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冠冕唐皇

0813 蕃使躁亂,橫尸街頭

更新時間:2021-03-01  作者:衣冠正倫
冠冕唐皇 0813 蕃使躁亂,橫尸街頭
傍晚時分,隨著鼓聲響起,整場考試宣告結束。隨著禁軍甲士們入場收取考卷,有一些考生因為考試還沒有完成而額頭沁汗、一臉惋惜,但最終也只能放下筆具,起身離場。

由于這一場制舉考試是圣人親自入場監督,所以在考試結束后,朝廷又在別苑設席賜饗,以示慰勞,由集英館學士李嶠負責主持。凡所參會考生,各賜錦袍一襲,連吃帶拿,可謂其樂融融。

李嶠本就久負文名,如今又兼領中書制敕擬寫與集英館事,雖然距離位高權重的宰相還有著一定的差距,但也已經是士林文人在朝顯貴。盡管圣人沒有親自出席、讓在場眾考生們大感失望,但由李嶠出面,也讓考生們略感受寵若驚。

今次與試眾考生們,因有年齡的限制,可以說都是時流俊彥、后起之秀,各有功名蔭眷在身,風華正茂且自信滿滿,如今匯聚一堂,宴會氛圍也頗為熱烈。既然有李嶠這樣的文壇宗師在場,自然也少不了詩詞唱應。

雖然也有一些考生自度發揮不佳而有些彷徨失落,但受此氛圍影響,也暫時將失意拋在腦后,投入到詩文應和中去,心里也存著將這場宴會當作一場加試的打算,希望能憑著詩文佳作獲取到大人物的關注與垂青。

李潼監考一整天,回宮后又批閱了一部分兩省呈送上的奏章,責令集英館諸人會同禮部官員連夜批閱考卷,這才返回寢殿入宿。

第二天早朝例會結束之后,這一次制舉考試的初步結果便呈送上來。圣人親自督辦此事,相關臣員不敢拖延,連夜將上千份的考卷批閱完畢,等到登殿呈送時,馬懷素等人都帶著黑眼圈、眼球充血,看著就非常疲憊。

閱卷工作進行的這么有效率,李潼也頗感詫異,于是便暫時推開手頭事務,將結果稍作翻閱。

這一次制舉考試,本身便題量不少,再加上圣人親自監考,一些繁禮又擠壓了做題的時間。所以最終考試結束的時候,有三百多人都沒能完成規定的考題數量。所以在批閱的時候,這一部分考卷便直接劃到了不合格,甚至都沒有傳案過卷。

考題當中的釋經部分,是對經義基本功的考察。如果這一部分尚且出錯,后續自然也就不必再看了。在這一關里,又篩除了近百人。

最后閱卷官員們精讀策問,并擬定了一個三百人的初選名單,便是擺在李潼面前的一個結果。這樣一個淘汰比例,倒也并不算高,但若考慮到考生們本身素質就有所保證,所以這挑選出的三百人含金量還是不低的。

李潼將名單翻閱一番后,發現他本來所看好的人選基本都被選出,但也并非沒有遺珠之憾。比如《舊唐書》中有君子美譽的杜暹,就被篩了下去。至于被淘汰出去的理由,就是沒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考題。

察覺到這一點之后,李潼又抬頭對馬懷素說道:“今次施考,頗有艱深,諸黜落之選,未必全無器蘊,但有一策可觀,可以列表于籍,以供拾補。”

馬懷素聞言后不無緊張,連忙起身道:“今次批閱用力倉促,臣等一定認真復閱,務求不留遺憾。”

看著馬懷素那兩個碩大的黑眼圈,李潼又笑語道:“事欲求周全,必不能操切。學士等用功辛苦,且短休一日,明日再作復審,旬日之內能夠了事便可,如此也能不失審士莊重、才選得宜。”

說完這話后,他又讓人將入選的這三百人考卷送入殿中,自己當殿翻閱起來。除了一些重點關注的人選之外,對于普通考生們的試卷也都抽閱了一部分。

在抽查了一部分考生的題卷后,李潼也發現了一個比較有趣的現象,那就是相對而言,出身世家與高官家庭的考生,其策文的深度與廣度要明顯超過了普通考生。

類似李元纮、裴耀卿之類家世優越者,除了規定的五篇策文之外,各自還有加選的課題。單單裴耀卿一人,便作了十七條策對,拋開別的不說,單單文思敏捷一項,就不免讓人驚嘆有加。

對此李潼也并不感覺意外,他所擬定的這些策題、都是時務相關,有著極高的指向性。除了對考生們的文辭組織能力有要求之外,對他們各自的政見、閱歷等都有著不低的考校。而且這當中許多策題都不失高屋建瓴,大部分考生的閱歷與思考是很難達到這種高度的。

那些權貴二代們,家中都有長輩在朝擔任高官,日常所接觸的軍國事務偶爾歸家與晚輩們討論傳授,這些世家子弟從小便生活在權力中心,耳濡目染之下,視野自然要更加開闊。

像連作十七篇策文的裴耀卿,無論是其閱歷經驗還是學識素養,明顯都達不到這樣的水平。畢竟哪怕再怎么智力出眾的神童,對于一些事物首先你是要接觸過,然后才能形成一套自己的觀點。

這么小年紀便能對許多國家大事侃侃而談,顯然是深受熏陶,將長輩一些觀點通過自己的語言能力轉述出來。

但是家世普通的考生們,就沒有了長輩耳提面命、朝夕熏陶的便利,就算對許多問題已經形成了一套自己的看法,但往往也不夠務實、流于淺薄。

就跟李潼早年新見劉幽求時,這家伙便急不可耐上獻邊事策略,可是隨著在隴邊就事一段時間后,劉幽求反而變得慎言起來。這就是在現實處境中意識到了自己的不足,羞于再賣弄一些不夠周全成熟的觀點。

這初步選拔出來的三百人,接下來還要經過更嚴格的挑選淘汰,最終集英館只會留下二十四人作為第一屆的館生。

一個人才力高低,通過這種書面考選能夠體現出來的只有一部分而已。

大范圍的選舉流程優化,李潼眼下也沒有一個更加科學的標準。不過集英館這種小規模的精選,李潼還是希望盡量能夠方方面面都考察到,使得選上來的館生們確實能夠配得上國之美器的評價。

所以接下來的考選流程,就變得更加細化,不再只是書面考試一種。三百名初選出來的考生被集中安置于外朝考院中,除了每日早晚各制一文,還要負責整理各衙司一些舊務典籍與判書,甚至被輪流安排到市監署、社監署等品流復雜、事務繁多的部門去實習考察,觀其表現、各給優劣。

之所以要安排如此繁瑣的考察流程,李潼也是希望能讓政治資源更加下沉,給一些家世普通的考生們更多表現的機會,盡量將他們各自的優點長處挖掘出來。哪怕最終不能入選集英館,接下來的仕途也能才有所專、更加順暢。

至于提前被篩除掉的杜暹,李潼也特意將他的考卷取來稍作翻閱,發現這位開元名臣還真的不是什么文法才士。甚至就連他這個日常靠開掛抄襲混日子的家伙,現在自己親自動手、水平都要比杜暹高上一籌。

所以盡管他有些可惜不能將杜暹召入集英館,但自己制定的考選規矩總要遵守,強行將短板這么明顯的考生招選進來,會讓集英館整體含金量都有下滑。所以也只能將杜暹的名籍發還選司,讓其繼續參加吏部銓選。

在集英館試還沒有最終結果的時候,杜暹這個年輕人便通過了吏部的銓選,被發往隴右擔任一個牧丞,年關到臨前便卷起小包袱,匆匆趕往隴右赴任了。

得知吏部對杜暹的任用,李潼也不免感慨姚元崇執掌選司之明。雖然區區一個八品牧官未必需要吏部尚書親自作判,但這也說明吏部整個典選系統還是頗具識人之明。

原本歷史上,杜暹確是憑著邊功拜相,曾經執掌安西并擔任邊臣中職位最高的磧西節度使。雖然軍功與聲譽比不上高仙芝、哥舒翰等大將,但也是開元時期一位重要的邊事大臣。

在經過長達十幾天的全面考察后,二十四名集英館生終于挑選出來,李潼所關注的一些人選基本入選其中。這些人將要在集英館學習一到三年的時間,然后按照考評授予內外官職,正式開始他們的仕途。

至于那些落選者們,也都按照考察過程中的各自表現而有所獎授,雖然沒有入選集英館,但并不意味著他們才能就差,只能說集英館要求更高。

接下來這些人再入銓選,不乏人表現出色,被授上府判官乃至于大縣縣令者。而這些人在銓選中的表現,更從側面彰顯出集英館生的含金量之高。雖然這些館生們眼下還沒有正式官場并有所表現,但在當下輿情中,儼然已經成為大唐政壇的新星。

集英館招生一事,趕在年節到來前完成,李潼也算是松了一口氣。正打算收拾收拾準備過年,并籌備一下來年的上元節,可是很快的又有一件突發事件打亂了他的計劃:吐蕃兩路使者狹路相逢,當街互毆,并有數人直接橫尸街頭!

冠冕唐皇 0813 蕃使躁亂,橫尸街頭

上一章  |  冠冕唐皇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