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979開始做文藝 第52章 離別
十一月中旬,在張偉最終決定將花環的改編權交給魔影廠之后,最開始和張偉聯系的那個八一廠的導演任彭遠又找上門來。
張偉以為他還是對花環這部小說不死心,但是也沒辦法,自己不可能照他們的意思去修改劇本。
可是沒想到這位任導演拿出來一本當代雜志,是九月份發行的第二期。雜志社也給張偉寄過來了樣刊,因為上面還刊登了張偉寫的那篇花環創作談,以及由攻占諒山的劇本改編成的同名中篇小說。
據說雜志發行之后兩篇文章同樣是很受讀者的歡迎,攻占諒山雖然沒有花環那么意義深刻,但是也成功的塑造了幾個英雄形象,尤其是里面還有劉三喜客串,張偉在花環和攻占諒山中主人公都用了劉三喜的名字,而且都描寫了他犧牲時的情景,因此,有讀者把這篇小說當成了是花環的姊妹篇。
前段時間張偉再一次收到了雜志社郵寄來的讀者來信,張偉這段時間一直很忙,也沒太在意,就將信件包裹交給了吳雪,讓她幫自己處理,替自己給其中一些熱心的讀者寫幾封回信。
任彭遠拿到雜志找到張偉,就是想獲得這篇小說的改編權,花環在意識形態上面可能存在些問題,八一廠有所顧慮不肯投拍,但是對于攻占諒山這篇文章來說,完全不存在任何改編的問題,這部小說非常的主旋律。
張偉這次倒是很痛快,很快就答應了對方,還表示自己這次不參與劇本改編工作。
張偉推薦了上次和自己合作改編花環的那兩位八一廠的老編輯,和他們一個多月的相處,張偉也清楚那兩位編輯經驗還是很豐富的,在塑造英雄人物方面令張偉佩服不已。
花環更多的是將視角集中在了軍營內外,而攻占諒山則完完全全就是戰爭戲,不需要太深刻的思想內涵,只要戰斗場面拍的爽,英雄人物形象塑造的豐滿就可以了。
最后張偉還帶著任彭遠去電影組看了一遍攻占諒山的幻燈片,軍區評比結束之后,幻燈片拷貝在全軍區進行巡回放映,這才剛剛結束。
任導演沒想到一部幻燈片能夠拍攝的這么精彩,這也給他的電影創作提供了很多思路。
忙碌的日子里時間總是過得很快,不經意間已經到了十一月底。寒風瑟瑟的軍營中開始飄蕩起絲絲的離愁別緒,一年一度老兵退伍的日子又悄然而至,又一批默默奉獻青春的邊防戰士即將離開火熱的軍營。
正所謂“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我國從1954年開始實行義務兵役制,從此開始每年都有一批適齡青年應征入伍,同時又有一批服役期滿的士兵退伍,加入民兵組織或轉入預備役,這樣做有利于為戰時儲備質量較高的后備兵員,而且可以減少軍費開支,減輕國家的經濟負擔。
此時,陸軍戰士的服役年限是三年,空軍和海軍的陸勤部隊戰士的服役年限是四年,而海軍艦艇部隊戰士的服役年限是五年。要一直到1998年,新頒布的兵役法才將陸、海、空軍義務兵服役期限一律改為兩年。
作為宣傳股股長,張偉在這一年當中老兵退伍,新兵入役的一段時間里面也是最忙的。張偉最近一直在帶領宣傳股的同志們,準備各種節目,唱歌,跳舞,放電影,想要讓老兵們在軍營里面度過最后一段難忘的時光。
退伍名單已經宣布完,退伍通知書也已經發下去了,明天就是老兵離營的日子。
張偉今天特意將團部所有即將退伍的老兵們組織在一起,在團部禮堂觀看高山下的花環電視劇。
今年退伍的士兵幾乎都參加了開春時的自衛反擊戰,他們也是第一批退伍的參戰士兵,而花環正是第一部記錄這場戰爭的影視作品,張偉想讓他們知道他們的功績始終會被流傳記錄,永不磨滅。
花環這部電視劇月初的時候就在中央電視臺播放了,同樣在廣大觀眾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但是現在團部就只有一臺電視機,所以看到的人很少。張偉特意派宣傳股的人去齊魯電視臺,要來了錄像帶拷貝。
禮堂前排整齊的坐著將近一百名戰士,每個人胸前都佩戴著大紅花,墜著的彩綢上面寫著光榮退伍幾個字。雖然明天就要離開軍營,但是幾年來養成的紀律一刻都沒有放松。越是臨近退伍的日子,老兵們對于自己的要求就越是嚴苛,都想著認真的站好最后一班崗。
從退伍名單宣布的那一刻起,他們的眼圈就是紅紅的,有的眼淚還未擦干。
新兵入伍是有緩沖期的,但是退役沒有,人咣當一下子就從軍人變成了老百姓,從部隊回到了家鄉,身份的轉變之快讓人很難一下子就適應過來。
說是電視劇,但是只有三集150分鐘,連在一起看也就是一場加長版的電影。齊魯臺為了使劇情更加逼真,遠涉千里,將拍攝地點定在了滇南前線,軍營的搭建、軍服、伙食等方面都很逼真,很接近戰爭的真實情形,可信度非常的高。
張偉就是從滇南那里走上戰場的,知道那里條件的艱苦,不禁有些佩服這些齊魯臺的文藝工作者,怪不得這個年代魯劇頻出經典。
張偉在八月底的時候曾去劇組探望過,還跟著他們拍了一天的戲。亞熱帶原始森林里面潮濕悶熱,而且天天有雨,攝制組要去的地方根本沒有路,需要有人提前披荊斬棘,開辟出道路,機器和演員才能通過。
很多工作人員腳都扎爛了,化了膿,穿不進鞋去,最終只能學著幫他們開路的戰士一樣剪去鞋幫,將鞋底直接綁在腳上。劇組的人員真正體會到了前線戰士們軍營生活的艱苦,并將之融入到了表演之中。
此時,熒幕上面已經播放到了李大娘給三喜上墳這場戲,據說拍攝時本來攝制組還準備了哀樂,但最終沒有放。因為僅僅憑借演員王玉梅那生動的表演和現場悲愴的氣氛就已經足夠催人淚下了,旁邊那些不會演戲的群眾演員也都哭了,連攝影師都哭得一塌糊涂,以至于弄的攝影機亂抖,不得不重拍。
禮堂內的士兵們也都哭得一塌糊涂,熒幕上面那十分真實的一幕幕又勾起了他們對于那場戰爭的回憶,讓他們想到了自己,想到了犧牲的戰友。但是作為一名軍人,為了祖國的繁榮,邊疆的穩定,他們甘灑熱血,此生無悔。
此生無悔入華夏,來生愿在種花家。
PS:感謝以下書友的打賞,愛你們哦,么么噠!
斯堪的納維亞狼獾、♂失火的天堂、我其實是配角、霸者♂孤獨、至秦秦臻、喬戈里封、內蒙一胖子、心靈空間686、朱日和A、愛看書的貓2018、書友20170604191145257、weih212.
PS:現在本書正在新書推薦期,希望看過的網友點個收藏,多多推薦,謝謝!
從1979開始做文藝 第52章 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