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明 第二十三章 計劃
這二人的決議讓李九州都有些愕然,在他的概念里,好像古人都很死板,而且愚忠,造反的事兒很難鼓動,可這會兒自己只是動了動嘴皮子,就真就把這倆人鼓動起來要造反了。
李自成也就不說了,造反是他該做的業務。
這老漢也這么沖?
其實啊,這就是李九州不曉得行情的緣故了,他怎么了解古人?是根據后世的影視作品了解,影視作品里的古人,可都是...達官顯貴啊!
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人是不會背叛自己的階級的。
當官兒的,首要保證的是自己的地位不變,明朝又不是漢朝,當官的是士大夫階層而不是門閥,他們能造個毛兒的反?他們能做的事情,就是出死力盤剝,一層一層的盤剝,既然不能變天,就做那條天底下最大的魚!
而能造反的武將們又受文官節制,再說明朝的武官之首藍玉,什么下場這些將軍們當真心里面沒點兒數?
所以說只要是人,只要屁股坐在那個地方上,他就要為了維護自己的階級地位出力、出死力、死出力!
縣令在古代叫父母官,可別說干點兒父母的事兒了。只要是不在當地下死力剝削就是好官兒,要是再能再為民出頭,又能實心做上幾件利國利民的好事,萬民就愛戴他了!
這不是把所有古代的官員都一桿子打死,就明朝末年這些當官兒的,全部槍斃有冤枉的,可隔一個殺一個還有漏網的!
有一句話叫,賊過如梳,兵過如篦!
在這種情況下,古代的老百姓當然不是吃干飯的,上到劉邦,中到朱元璋、李自成,最后到民國,這幫老百姓都過得不安生,活不下去就只能造反,殺幾個大戶還能多吃幾頓飽飯。
除了清朝的老百姓不提,其他朝代的老百姓都比較刁!
那可是說造反就造反。
造反起勢朝廷還得想辦法平叛,平不了就得招安,實在不行了,就只能換個皇帝老子。
這事兒劉邦干過,張角干過,唐朝末年也有人干,宋朝末年也有人干,后來朱元璋也干成了這么一票。
所以老百姓們也都明白:這事兒我也能干,只是自己幾斤幾兩,自己首先得掂量清楚。
目前來看,明朝末年能干成這事兒的,就是李自成的“獨角獸”生意。不敢說他是最厲害的,但確實他是最沖的。
李九州現在甚至有點小小的開心,因為他造反的隊伍里有李自成!起碼眾人走出這個山溝不是問題,歷史上的李自成禍禍了十好幾年呢!李自成起碼有本事讓他跟前的人吃好喝好。
所以說隊伍里有了李自成,就相當于有了一張托底的牌,剩下的奮斗,咱也不含糊!
老漢在天黑之前召集了全體村民,然后叫李九州上去合計合計這個計劃。
本來吧,出于尊重,李九州還準備解釋此番到底是為什么造反,要造什么樣的反。
大柱和二栓就不樂意了:“老叔(指代老漢)叫我們造反,我們就造反!別整這些嘰嘰歪歪的,直接說怎么個行情,怎么個章程就完事兒了!”
李九州在前面這個尬啊!哪里有這么生猛的一批人?這提腦袋干架的營生真就說干就干!倒是李自成看著大柱和二栓喜歡得緊!
李九州看著與兩個二愣子攀談的李自成就氣不打一處來,還真他娘的是臭味相投!
這個李九州啊,他是有短板的,或者說這個短板還很大!為啥呢?因為他是上班族,他不是將軍元帥之類的什么人物。
別說其他的,大學軍訓那會兒他算是行伍巔峰了,也就是個標兵,班長、排長、連長那是都沒當過,還指望他做這個帶頭人呢!
所以李九州心里明得跟鏡子似的,真要說怎么打,怎么造反,得要李自成出主意,然后自己配合著去改進,靠自己想,肯定露馬腳!
心里明白,就意思叫李自成上來先說說哪里好著手,畢竟自己人生地不熟的。
李自成也沒當是李九州沒本事,反而他還有些感激,畢竟本來是李九州的主場,這會兒人家讓自己說,那可是打了雞血上臺就開始比劃了。
這套章程啊,說實話,李九州好像就在歷史課本里見過,卻又不太一樣,很怪!
李自成吸收了李九州剛才的理論:叫為天下的老百姓,打下一個老白姓的國家。
至于什么叫老百姓的國家,李自成也不知道,緊接著,他就開始合計怎么打仗了。
李家寨是個好地方,鄉里鄉親的,好舉事!可是目前來說,還略微有一些難。
為什么呢?因為目前來說李家寨人的日子還算過得下去。這個造反,雖然說從古到今歷代不絕,可畢竟還是得要真的連草莖樹皮都沒個啃,大家才造反。
李自成又不是高達,光他一個可不行,光這一山溝人也不行。
聽李自成說著說著,村民安耐不住了,你這么說了一通,說白了就是現在造不上唄,那還扯什么蛋?
大柱二栓最是牛脾氣,站起來就要走。
李九州趕緊把鄉親們攔住,他算是看出來了,為啥大柱和二栓這么牛脾氣,因為這一村人都這樣啊!
吸收了李自成想法的李九州拋出了自己的計劃,也算是人有急智。
這個計劃啊,要分三步走。
首先,第一步就是等!等什么呢?等這黃土高坡上的人都吃不上飯,尤其是等安塞這個地方的村民,畢竟第一面闖旗是這兒打出來的!這可都是人手啊!
與此同時,村兒里要做好準備,我們要建立老百姓的國家,不是誰家的天下,是要徹底給變個天,沒些亮眼的東西可不成!陳勝王之舊事嘛,老生常談了。
說著李九州看了一眼火工,火工知會李九州一個明白的眼神兒。老漢看著兩人眉眼一走,有些高興,看來李九州說的槍,火工能有些辦法。
緊接著第二步,李九州把這一步叫做占領,占領哪里呢?就是腳下的黃土高坡。
他們明朝人不知道,這黃土高坡可是個寶地,除了吃不上飯,都是好東西。
如果說要建立一個老百姓的國家,首當其沖就是生產力的提高,說白了就是能開始煉鋼煉鐵,能夠步入工業革命,不然屁也沒有連歷史上的闖王都不如,還耽擱人家李自成的行程!
生產力不提高,人民當家做主是不可能的,永遠只能靠天吃飯,小農經濟。
而這一片光禿禿的黃土高原下面,煤炭、石油應有盡有,別說點開個工業革命的科技樹了,這下面的煤要是能全挖出來,夠把大明朝上上下下全部燒一遍都富裕。
所以,黃土高坡不可拋。但是具體選擇的地方卻是不能在長城內。
長城外面,是韃靼,兇悍難當,但現在不是崇禎十六年,現在是人家信王殿下剛上任的年頭!如果李九州的記憶沒有差池,長城內的黃土高原是榆林鎮,這個邊鎮為大明貢獻了240多個總兵、640多個守備。
這是真正的將鄉!榆林民風之彪悍,不光在大明朝,甚至中國歷史上都令人側目,東西1200余里、南北四百余里的轄區,出了明朝十分之一的總兵。
也就是說,明朝的總兵,每十個人里,就有一個出自榆林。
這要是放在共和國,一個大點兒的地級市,生生涌出了200多個少將以上軍官,這是不可想象地事情!
所以,剛開始就想在長城里面舉旗,那是徹頭徹尾的找死行為!
第三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就叫經營。
李九州的目標不是把這個天下打穿,他要讓天下人歸心,要讓天下人看一看還有另外的活法。最好是能效仿太祖,建立起自己的革命根據地,而后作為一個樣板,然后一點一點推廣出去。這事兒后來...卻是照虎畫了貓,一路上的風雨坎坷,讓當了十幾年內閣宰相的中年李九州,依然時長頭痛!
沒有太祖老人家的本事,還想學老人家的路線,要不是李九州好歹算有點能力,加上運氣爆棚,他三個月后就死掉了,不過這是后話。
現在的這個經營,過程中要盡量保持低調,盡量不大張旗鼓地與朝廷作對。
這樣一來,他們要面對的,最多是一些土豪劣紳、地方武裝,就算是韃靼的騎兵,在李九州的計算內也沒有大明榆林衛恐怖!
面對的只要不是朝廷的武裝,需要擔心的就不多了。個中區別還是很大的!
李九州心里也大概能有個譜,這朝廷在未來的幾年里,根本是管他們不上,歷史上闖王李自成率兵造反十余年,直至攻下北京,這期間闖旗遍走中原,卻只有洪承疇、孫傳庭算是有效阻擊了他們的步伐。
榆林鎮卻沒有擋住轄區內的反叛,為何?因為叛軍,就是從榆林殺出去的!李自成自己擰巴,生生埋了240多名總兵的肝腦涂地,這里邊還連帶了他的侄子和部屬。
雖說他的起義,是中國歷史上劃時代的農民起義。可李自成,的的確確曾經是個把總!造反這事兒不是不行,可他殺戮過重!
如果這時候李九州的隊伍能夠先按耐住聲勢...先鼓勁兒發展,等到榆林內的老百姓活不下去,等西安府、漢中府、鳳翔府的糧草徹底供應不上,等榆林自己內部開始破碎,轄區內叛軍遍地的時候。
受到的阻力就會非常的小!而且按照歷史來看,只需要幾年光景。
李九州說出這三步戰略的時候,村里人都靜悄悄,李自成臉上一臉的便秘。(該說的說了,不該說的沒說,除了老漢和他女兒之外,沒有人清楚李九州真正的身世。)
老漢也覺得不可行,這種造反的路數太憋屈!這嘰嘰歪歪造反不如直接死了算求!
李九州好說歹說,總算勸住,先按著不談,咱們細節再過商議。
大家商量的七嘴八舌,總歸還是老話,就是要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雖然半天人家也沒咋聽自己的,可能到現在這個程度,讓李九州也出奇的滿意。之前他就盤算大荒估計就是毛烏素沙漠,外面的世界他非常好奇!又因為實在怕死,他不敢出去。
現在好了,煽動了這幫人,雖然李自成給自己的感覺,實在是有點兒不太對,可起碼能他同意自己的開溜計劃。
穿越成這個慫樣兒,繼續待在本地肯定不行,沒個名分,就得來個曲線救國,現在本地的老祖宗們太兇猛,不能當出頭鳥!
在大明朝,名分這個東西至關重要,李九州知道這一點,卻不敢追求。因為自己肯定是連最基本的人情脈絡都摸不清。榆林衛能出如此多的總兵,是有本地風格在里面的。
李九州知道這些個總兵,肯定是有相互之間合作提拔的關系,但他還不透徹,榆林衛,加上南明,幾近三百年的歷史里,有過姜漢一家五世十總兵家族、甚至傅瑛一家三代四總兵、還有個猛人趙苛兩朝當了四鎮總兵,其余的三代總兵家族、父子總兵、兄弟總兵,如同過江之卿!
雖說軍陣里吃飯,最要緊的是軍功,可榆林衛總兵們這么緊密,這要是貿然去了各個縣城,反倒是弄巧成拙,這些個將門自己也插不進去,人家是親戚,自己算老幾?
不如離他們遠點,遠到足夠產生美。
直到自己能讓所有人感覺到神秘!那么加上合適的力量,神秘與強大一匯合。
妙啊,李九州內心陰險咕咕地笑。
執明 第二十三章 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