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六百一十一章 火龍道人

  唐敬宗太和年間,江南西道,廬山縣。

此時正值仲春時節,山雨朦朧,空山幽靜。新  半山腰上的回龍觀中,楚云深與火龍道人并肩而坐。

  兩人坐在在檐下,看著屋檐上落雨如珠,悠閑地喝著清茶,吃著點心,一邊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談著,似乎在等候著什么。

  等了有一陣,火龍道人按捺不住了:“道兄,你說我一生最得意的弟子,會在今日出現,怎么到現在還沒出現?”

  “且等著吧!”楚云深笑道,“今日春雨泠泠,山色空濛,雖說不是郊游踏春的好時節,但也有人偏愛這樣的景色,他遲早會出現的。”

  就在楚云深與火龍道人說話之間,山腳下來了一位打著傘,一身儒生大半的青年,只見這儒生頭戴幞頭,身穿一襲儒衫,面白無須,腰間懸配一口君子劍,打著傘,抬頭看向了眼前的青山。

  隨即把目光落在了不遠處,一座被籠罩在山嵐中,裊裊炊煙正從小山村中升起。

  “唉,若是天下都能如此處這般安寧該有多好!”儒生神色憂郁,似有解不開的煩悶。

  搖了搖頭,儒生也沒有進入小山村的打算,抬頭望向旁邊的青山,看著山林間若隱若現的小道觀,儒生抬步拾級而上。

  撐著油紙傘,漫步在雨中的山林間,呼吸著雨中的泥土味,儒生像是暫時忘卻心中的煩憂,漫不經心地四處張望著。

  一直走到道觀前,儒生便看到道觀大門并未徹底關攏,仍然留有一條縫隙。透過縫隙,可以看到院中似有人影存在。

  “叩叩叩。”儒生伸手叩響了門上的鐵環,“請問有人嗎,冒昧打擾了!”

  “進來吧!”

  儒生打扮的青年,推開了道觀的大門,首先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并排而坐的兩個道人。

  “冒昧打擾,因郊游踏春,偶至此地,便想著來拜訪一番。”一身儒衫打扮,自稱‘呂巖’的儒生,對火龍道人和楚云深兩人拱手拜道。

  “無妨!”火龍道人隨意地擺了擺手,一邊上下打量著眼前的青年,“我與道兄正在此觀賞雨景,算不上打擾,進來吧。”

  呂巖聞言,舉步跨入道觀庭院,來到屋檐下,合上手中油紙傘,放在了墻根下。

  火龍道人請呂巖坐下后,遞給他一杯清茶,笑瞇瞇地問道:“書生叫什么名字,是哪里人士啊?”

  呂巖接過茶杯,也沒有隱瞞:“在下呂巖,字洞賓,河中府永樂縣人,寶歷元年進士,正在廬山縣做縣令…”

  看著火龍道人和呂巖閑聊,楚云深坐在一旁默不作聲,默默打量著眼前的呂巖:“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呂洞賓嗎,看著確實有一股非凡的靈性。”

  在楚云深的目光注視中,一種凡人看不到的一種靈秀之氣,在呂巖的眉目間流轉。

  這其中,不僅有讀書明智所形成的后天靈秀,更有先天的靈秀神華蘊藏其中,如此的鐘靈毓秀,讓呂洞賓的天資才華,達到了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高度。要不然,他也無法在二十七歲高中進士。

  要知道,有唐一代,進士科可是最難考的,所謂‘五十少進士,三十老明經’。五十歲考中進士都算得上年輕,呂洞賓能在二十七歲考中進士,可見其天資才華之高。

  楚云深在一旁旁聽著火龍道人與呂洞賓的閑談,就聽他們從各地的風土人情,到時局政事,奇聞異談,除了高深莫測,需要專業知識的天文地理之外,簡直是無所不談。

  呂洞賓也非常驚訝,火龍道人的廣博見識,著實令他有些出乎預料。

  一般道士多是對道家經典非常熟悉,亦或是出家之前是讀書人,對于儒家經典也很熟悉。這種道士已經很了不起了。

然而,火龍道人的見識,并不僅僅只局限于道家

哎呦文學網    諸天大道圖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