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公 第九百二十六章 第一個選擇
“不要跑。”
“所有人都站住!”
“給我殺回去!”
一名喪膽逃竄的的韃子從努爾哈赤身邊跑過,努爾哈赤一刀將他砍倒,舉刀大喝:
“明軍只有五萬人。”
“咱們此戰必勝。”
“臨陣退縮,擾亂軍心者殺無赦!”
聽見努爾哈赤的訓斥聲,韃子們逐漸停了下來。
他們茫然望去,之間努爾哈赤面目猙獰,氣的渾身顫抖,不停的在咆哮著什么。
這時,有親信在旁邊勸說:“汗王....”
“那柳安不是人啊!”
“將士們已經無力戰斗了,趕緊撤退吧!”
“胡說!”
努爾哈赤眼睛一瞪:“不過是用了火藥罷了,有何好怕?”
“明軍已經沒有火藥了看不出來嗎?”
“可...可是....”
那親信還是一臉畏懼。
他們已經被明軍的手段給嚇破了膽,在以少敵多的情況下,屢屢用出奇計,就連老天爺都在幫他們。
這仗還怎么打?
韃子們已經全都被嚇破了膽,別說戰意了,就連刀都拿不穩。
雖然努爾哈赤一直叫著讓他們殺回去,可誰敢呢?
身后的明軍士氣正盛,裝備精良,功夫也不差,顯然是一支精兵,跟他們之前遇到的明軍完全不一樣。
這時候讓他們殺回去,不是送死嗎!
林丹汗忽然嘆了口氣,說到:“努爾哈赤,不要費力了。”
“這仗,咱們輸的很徹底。”
“把將士們召回來,實施第一個計劃吧。”
第一個計劃自然是繞過柳安設下的防線,直接支援遼京,努爾哈赤聽到后猶豫了一瞬,然后點了點頭。
“好。”
他當然希望看到遼京解圍了,只要遼京解了圍,這仗也就算他們勝利了。
柳安看到韃子退兵了。
他揉著耳朵,松了口氣。
退了,退了就好啊...
明軍現在真是的水準只有他知道,兵力相等的情況下根本不怕努爾哈赤,但雙方懸殊太大。
如果不是自己用計謀震懾韃子軍心,使他們喪失戰意,這仗還真不一定能贏。
退一步講,就算能贏,如果自己這邊損失慘重,也是得不償失。
只要等著熊廷弼那邊騰出手來,就能不費吹灰之力的剿滅他們,何必要搭上無數的性命呢?
柳安沒有下令追擊,急忙將士兵撤了回來。
楊來等人一臉喜色,此戰他們收獲甚豐,斬敵一萬余,退敵十四萬。
這可是難得的大勝,自薩爾滸之戰以來,明軍就一直被韃子壓著打,根本抬不起頭來。
可自從柳安訓練了新軍,一戰就看到了勝果。
兩日時間,殲敵整五萬,要不是火藥不足,他們還能再戰。
可他們來不及高興,就聽到外面的探馬來報,說是努爾哈赤和林丹汗拔營從北部繞過朵顏部的領地,沿著遼河直奔東方。
再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眾將就立刻動身找到了柳安。
“柳先生,韃子想要去支援遼京,可見遼京形勢十分危急。”
“咱們要不要追上去,與熊廷弼里應外合,截殺林丹汗?”
柳安看了說話的李桯易一眼,當即搖頭道:“不可。”
“將士們經過連番苦戰,已經是精疲力盡,如果現在不好好休息,立刻拔營東進的話,林丹汗只需轉身回攻,咱們必定大敗!”
“至于他們想去支援遼京,就讓他們去吧。”
“咱們拖住了他們數日時間,想必這個時候,熊廷弼差不多已經能奪下遼京了。”
遼京城外,熊廷弼聽著下面探馬的匯報,愁眉不展。
最近這些日子,明軍對遼京城發起了猛烈的進攻,日夜不停,本以為能迅速將遼京城拿下,可結果有些出乎意料。
遼京城內的韃子展現出了悍不畏死的勇氣,始終不肯退后,明軍也一直打不進去。
如果只是這樣也就算了,熊廷弼也有信心在半個月內拿下遼京城。
但三天前,大軍的北方十里處忽然出現了一支從沒見過的騎兵。
他們穿著鐵甲,打扮奇怪,數量足有五萬。
這些人的突兀出現,讓熊廷弼有些摸不著頭腦。
他們不是游牧民族,亦不是東洋人。
從長相打扮上來看,有可能是傳說中還要往北的毛子。
聽說這些人戰力彪悍,就連女真人都要畏懼其兵鋒。
那五萬人已經來了三天,始終不曾發起進攻,只是在大軍外部游離,似乎是在勘測明軍虛實。
這讓熊廷弼有些擔憂,明軍現在大部分兵力都撲在攻城上,只有幾萬預備部隊預防特殊情況。
如果這五萬人突然發起進攻,勢必會給明軍造成極大的威脅。
不得已之下,熊廷弼只能向城南的袁崇煥和孫承宗求援,袁崇煥和孫承宗聽說之后,立刻率領三萬人趕到了城北。
熊廷弼親自出營迎接。
“哈哈,袁兄,孫督師,久仰大名了。”
隔著老遠,熊廷弼就對迎面而來的袁崇華和孫承宗抱拳拱手,滿面笑容的說道。
袁崇煥和孫承宗一前一后到來,翻身下馬,也是笑著說道:“熊大將軍果如傳言中一樣,乃人中龍鳳啊!”
“二位過譽了,本將已經在帳中設下熱湯,二位快請進賬飲用。”
軍中不能飲酒,但喝點熱湯還是沒問題的。
孫承宗和袁崇煥遠道而來,熊廷弼自然要款待一番,略表心意。
孫承宗袁崇煥二人也不客氣,袁崇煥對著孫承宗比了個請的手勢,說道:“老師,您請。”
“嗯。”
孫承宗撫著白須,含笑點頭,率先走進大賬。
袁崇煥拜孫承宗為師的消息早就傳開了,大家對此一點都不感到意外。
不管在朝中還是軍中,找個靠山都是有必要的。
袁崇煥的靠山,就是孫承宗。
只不過孫承宗來到遼東已有幾年時間了,自從熊廷弼被革職之后他就來了。
在這期間,朝中東林黨倒臺,閹黨之爭,他雖然知道,卻只能無奈嘆息。
他是東林黨,但并沒有受到波及。
也許魏忠賢也明白,孫承宗身為帝師,三朝元老,地位之尊崇,不是他能撼動的。
遼東的形勢危急,也容不得孫承宗離開,所以這件事就擱置了下來。
明公 第九百二十六章 第一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