絞明 第120章 軍隊變化
距離萬歷十三年結束僅剩下不到一個月時間,十二月的天氣比較冷,不過地處廣東,天氣再冷也達不到下雪、結冰的地步,不算寒冷的天氣可無法阻擋大戰到來。
經過軍情處調查,方南大致已經確定明朝對人民軍第二次圍剿動用的兵力。
在惠州府西北方向,也就是韶州府境內,有一支從湖廣調來的明軍,兵力一萬上下。
在惠州府正北方向,也就是江西和廣東邊境地區,有一支原本駐扎在江西各地的明軍,兵力也是一萬上下。
在潮州府城區域,有一支從福建過來的明軍,兵力大概一萬上下。
在惠州府城區域,已經有超過兩萬五千明軍集結于此。
四支明軍,總兵力超過五萬五千,是上一次明朝圍剿人民軍的兵力三倍多。(只算任建修親自統率的一萬五千明軍)
方南無法確定是否還會有更多明軍匯聚,又或者是否有水軍準備從海豐縣海岸登陸。
明軍調動頻繁,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對人民軍治下發動進攻,人民軍這邊也在準備著。
人民軍一共有四個混成旅,分別是王盛榮的第一混成旅,胡壯的第二混成旅,何言的第三混成旅,周毅的第四混成旅。
目前王盛榮的第一混成旅,火器部隊有五個連,四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冷兵器部隊有十四個團(包括先登營一部),合計一萬七千余人。
胡壯的第二混成旅,火器部隊有四個連,三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冷兵器部隊有七個團,合計八千八百余人。
何言的第三混成旅,火器部隊有五個連,四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騎兵部隊一個連,冷兵器部隊有十八個團,合計二萬二千余人。
周毅的第四混成旅,火器部隊有兩個連,一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冷兵器部隊有四個團,合計五千余人。
治下十一個縣,每個縣駐守冷兵器部隊一個營,各有近千新兵輔助。
人民軍舉旗時只有火器部隊一個團、冷兵器部隊六個團多一些,總兵力剛剛過萬。
距離人民軍舉旗勉強算是過去三個月,人民軍火器部隊已經有一個半團,冷兵器部隊更是多達47個團,總兵力已經多達五萬八千余人,還有近萬新兵。
不算新兵,在人民軍與明朝軍隊第一次大戰時,人民軍兵力差明軍很多,尤其是方南率領第三混成旅四千余人在歸善縣與任建修的一萬五千明軍大戰,明軍是人民軍兵力的三倍多。
如今兵力差距大大好轉,四支明軍大概也就六萬兵力左右,人民軍總兵力也接近六萬。
當然,事情也不能這么算,人民軍冷兵器部隊除了舉旗時的六個多團七千余人是訓練時間相對較長的老兵,其他冷兵器部隊戰士,除了先登營這一部分,剩下都是在人民軍舉旗后招募的新兵。
新兵經過短暫的一個月新兵訓練,便編入到冷兵器部隊中,前幾天便有一批數千人結束新兵訓練編入冷兵器部隊。
人民軍冷兵器部隊中已經沒有老團新團之分,每組建一個新團,都是從老團中抽調人員到新團中擔任軍官,再填充新兵,一個個新團組建起來,老團的老兵們都已經分散到各個新團中。
另外由于虎頭寨和永安縣城的第二兵工廠主要任務是打造火器、制造彈藥,冷兵器產量不高,人民軍便將歷次戰斗中繳獲的明軍武器裝備自身,人民軍冷兵器部隊依舊以長矛為主,但使用大刀的戰士越來越多。
根據使用武器的不同,人民軍各個部隊會對冷兵器兵種進行組合,比如長矛兵、刀盾兵按照一定數量組合在一起,戰場上刀盾兵在前,長矛兵在后。
冷兵器部隊中戰斗力最強的就要數先登營,四個混成旅中先登營總人數要超過四千,兵源主要來自明軍俘虜、山賊俘虜、做過惡的大戶人家護衛、流/氓地痞。
先登營目前選拔標準比較高,比人民軍其他各部的選拔標準都要高出不少,身高、力量、速度、罪惡多少等等都是選拔的標準。
在高標準選拔下,先登營一百人只死傷幾十人就能擊敗普通冷兵器部隊一百人,甚至可以和明軍精銳對抗。
不過人數要是數百上千,那先登營就不行了,先登營的組成就表明不管再怎么訓練,也不適應軍陣對抗。
倒是在追擊敵人、攻城、亂戰時,敢于拼殺的先登營能夠發揮非常大的作用。
一個半團的火器部隊依舊是人民軍的絕對主力,十二個步兵連,四個炮兵連,三個炮兵連都裝備十二門佛郎機炮,第四混成旅的炮兵連裝備的是十二門虎頭炮。
海豐縣城、沿海衛所軍小城上的火炮,也歸第四混成旅的炮兵連使用,可以說第四混成旅的炮兵連人數都快要比其他三個炮兵連加起來還要多。
面對明軍三面圍攻,方南本想要將火器部隊集中使用,一擊將一路明軍擊潰,再抽調火器部隊去支援其他兩路。
經過慎重考慮后,方南放棄這個計劃,原因無他,四路明軍中都裝備大量火器,并且明軍再差,相同人數下也要比人民軍冷兵器部隊強。
即便其他路人民軍依城而守,在明軍火炮轟擊下,絕對會死傷慘重,很可能堅守不到火器部隊回援。
這個計劃中,即便人民軍取得最終勝利,結果人民軍也會死傷慘重,無力面對明軍的第三次圍剿。
如此情況下,方南選擇將一個半團的火器部隊繼續分散到四個混成旅中,火器部隊與冷兵器部隊搭配,即便因為火器部隊分散人數較少,各路人民軍無法快速擊敗明軍,也不至于出現被明軍擊敗的情況。
目前王盛榮的第一混成旅已經一分為二,一部在長寧縣,一部在和平縣,防備來自湖廣和江西的兩支明軍;
胡壯的第二混成旅聚集在普寧縣,防備來自福建的明軍;
第三混成旅聚集在歸善縣,與惠州府城區域明軍對峙;
第四混成旅一部在海豐縣城,剩下分散到沿海原衛所軍各座小城中。
絞明 第120章 軍隊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