的輿圖給朕拿來!”
“傳令下去,楊氏父子勾結藩王,裹挾臣工,以下犯上,欺君作亂,意圖謀反,今人贓俱獲,按律交由刑部處置,錦衣衛即日將人犯移交給刑部天牢,禮部尚書張升,吏部右侍郎楊友,檢舉有功,朕心甚慰,準其戴罪立功,切莫再犯。”
劉瑾屁顛顛地跑了過來,身上的肥肉不由得隨之搖擺,腰間還掛著一個錦囊,對這個劉瑾從不離身的錦囊,朱厚照好奇了許久,問道:“劉伴伴,你那隨身攜帶的錦囊,里邊裝的莫不是你的子孫根?”
“陛下您這樣可折煞奴婢了。”
“哦,那是何物,竟讓我們的內相如此重視?你且打開看看。”
劉瑾支支吾吾了半天,紅著臉遞了過去。不料朱厚照打開也吃了一句,里邊竟裝滿了炒香的豆子,一顆一顆堆滿了整個囊中。對劉瑾的身材,朱厚照也不覺得奇怪了。
劉瑾心想尷尬,便要轉移話題:“陛下,那其余罪臣和那興獻王之子該如何處置呢?”
“傳令下去,朕今日賣三位師傅一個面子,讓他們根據自己官職贖命,以四品為界,繳納罰金2000兩,每往上一品罰金增加一千兩銀子,朕可不信敢跟隨楊逆作亂的大臣各個都是兩袖清風的人才!”
“至于那朱厚熜,朕念及兄弟骨肉情分,就免其死罪,發往中都鳳陽陪著高祖他老人家吧,至于其父,有不教之過,奪其王爵,留其性命,讓其自生自滅罷。”
“奴婢這就去傳旨。”
……
諸臣家人繳納罰金后,便憑著朱厚照的手令去詔獄提人,眾人重見天日,雖破家財萬千,猶對朱厚照千恩萬謝,況且還有自己簽了字的罪證在皇帝手中,日后不得不心甘情愿為皇上走卒,當然這些都是后話了。
正德六年,即公元1511年,經過內閣廷推,劉健,李東陽,謝遷重新入閣,為后世所稱贊的“劉健內閣”重現正德,百姓無不津津樂道。當年2月,王鰲重新出任吏部尚書,一時間大明吏治清明,百姓安居樂業。而楊氏父子及一干無用之臣,該殺的被殺,該貶的被貶。屆時,朱厚照已將朝廷大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攘外必先安內。后方既定,也是時候掀起正德風云了。
大明武宗之正德風云 第四章 攘外必先安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