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109,質子以售

  “有勞足下深夜前來,仲之過也。”

  “不敢不敢。”帶著斗笠的魁梧男子一邊摘下自己頭上的斗笠,一邊笑著說道。“吾當感謝亭長才是。”

  不等張仲再次回話,摘下斗笠的他,便深深對著張仲行了一禮。“黔首錚,見過亭長。”

  客氣了一陣之后,張仲直入正題。“吾此次邀足下前來,是為了重斷足下蒙冤之案。”

  “足下何以教我?”

  錚正是隱山亭的前任亭長,那個因為借貸強質案,而被刁民誣陷,受到削爵處罰的亭長。

  張仲在破案進入困局時,想到了他,便讓郵人去縣上遞交了行文,請求賊掾李煬幫忙調他過來。

  原本張仲是打算讓葵去的,但那郵人步疾,家中只有一老母尚在,打人也是因為別人欺負了自己母親的緣故。

  算得上是這刑徒遍布的隱山亭中,難得的清白人家。

  尤其是,其人對張仲崇拜異常,幾乎到了腦殘粉的程度。

  更兼山間疾走,速度遠勝常人。

  張仲索性便讓他去了。

  “教不敢當,錚只能將自己所知,盡數告知于亭長。”

  “愿聞其詳。”

  錚以手指輕扣幾面,好一會兒,才開口說道。“這案子,我懷疑,不止我遇到的那么簡單。”

  “哦?”錚的第一句話就挑起了張仲的興趣。“此言何意?”

  “亭長見過佐戈氏了嗎?”

  張仲想起了那個面色蒼白的老人,和他家那個十人敵的女子。“見過了。”

  “此里中錢財如何?”

  就憑那幾匹馬,那也是價值不菲了,更何況,他們應該還有別的收入來源。“錢財甚豐。”

  “正是。”講到舊事,錚明顯有些感傷,但他很快平復了情緒。“質子不過罰兩甲,以徙隱里之錢財,何至于誣我至此?”

  “足下的意思是?”

  “因我在查證之時,起了疑心。”錚身軀動了動,略微換了換姿勢。“我懷疑,他們所質之子,已然并不在徙隱里。”

  “而是......”

  “被掠賣了。”

  秦國是不禁止人口販賣的,畢竟,這是一個郡縣制與奴隸制并存的國家。

  各個鄉,縣的市場上,都有專門的奴隸市場,甚至鄉縣官舍,還有官營的奴隸買賣場所。

  那些奴隸頭上掛著草繩,明碼標價,甚至還不如半頭牛的價格。

  是的,你只需要花不到一頭牛的價錢,就可以買到兩個年輕的,不限性別的奴隸。

  但張仲還是大吃了一驚,因為以上,只限于奴隸,黔首的子嗣卻不再其內。

  “買賣黔首之子?”

  “正是。”錚給了張仲肯定的答復,并加了一句。“應當還不止一兩個。”

  “那些黔首,為何不報?”

  錚長嘆了一口氣,隨后緩緩說出了原因。“與人為質者,罰兩甲,擅棄子以售者,與擅殺子同罪。”

  “他們,不是不想告,而是不敢告。”

  張仲明白了錚的意思,就算只是罰兩甲,以這些黔首的家境,也交不起罰款,必然會被罰為城旦。

而這些體會過城旦辛苦的隱  官,對于服刑這件事,自然不會抱有任何的僥幸心理。

  更何況,他們還是兩罪并罰。

  剁去手腳指頭都是輕的。

  而做為始作俑者的佐戈氏,恐怕就是梟首或者車裂的死罪。

  雙方一拍即合,于是,狠狠坑了面前的前亭長一把。

  “原來如此。”但對于錚的話,張仲也沒有盡信,說不定,他只是因為怨恨故意將對方所為說得重了,所以,他又拋出了一個新的問題。

  “那足下,當初為何不告?”

  “不敢而已。”錚面有愧色,但還是接著說了下去。“我沒有充足的證據去證明,必然為對方所反。”

  “吾已被削爵,再反坐,便要黥面為城旦了。”

  所以,你自己不敢,就在竹簡里插了兩根竹片來坑我?

  眼見張仲眼神有了變化,錚似乎明白了什么,他急忙解釋到。

  “吾并非故意為之,只是當初在查證此案時,突然有徙隱里的人前來認罪,言到借貸強制乃是他所為。”

  錚搖了搖頭,將自己當時的情況詳細的講述出來。“吾怕驚動了掠賣之人,使得其有所準備,是以,不敢再細糾,只得匆匆結案。”

  “留待之后再細查。”

  “之后呢?”

  “嗨...”錚面上全是技不如人的悵然,和自身執法失敗的抑郁。“哪知即便如此,也被佐戈氏察覺。”

  “以自首之人為刀,于堂上翻供,治了我一個不直之罪。”

  以秦律的嚴整,他們是如何做的,才讓這個積年老吏,載了大跟頭?

  “如何翻供的?”

  “我自黔首及放貸之人手上得到的契據有假。”

  “吾一時不察。”錚面色黯然,但更多的,是對于自身無能的氣憤。“被其以原契據為物證,全里之人盡皆作偽,是以,不能辯駁。”

  “乃累得報案之人,誣告反坐。”

  錚再次長長的嘆了一口氣,臉上全是愧疚和后悔,他低聲說道。“此,吾之過也。”

  原來如此。

  有了這亭長在,只需要找出當時的舉報人,木,這件案子,就可以重新審理了。

  “木是何處之人?”

  “亡隱里人。”

  張仲將戶籍卷宗拿出,連問了幾個名字,卻都對不上。

  “戶籍非官吏不得查看,吾如今是黔首,便將所記,盡數告知于亭長,亭長再找找看。”

  這是最好不過的辦法。“善。”

  “木,亡隱里人,有女苔…”

  “且住。”一聽到這個熟悉的名字,張仲立刻就打斷了錚的話。“他還有個女兒,叫苔?”

  錚愣了一下,隨后微微抬頭,仔細回想。“吾當沒記錯。”

  “他曾言,希望其女,如石上之苔,生而蔥蔥,四季不敗。”

  難怪查不到其戶籍,秦國的戶籍記錄,是本著生者記,死者削的原則,死人在當地戶籍上,就很難查到了。

  “他已經死了。”

  這卻讓錚很是震驚,他猛然起身,急切的問道。“如何死的?”

  “就在不久前,路遇蠻人劫道。”

  “吾親眼所見。”

哎呦文學網    高武大秦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