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騎砍 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
丹陽,運送馬良的舟船途徑這里。
田紀在此截住,登船探望馬良病情,見他此刻高燒不退,面容泛白,明顯枯瘦不似原先皮肉飽滿。
病入膏肓,這是馬良給他的直接感官。
“季常公?行事何必如此躁烈?”
田紀所問,馬良能清楚聽到,只是受限于身體機能,和各種炎癥帶來的幻聽、精神渙散,一時間停頓在那里,想組織語言,可又打心底不愿跟田紀交流,故沉默以對。
見狀,田紀搖頭哂笑不已,對照料馬良起居的軍醫說:“馬氏家室親眷得我書信后,自會啟程向北接應季常公。當好生照料,使季常公能與家眷會面。”
兩名軍醫施禮,簡單回答:“喏。”
田紀也不想多說話,將帶來的一條遼東人參交付軍醫應急,也就下船。
有太多的話想要跟馬良說,雖然很敬重馬良這樣壯烈的自我犧牲,可立場不同,他要說出來的也不是什么好話。
可看馬良現在的狀態,生怕言語激烈給活活罵死;甚至在船上說話太多,騷擾了馬良的正常休息……如果馬良沒撐到江都,那就是他的麻煩。
絕不能與馬良的死因沾染關系,哪怕是次要責任……只要沾染上了,自會有人拿這個做文章,擴大事端。
他站在丹陽碼頭望著一艘艘運船魚貫南下航入丹水口,心中因馬良憔悴面容泛起的漣漪也漸漸平息。
兩三年前繁盛的丹陽邑,如今衰退了十倍不止,人口規模、生產技術疊加在一起的繁華,已徹底不見了。
反經歷過麥城、丹陽從無到有漸漸興盛,再突然分崩離析的人,對江都朝廷普遍缺乏好感。
他在岸邊靜靜駐望,目光無神,思緒不在這里。
當后面一艘船經過時,田豫從他視線內與船只向下游漂流而過后,他才反應過來,扭頭向南去看舟船。
田豫就坐在甲板上,宛若一具木雕。
田紀見了,微微搖頭長嘆一聲:“馬季常行舉剛烈,田國讓焉有余地?”
他身后的李豐也是喟然長嘆,與田紀一樣替田豫感到惋惜。
廷尉卿是他爹李嚴,就馬良、田豫的這起案件,如何審判是李嚴拿主意,可真正決定馬良、田豫生死的是廷尉府外的各方交涉。
丞相肯在其他方面讓步的話,馬良可以奪官流放了事,這也成全了先帝以來不殺大臣的慣例;田豫的處置最少比馬良要輕一個量刑。
馬良如果誅族,那田豫就死定了;馬良本人斬首,田豫就是流放;馬良是流放,田豫就是除職。
所以田豫罪不至死,可現在已經死定了。
馬良不肯受辱,不肯讓丞相、朝廷的體面受辱;在萬般無奈之下,選擇了一種剛烈的死法。
馬良肯犧牲自己維護大局,那大局自會維護馬良;作為馬良的重要同僚,田豫的處境立馬就難過了。
從律令上來說,主要責任人馬良以一種令人同情的悲壯方式取死,那次要責任人田豫就要承擔更重的責任。
從道德上來說,馬良不堪受辱,為保全體面而死;那田豫你怎么好意思厚顏回江都?
田紀自己理解馬良,但不愿原諒馬良;田豫也應該會理解馬良,至于是否原諒馬良……別人猜不到。
田豫會怎么想?如果躲過一劫,今后的田豫又會是個什么立場?
田紀思索此事,只覺得后怕不已。
自己臨陣決機的素養絕對只是二流水準,比不上陸議,也比不上田豫。
樂觀估計,也就跟馬良類似。
可如今自己卻空有名將、宿將、悍將的名聲,可謂是名聞列國,為天下所知。
兩相對比,自己能成為天下皆知的名將,不是自己多了不起,是自己運氣好,身邊沒有坑。
頗有自知之明,再看看田豫如今的窘迫處境,怎么不令他感慨世事無常?
何止是田豫,這些年征戰沙場,多少敵國宿將、重將、名將被自己這些人砍翻在地。
不是這些人不行,也不是自己這些人太強,而是對方那些人里總有些本事不好,運氣也不好的人。
偏偏這種運氣不好、本事不好的人能被己方識別出來,針對性布置,才能一舉撕開敵人的防線,直接當場打死,一擊致命。
難道對面的主帥不知道那些人的缺點?
他們很清楚,可又不得不用;典型的如東征之戰時的張遼麾下王凌、令狐俊這對甥舅。
張遼上有魏國的朝政格局強行分配過來的王凌之流,下有農奴兵,這怎么打:吳國也是,上面有一個孫權,下面又是無法凝聚成一股繩的松散軍制。
再算上現在的馬良、田豫,怎么看,都有一種不好總結的規律在其中……外行干擾內行的現象太普遍了。
要考慮政治因素,所以軍隊里摻沙子就成了一種必然。
而己方正極力控制這種趨勢,自己是征北將軍,那就是個單純的將軍,不再兼任南陽郡守。
到目前為止,北府的將軍們依舊是將軍,戰時曾短暫接管地方,梳理干凈后就不再兼管地方政務。
唯一例外就是兼任關中都督的姜良,也只是名義兼任罷了。
己方的指揮結構,從來沒有被政治、人為因素干擾、破壞過。
唯一有機會破壞過的是孟達,田信處置辦法是讓他的兒子孟興接過軍權,把孟達摘出作戰序列。
后來先帝委派彭羕當護軍,田信又指派彭羕這個益州名士去搜集故事,編撰《北府戰紀》。
從始至終,統兵權、練兵權、指揮權都握在同一批人里,彼此熟悉、信任,這才有了種種神奇戰績。
能擊敗一個優秀將軍及其麾下精銳的,是遍布全身、形成防御缺口的同僚、友軍,以及糧秣后勤。
而這些缺點,皆系國家、廟堂平衡考慮……軍權也是要平衡的,哪怕會摔一跤,也要維持各方面的均衡。
均衡,就是穩定,追求穩定,是為了更好的生存,這應該就是政治。
均衡打破,就如高樓傾塌,整體不復存在。
為了整體存在,制衡各方就成了必然。
這意味著,魏軍從完成篡漢的那一刻開始,整體戰斗力就開始下滑,原因就在于制衡。
己方要避免魏軍的覆轍,那就要更穩妥的選擇時機。
田紀一瞬間的感悟,驅散了馬良、田豫事件帶來的陰霾。
心中殘存的那點急躁、迫切,也漸漸消退,整個人的氣度仿佛經歷了一場洗練。
馬良、田豫這樣的戰敗……一定要避免。
最好混一輩子,以絕世名將的身份下葬,蓋棺定論。
做一個欺世盜名的人,做一個名垂青史的人。
三國騎砍 第七百二十七章 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