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農業強國 第371章 制造珊瑚礁
海島海島,無海不成島。
夢幻奇觀是很好,世界級度假區也很好,但真正的寶藏還是海洋本身。
島上的規劃有媳婦盯著,齊政將精力轉移到海域開發上。
齊政拿下的,可不僅僅是邳山島,還有周邊可開發的25平方公里海域。
齊政打算將其打造成一個背靠迷人小島,碧波蕩漾,漁舟穿梭的“海洋牧場”。
海洋農牧化,使人類可以像經營牧場和管理牛羊一樣經營海洋和管理水生生物,是一種現代化漁業發展方式。
其實,相對陸地牧場而言,大海本來就有牧場——也就是傳統的漁場。
而我國的四大漁場或者說四大天然海洋牧場,就讓人一聲嘆息了。這些原始的海洋牧場在過度捕撈和陸源污染的影響下,生態系統失衡和漁業資源衰退,天然牧場已不復存在。
而齊政,要挑戰這片水域環境惡化、海產品品質下降的海域,重建一個海洋牧場和藍色糧倉!
在邳山島碼頭,一個個大型集裝箱整齊地擺放在那里,每個集裝箱的四周都被開了不少“天窗”;除此以外,旁邊還堆著混凝土構件礁、花崗巖石礁、處理后的舊船礁等。
這些可不是普通的集裝箱或垃圾,它們都是改造好的人工礁體——這些礁體沉入海底,相當于給海洋生物蓋了一間牢固的房子,吸引它們在礁體內活動棲息。
邳山島周圍的漁場,海洋生物資源嚴重匱乏,之前早已無魚可捕,都是一些小魚小蝦。
建設海洋牧場是一項復雜和系統的工程,包括苗種繁育、初級生產力提升、生態修復、全過程管理等一系列步驟。其中,投放人工魚礁是基本手段。
齊政揮揮手,漁夫們吆喝著將這些人工礁體搬上船,然后向著海里開去,他們要干活了。
駛出沙灘浴場的范圍之外,船停了下來。
漁夫們在嘉谷技術人員的指導下,開始向海底投放人工礁體。
這些活對漁民來說簡直是輕車熟路,他們在漁場工作,可不光要出海捕魚,幫忙種植和收拾漁場種植的海藻也是常有的事。唯一要注意的,就是要注意投放的密度和距離。
漁夫們忙忙碌碌地干活,另一部分人則佩戴好潛水設備,深入海底。
齊政也跟著下水。
寂靜的海底,他只能聽見自己呼氣時氧氣瓶冒出串串氣泡發出的咕嚕咕嚕聲,視線范圍僅有數米。
每一個深入海底的人,都一邊感受著渺小與孤獨,一邊將一株株手掌大小的珊瑚“種”在人工礁體上,渴望長出一片珊瑚礁。
是的!投放人工魚礁只是第一步,為了重建海洋生態,齊政還花大力氣在這片海域人為制造珊瑚礁!
珊瑚礁被譽為“海底熱帶雨林”或“海洋生命發動機”,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卻為近30的海洋物種提供了生活環境。
即便是強悍的鯊魚、石斑,也是從幼小的個體長成;這時它們就需要一個地方可以供它們生長,躲避天敵,珊瑚礁就起到這樣的作用。這使得珊瑚礁成為地球上最多樣化的生態系統之一。
然而,全球變暖以及人類的人為破壞,導致全球很多地方珊瑚礁發生了嚴重的退化。
對于許多潛水愛好者來說,他們可能已經注意到了珊瑚礁的白化現象。
曾有科學家預言,珊瑚礁將在50年內從地球消失,屆時將引發整個海洋生態系統崩潰。
這是不是危言聳聽不好說,但已經有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并保護珊瑚礁,并如同齊政這樣,重建海底珊瑚礁。
珊瑚礁的主體是由腔腸動物珊瑚蟲組成的。
珊瑚蟲與共生的蟲黃藻相互依存,珊瑚蟲靠蟲黃藻光合作用提供營養,珊瑚之所以有顏色也是因為蟲黃藻的存在。如果環境不適,蟲黃藻離開,珊瑚蟲就變成白色,然后慢慢死亡。
其實,齊政他們現在的珊瑚“種植”過程有點類似于陸地上的植樹造林:首先培育幼苗,在苗圃中長成小樹,再移植到要種的地方。要選擇先種一些長得快的品種,然后再培育耐受性強的品種。
珊瑚礁的“幼苗”就是珊瑚蟲,它們可以進行無性和有性繁殖。
利用這一特性,嘉谷實驗室與江南省海洋研究所開展研究,已對十多種珊瑚開展了有性繁殖的人工培育,掌握了人工控制條件下的從珊瑚受精卵培育至珊瑚幼體的珊瑚增殖技術。
然后,進一步將珊瑚切成手指大小的斷枝,利用其無性繁殖開展人工培育,形成手掌大小的“珊瑚樹”。
最后就是現在這樣,將其附著到預定海域的人工礁體上。
如果夢想實現,這片海底將是姹紫嫣紅,種類繁多的海洋生物穿梭其中。那景象絕對是震撼且讓人激動的。
當然,與陸地植樹造林相比,海底“種”珊瑚更加艱難。
珊瑚蟲的生存條件十分苛刻,水溫不能太高或太低,最重要的是還要有一個清潔的環境!
另一方面,水下作業工作量大,成本高。科在珊瑚種植成活的基礎上,還要想辦法降低人力物力成本。
體驗了珊瑚種植艱難的齊政浮出水面,登上船,看著不斷潛入海底、浮出水面的員工,放出神識。
“青竹百靈陣觸發,主木系,范圍:方圓250公里。效果:潤澤,生長。生物處于陣中,恍如初生,蓄養紫華,勃然而長。”
“三星聚靈陣觸發,五系均衡,范圍:方圓250公里。效果:聚靈,化濁。生物處于陣中,能使靈氣滌體,魂魄精固,陰陽柔順。”
沒有三分三,豈敢上梁山?
珊瑚礁生長緩慢,即使是最快的鹿角珊瑚一年大約也只能長十厘米,有的品種一年不到一厘米。正常情況下,要想種出大面積的海底珊瑚礁,恐怕要等待數十年乃至上百年的時光。
他不需要等待數十年。
“青竹百靈陣”為它們蘊養生機,海底珊瑚開始瘋狂地繁殖,雖然稱不上肉眼可見,但卻是在默默地蔓延。按照這個生長速度,只需要幾年時間,這片海底的珊瑚礁就頗為可觀了。
再有“三星聚靈陣”養體,大為增強了珊瑚的耐受性,成活率能接近百分百不說,即使有細菌的侵襲和溫度的上升,也不會發生退化。
齊政輕呼一口氣,惟愿海底有礁,水中有魚,藍天下碧海永存。
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不僅僅要“種”珊瑚,還要培育整個生態系統中海藻、海草、貝類等其他生物,使得海洋生物多樣性日漸豐富,重現盎然生機景象。
超級農業強國 第371章 制造珊瑚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