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蜀山之玄門正宗

第四十六節明月出天山

更新時間:2020-01-09  作者:旁觀歷史的豬
蜀山之玄門正宗 第四十六節明月出天山
林曉不可能總是停留在荒原密林這里,小白猿的進境隨快,也要有十年時間才能將自身原有的妖力轉換完畢,畢竟現在的小白猿道行還是低了點,要是想當年清璇那種萬年老怪,林曉就把他帶在身邊了。

不過現在,還是讓小白猿在犼的看顧下,先夯實基礎再說。

離開了荒原密林,林曉卻不想繼續南下了,而是方向一轉,向著西南方而去。

當年林曉還在現代社會生活的時候,也曾利用假期去攀登高山,期間還在攀登天山冰大阪的時候,救助過一個紅三代,結果就是在幾年后,林曉申請副教授職稱的時候,不知道哪里打了招呼,竟然很順利地就通過了,還轟動一時——號稱最年輕的副教授啊,可是沒少招致羨慕嫉妒恨。

不過這與林曉已經沒有了多少關系,因為就在評選結束不久之后,林曉就在終南山失蹤了。對一個死人如果還要繼續抨擊,未免有些過。可是這一切林曉是不知道的,而且現在的林曉也不關心了,能在仙俠世界攀登個人成就的至高峰,誰還愿意回到無靈社會,去活那個最長不過百年時間呢?

從北極荒原南下,掠過密集的林海,隨著氣溫越來越高,林海也逐漸變得矮小、稀疏,漸漸地開始出現了戈壁,又漸漸出現了沙漠,有點點綠洲點綴其間,一條條大大小小的河流好像玉帶將綠洲圍繞,給了生命希望。

越過沙漠,遠方就是高聳如云的雪山,千萬年來不曾融化的冰雪,映射著爆裂的陽光,雖然遠隔萬里,依然奪人二目。

那里,就是中土神州的天柱所在——昆侖神山!

傳說中,昆侖山是僅次于天柱不周的神山,是玉清元始天尊的道場,只不過封神時代結束以后,玉虛宮和神山昆侖都消失不見,據說是被天尊搬遷到了靈空仙界的三十三天之上,留在原地的也僅僅是一座高山了。

機關如此,也不能抹殺人們心中對昆侖神山的向往,而那里也殘留著不少當年玉虛宮外門弟子或者記名弟子的道統,甚至同樣有玉虛宮嫡傳的道法傳承,只不過萬年以降,玉虛宮嫡傳道法也漸漸失傳,這里也再無闡教名稱,而是換了一個昆侖派的名目,甚至就連昆侖派的道統也漸漸沒落。到了峨嵋斗劍的時候,昆侖派差一點快要淪為二流門派了。

雖然水麒麟的遁光并不以高速著稱,但是一樣要超過很多正魔兩道的遁法速度,四條小腿兒邁步前行,竟然也有戶庭千里的架勢,每一次邁步必定能走出十余里,而且還勝在從容淡然,不像駕馭劍光似的,動輒長虹經天,生怕沒有人注意到一樣。

只不過林曉越接近那座冰雪神山,就越覺得有些不對勁,因為雖然傳說中玉虛宮已經消失,但昆侖山畢竟是昆侖派經營了近萬年的道場,不管再衰敗,山上也應該有人工建筑的遺跡,但是眼前這座高山,卻看不到那些,難道昆侖山上連昆侖派都完蛋了嗎?不應該的啊!

林曉是從大山的東北方向接近的,卻突然在距離大山山腳還有百余里的地方,發現了大山的另一側有黑色和金色的寶光閃動,還不時傳來“隆隆”的爆炸聲。難道是有人在斗法嗎?

林曉很感興趣。說實在的,林曉斗法的經驗實在太少,過去不是對敵人形成碾壓一般的攻擊,就是仗著陣法游斗一番,然后遠遁千里,真正的勢均力敵或者以一敵多的斗法,林曉還是從來沒有遇到過。

好奇心誰沒有呢?雖說好奇心能害死貓,但是也要看能不能害死老虎啊。林曉可是非常自信自己不是一只小貓,而是一只扮成老豬的猛虎,再說就算是豬,那也是一頭渾身披甲的野豬,可不是什么人都能咬一口的!

不過這么光明正大的湊過去,旁觀人家的斗法,這種事林曉還是做不出來的,按照林曉的習慣,再怎么著,也得隱去身形,然后再偷窺一下吧?反正林曉十分擅長使用的太清有無形神光,現在不僅可以將自己的身形隱去,而且還能將水麒麟這些身外之物一同隱身,好用的不得了。既然有了這樣強悍的技能,為什么還要顯露身形直接過去?萬一對方都是魔門弟子,到時候給自己來一發集火,那可就是不好的啦。

主意已定,林曉用手一拍水麒麟的大頭,太清有無形神光從上至下,將一人一麒麟的身形隱去,消失于無形當中,只是整個過程比林曉自己行動時慢了一些,同時也在空氣中激起一絲漣漪,只是轉瞬不見。

不愧是太清玄門至高法門,在神光中,林曉駕馭著水麒麟就好象與平常一樣,依舊是水麒麟四蹄白云翻滾,迅速前行,只是再也看不出一點形跡。

繞過山腳,林曉才發現,果然是有人在斗法,只不過并不是林曉想象中的一方是道門,一方是番僧。林曉看到的兩方,一方是穿著遮住面目的黑色斗篷,身上也是一襲黑色長袍的黑衣蒙面人,另一方卻是渾身白袍,頭頂上帶著一頂古怪小圓帽,手持十字架的僧侶,但是與中原各家教派,甚至佛門僧侶完全不一樣。

這種打扮,林曉其實也是很熟悉的,在現代社會,林曉也進過西方的教堂,那里的神職人員的打扮,就是如此。林曉此前的飽覽群書和強橫的記憶力,此時幫上了忙,在現代社會時,敦煌莫高窟曾經出土過一本經書,名字叫做《大秦景教三威蒙度贊》,而且最早在貞觀九年,就有人將基督教傳播到了華夏,而這一次的宗教傳播,應該就是基督教第一次東傳!

只是此時距離大唐開國還應該有個數十年時間,難道這時基督教東傳就已經開始了嗎?

林曉現在是能確定一方的來歷,但是另一方的黑袍人又是什么來歷?在線等,急!

之所以林曉無法馬上確定,是因為這幫子黑袍人,時不時就會通過一些動作——應該是儀軌吧,然后就會在天空中出現一個黑洞洞的窟窿,然后從窟窿里鉆出一個神魔,渾身上下帶著滾滾黑煙,時不時就有十七八個火星子亂冒。對敵斗法的時候,這些黑氣滾滾的神魔,隨手之間,往往就是一條火龍,或者一道金光,甚至還有無數的熊熊燃燒的隕石向著白袍砸去。

而白袍人也會高舉起手中的十字架,放出一道道白光,將黑氣金光還有隕石對消,同時還有余力,在自家陣營布置起一面白色的光幕,嘴里也不間斷在念誦著林曉聽不懂的語言。

在兩撥人陣營之中,還能看到有不少戴盔穿甲的武士,以及躺倒的戰馬,只不過這些武士和戰馬都已經血肉模糊,甚至是四分五裂了,身邊的刀劍也折的折,斷的斷,散落了一地。

看得出來,這是已經經歷過了一次慘烈的血戰,那些沖鋒在第一線的勇士,現在都已經死光了,剩下的就只有留在后方給勇士們加持的法爺了,只是雙方可能是死對頭,即使剩下了法爺,斗法也在繼續,甚至更加殘酷——因為雙方再無退路!

只要有一方有一步后退,隨后迎來的就是全面的潰敗,到時候估計連殘魂都留不下。

林曉并不在乎這兩方誰能勝利,因為這兩方對于林曉來說,都不是什么好鳥,死光了最好!尤其是現在林曉已經大致猜出了黑袍人的來歷,大概、也許、應該是盤踞在天山以西的拜火教的余孽。

咦,不對,怎么是天山以西呢?不應該是昆侖嗎?

想到這里,林曉才意識到,自己估計是走錯了路徑,這里不是昆侖山,而應該是天山!也就是那首詩中寫道的“明月出天山”的天山!那么這就對了。看來景教的神甫們應該是取得了對拜火教余孽的勝利,所以才能一步步走到長安城的。

本仙俠世界的時間變化,林曉到現在才發現,原本現代社會的朝代演化根本不能與這里相比,首先就是歷朝歷代的時間被延長了,向封神之后的大周王朝,可不是現代社會中僅僅有八百年的歷史,在這個世界,大周王朝可是延續了五千年之久,而終結大周的大秦帝國,可是幾乎號稱“仙秦”,要不是最后棋差一招,沒準真的能有伐天之戰,盡管如此,大秦仙朝也是存在了千年之久。

接下來的大漢帝國,更是延續了兩千五百年,隨后卻是沒有現代社會的三國兩晉南北朝,而是直接就是大隋帝國時代!只不過大漢帝國到了末年,北方一樣是被大大小小的軍閥所割裂,帝國的中心也轉移到了江南,偏安一隅而已。

隨著大漢帝國的逐漸衰落,佛門在江南得到了殘存的大漢帝國的支持,這才開始了第一波的擴張,所以如果說將大漢帝國按階段來描述的話,應該分成以長安為都城的西漢,以雒陽為都城的東漢,和以建康為都城的新漢。而新漢的特點,倒是與八王之亂后的東晉和南朝類似。

隨著大漢帝國的首都南遷,北方陷入了軍閥混戰,直到大隋帝國橫空出世,一掃北地軍閥,又繼續揮兵南下,徹底滅亡了已經名存實亡的大漢天子,重新統一了中原。

蜀山之玄門正宗 第四十六節明月出天山

上一章  |  蜀山之玄門正宗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