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不求生 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
郭君鎮匆匆抵京時,長城沿線邊防全部震動,各大要隘紛紛閉城自守。
可由于過去十幾年的承平日子,宣大邊軍廢弛,根本不堪一戰,大同守軍為了保護漠南一帶的商旅撤回關內,由制將軍親自領兵四千余人,擅自出兵,結果遭到準噶爾人的伏擊,全軍覆沒。
準軍趁此戰勝之威,四處襲擾大順邊塞,邊關守將恐慌畏懼之下,所有人都龜縮不進,全都在等待東軍、西軍兩大野戰軍來援。
郭君鎮到北京后,視察沿邊諸軍的備戰情況,極為震驚。
他絕沒想到,才過了十多年的太平日子,曾經轉戰天下的大順勁兵,就廢弛到了如此地步。
沿邊各鎮,平日里都和塞北商旅勾結在一起,欺凌蒙古牧民,用各種商品和騙術,誘使蒙古牧民欠下數量驚人的高利貸。
有些無良票號放貸,一年時間竟然就能利滾利到五倍、六倍之多。
為了騙取蒙古牧民的牛羊財產,邊軍各鎮將領和沿邊商旅,還大力收買東蒙古各部落的首領,與他們合股做高利貸買賣。
如今準噶爾大軍南下,雖然衛拉特諸部與東蒙古在歷史上素來不合。
但僧格渾臺吉打出了廢棄一切漢人票號的口號,號召力極為強大。大批在順朝沿邊商旅欺凌下,走投無路的破產牧民,紛紛歸附準軍,形成了一股極為龐大的力量。
許多原先是邊軍鎮將座上賓的東蒙古王公,此時見勢不妙,也立刻做了墻頭草,改換陣營,不僅率領部眾投靠了僧格渾臺吉,而且還將自己掌握的順軍邊防部署情況,悉數相告。
以至于準噶爾軍處處占據上風,將主動權操之于手,開始猛烈攻擊大順的宣大邊塞一線。
而以大同、宣府、北京為重點營造的宣大邊軍,經過十幾年太平生活以后,已經完全淪為了一群只會做買賣的雜兵。
畢竟這些年來,大順的主要戰事,主要集中在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精銳的野戰軍都在這三條戰線上作戰,總數約有六十余萬的規模。
其中約二十萬人長期部署在西北一線,二十二萬人部署在朝鮮、瀛洲一帶,十三萬人部署在緬甸、云南一帶,九萬人部署在臺灣、呂宋、青丘一帶。
剩下內地的諸多地方衛軍、民兵,則多數承平日久,體制敗壞,捕盜尚可,要他們出關與準軍會戰,就太困難了。
宣大邊軍名義上精兵員額雖然幾經削減,但應該也有八萬人的規模。
可郭君鎮到北京檢閱諸軍以后,即使一再放寬標準,最后符合大順戰兵要求的士卒,也只有區區二萬之數。
剩下的人則完全不堪戰斗,僅能夠負責后勤和守城的任務而已。
從這里也能看出,世祖朝前半期,由于李來亨戰線鋪得太大,現在已經明顯出現了兵力不敷使用的情況。
順軍的精銳野戰部隊,雖然還有四十多萬的龐大規模。可是當宣大出現邊疆危機的時候,一時間竟然只能靠征發宮中宿衛、勛臣侯伯府中護衛的方式,籌措兵力。
北京邊防重地,兵力卻窘困至此,郭君鎮實在料想不到。
他在北京又待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受到了朝臣的猛烈抨擊,連大長公主李徽柔都認為郭大帥是在坐視大寧城的滅亡了。
郭君鎮本來是想等待安東軍回防助戰的,可天子卻不愿意因為大寧之事,放棄幾乎就要平定的日本。
結果等了兩個月的時間,安東大都督府的轄區內,也只是組織了一支約有兩萬人的野戰部隊,從東線攻入漠北草原,試圖尋找準部留在后方的婦孺子女。
郭君鎮無法,只能從軍制敗壞的宣大邊軍中,勉強精選了約一萬名敢戰士,搭配開封緊急調來的宮中宿衛和各勛臣府中護衛共三千人,便在群臣的極力催促下,冒著巨大風險出塞援救大寧了。
順軍出塞解圍的部隊,兵力遠遠弱于此時僧格渾臺吉手上掌握的兵馬。
郭君鎮估計準噶爾人在漠南一帶擁兵應當在五萬騎左右,而且還有大量敵視順朝的蒙古牧民協助作戰。
大順軍深入草原,四面都是敵人,隨時都有全軍覆沒的不測風險。
但郭君鎮又認為大順軍另外也有不少優勢:
他精選組織的這支解圍軍,兵力雖然不多,攜帶的馬匹也只有兩萬匹左右,同劉芳亮遠征天山的四萬軍隊、十二萬匹戰馬相比,懸殊很大。
可是順軍已經基本上全部裝備了新式的燧發槍,由于采取了紙殼裝藥,順軍火銃手的射擊速度已經大大提高,即便四面都是蒙古騎兵沖擊襲擾,大順軍也能在空曠的草原上維持住陣線。
其次,準軍在大寧圍城戰后期,為了解決牛羊就食問題,其兵力幾經分散,五萬騎的大軍分布在廣袤的整個漠南草原上,局部兵力未必高于大順軍。
最后則是這些年來大順商旅、票號在漠南草原的經營,這些奸商雖然嚴重敗壞了順朝在蒙古貧苦牧民里的聲譽,但他們也在經商過程中建立了廣闊的人脈和情報網絡。
順朝的商旅熟知漠南草原的氣候地理,也收買了許多蒙古王公,還在關鍵的商道上建設了數量龐大的商棧。
許多商棧雖然被蒙古牧民搗毀,但只有順軍士卒稍加修復,就能重新利用起來。
這些商棧附近的隱蔽處,還有很多票號修建的地窖,其中積蓄有數量非常豐厚的米麥、豆餅、草束和干肉,可以幫郭君鎮解決大部分的后勤需要。
所以郭君鎮率軍出關遠征解圍時,大順軍對于漠南草原并非是兩眼一片黑的。
這十幾年的宣大承平,畢竟是建立在順朝對漠南草原經略行之有效的基礎上。
大量旅蒙行商打下的基礎,此時就成為了順軍遠征最好的向導。
這些旅蒙商對漠南草原上各處水草、道路、山丘的了解程度,甚至比世代居住于此的蒙古牧民都更為熟悉,何況是跨越萬里,遠道而來的準噶爾人呢?
大順軍暴露于野,披荊斬棘,一路在旅蒙商的帶路向導下,避開了蒙古人常走的大道,而從僅有漢族旅蒙商人常走的小路驅馳至大寧附近。
此時圍困在大寧城周邊的準軍,由于沒有發覺順軍已經出塞遠征,還認為大順軍主力尚在關內地區,因此包圍大寧的兵力,僅有約萬人而已,在兵力上相對郭君鎮和會寧王李淳和并沒有多大的優勢。
明末不求生 第七十四章 旅蒙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