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山紀年 第九十三章 杯酒釋兵權
原來在人盡皆知的杯酒釋兵權中,居然還有著這樣的內情。
眾所周知,趙匡因陳橋兵變而被擁立為帝,所以很明顯,他為了避免自己的將領也被黃袍加身,自然會對兵權一事萬分警惕。
而在華夏千年的歷史上,能夠成為一代帝王的又有何人會是心慈手軟之輩,在有了這樣的顧慮后,趙匡本能的第一反應,應該便是除掉與自己一起征戰天下的開國功臣。
非是我心思毒辣,而是華夏千年,這等事情不勝枚舉,其中最初著名的例子,應該便是明初四大案中的藍玉案與胡惟庸案。
所謂藍玉案,乃是明太祖朱元璋擔心功臣作亂,想要加強集權,于是借口藍玉欲圖謀反,大肆株連殺戮功臣宿將,其中因藍玉案被株連殺戮者,甚至超過一萬五千人。
同時,朱元璋以藍玉案為契機,不僅誅殺藍玉一門,就連傅友德、馮勝、王弼等公侯在內,一律牽連在內,無一幸免。
而所謂的胡惟庸案又稱胡黨之獄,在此案中所牽連的人數,甚至遠遠的超過了藍玉案。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謀不軌”的罪名,誅殺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時殺御史大夫陳寧、中丞涂節等數人,隨后又以伙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李善長、陸仲亨等開國功臣。
在處死李善長等人之后,朱元璋依然沒有停止自己的殺戮,他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的罪名,繼續究其黨羽,前前后后共誅殺三萬余人,時稱“胡獄”。
在除掉胡惟庸后,朱元璋罷左右丞相,廢中書省,其事由六部分理,后設殿閣大學士供皇帝作為顧問,就是在這個時期,朱元璋結束了華夏傳承千年的丞相制度,加強了皇權的專制。
千百年來,后世學者經過縝密的考證后一直認為,胡惟庸其實并沒有謀反之心,而朱元璋的這番作為,也并非只是誤殺。
實際上,朱元璋根本不是因為胡惟庸有意謀反才大肆殺戮,他之所以會如此大費周折,不惜牽連如此多的人,對開國功臣進行清洗,其目的只是為了取消丞相,繼而加強皇權的專制。
毫無疑問,在征戰天下之時,身邊有著這樣一群志同道合,并且有能力有手段的人,乃是天大的幸事,可是等到天下平定之后,這些人的存在,不知不覺間便成為了朱元璋心中的隱患。
無論胡惟庸還是藍玉、李善長,都是跟隨朱元璋一起征戰天下的開國功臣,而朱元璋只是因為一時多疑,便大肆展開殺戮,為了確保自己的江山穩固,所謂帝王心術,由此可見一斑。
正因如此,所以后世對于趙匡杯酒釋兵權一事,往往都呈現出高度贊揚的態度。
所謂杯酒釋兵權,發生在北宋建隆年間,乃是趙匡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下屬將領起兵謀反,于是通過酒宴的方式威脅利誘,要求將領交出兵權的歷史事件。
建隆二年,趙匡把石守信等高級將領留下喝酒,酒興正濃時,趙匡突然口吐苦衷,稱當初正是有了這些人的幫助,才能龍登九五,可是做天子實在是太過艱難,他甚至因此而夜不能寐。
石守信等人聞聽此言,頓時極為驚駭,忙問其故,趙匡言語間便透露出了擔心自己被手下謀反的擔憂。
這些將領自然都不是蠢人,當即便明白自己早已受到了趙匡的猜疑,或許還會因此引來殺身之禍,于是連忙懇請趙匡為他們指出一條明路。
于是,趙匡便勸他們放棄兵權,既然已經有了富貴,就回家享福,多置良田美宅,以終天年,趙匡愿意與這些人結為婚姻,君臣和諧,兩不猜疑,上下相安。
石守信等人,見趙匡說到這般地步,已經再無回旋余地,而且當時趙匡已經牢牢控制住了中央禁軍,于是諸位將領只得俯首聽命,表示感謝太祖恩德。
隨后,石守信等人果然上表,稱自己身體不適,紛紛要求解除兵權,趙匡當然順勢而為,廢除了幾人的兵權,將其收回到自己的手里。
不過,趙匡卻并沒有卸磨殺驢,他果然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高懷德,把女兒嫁給了石守信和王審琦的兒子,把張令鐸的女兒嫁給了自己的三弟趙光美。
雖然失去了兵權,但是石守信等人卻并沒有因此喪命,反而如當初的諾言一般成為了皇親國戚,從此君臣和諧,上下相安,千百年來,趙匡杯酒釋兵權之事都是千古美談。
而現在看來,當初的趙匡其實并非如表現的那般宅心仁厚。
或許,當初他的心中真的也存了如朱元璋一般屠戮功臣的想法,但是由于閻羅王功成身退時的叮囑,所以他不敢造次,只能選擇了懷柔的方式收回兵權。
而陰差陽錯之間,正是由于他這般懷柔的做法,所以沒有對功臣進行殺戮,避免了“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悲慘結局,反而留下了千古美名,與朱元璋的名聲大相徑庭。
不過事到如今,這些事情的真相已經并不重要,充其量也只不過是讓我們解開了心中的一些疑惑。
而事情的重點,卻依舊落在了酆都大帝的身上。
既然五代十國時期已經結束,趙匡建立了北宋,那也就代表著神州的混亂已經過去,閻羅親至對神州帶來的影響已經得到了平息。
與此同時,既然酆都大帝已經知道了閻羅王親至神州尋找自己,那他就定然會隱藏好自己的行蹤,絕不會讓閻羅王找到自己的下落。
而既然如此,那酆都大帝又為何會化身成為包拯包龍圖,留下日斷陽夜斷陰的千古傳說?
看來,在北宋年間或許還發生過另外一些我們目前依然沒有發現的事情。
而若是想要清楚當年的究竟,或許便只能依靠覺空和春亭了。
畢竟時隔千年,僅憑我們的猜想,實在是難以復原當初的真相。
關山紀年 第九十三章 杯酒釋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