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2 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取經
時間轉眼來到1995年的春節,原本熙熙攘攘的深圳街頭已經變得冷清了很多,作為一個以外地人為主的城市,很多人都已經回到家鄉過年,所以留在深圳本地的人并不多,但是依然年味兒十足。
從大年初三開始,段云開始對繼續留守在廠區工作加班的職工進行了慰問,每個員工都拿到了一份紅包,無論是一線職工還是領導,紅包的金額都是500元,僅僅一天的時間,段云就發出了整整四十多萬元金額的紅包。
其實現在天音集團在深圳的員工正在逐年減少,因為將低端產業環節進行大規模的外包,所以現在天音集團在深圳員工總數從90年代初最高峰的45000人,壓縮到了現如今的12000人,而且隨著產業的不斷升級和自動化的應用,員工的數量還會不斷減少。
另外在一線職工和技術人員的比例上,從早幾年的10:1,變成了如今的1:1,一半左右的員工都是技術人員和研發人員,總人數已經突破了6000人,其中3500人在深圳總部工作,另外的兩千多人則主要分布在上海,BJ和沈陽三個城市,由此形成了天音集團在國內的研發矩陣。
從研發人數規模上來看,天音集團這些年的技術人員數量并沒有出現大幅度增加的情況,主要原因就是在天音集團內部,由于各種考核和競爭機制不斷成熟完善,所以這些技術人員一直都在進行著殘酷的優勝劣汰,對于那些混日子,術能力不足,或者長期沒有出成果的團隊和個人,基本都會毫不留情地掃地出門,另外在招聘門檻兒上,集團公司也進行了大幅度的提升,不光要看學歷,還要看你所在專業的畢業成績,而且優先雇傭有經驗的技術人才,對于從其他公司跳槽而來的業務高手,還有額外的補償和獎勵。
另外在管理層方面,段云也一直在給公司“瘦身”,進行全方面的精兵簡政,這樣一方面可以減少開支,另外一方面也可以有助于各部門的靈活合作,大幅度的提高了工作率。
不過在公司管理方面,段云感覺還是存在很多的不足,相比于西方發達國家的跨國企業,天音集團還有很多學習的地方,另外就是段云本人他其實并非企業管理的專家,以前企業規模不到的時候,尚且可以用規章制度輔佐“人是人”方法,但是集團公司現如今到了這樣的規模,他必須要考慮另外一套管理方法。
說起師承國外的管理技術,段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任正非的華為,在前世的時候,任正非曾經40,40億元學費向IBM虔誠拜師學藝,整整耗時五年,這件事兒當時轟動了全國,也成為了華為登上世界通訊科技巔峰的關鍵因素。
說起華為學習IBM的事情,最早體驗是在1997年西方圣誕節的前一周,任正非近距離考察了修斯,朗訊和惠普三家世界級企業之后,將考察重點放在了IBM這家最具美國特色的企業山上,雖然圣誕節前夕美國各大企業都已經放假了,但IBM包括CEO郭士納在內的高層領導均照常上班,并真誠而系統的向任正非介紹了他們的管理內涵。
IBM作為一個街頭賣打孔機起家的小作坊,經過八十多年的艱苦奮斗,成為年度營收達900億美元的行業巨無,由于長期處于勝利狀態,機構臃腫,官僚主義盛行,以至于當個人電腦和網絡技術興起的時候,反應遲鈍的IBM沒能及時抓住轉型機遇,使其賴以生存的大型機市場遭到毀滅性打擊。
到了1992年的時候,IBM遭遇了有史以來最嚴禁的財政困難,銷售收入停止增長,利潤急劇下降,虧損高達160億美元,并瀕臨破產,被美國媒體痛心的描述為“一只腳已經邁進了墳墓”。
1993年初,首位IBM內部競爭的CEO郭士納臨危受命,表現了他認真研究分析了失敗的原因之后,以強硬的手段廢除了擁有龐大的“對人不對事”官僚體制,建立了以業績和流程標準為主導的決策機制,廢除了IBM已經僵化落伍的企業文化,建立了“以客戶為導向”企業文化,同時針對IBM技術強大但反應遲鈍的頑疾,CEO郭士納大膽的采用了集成產品開發的研發管理模式,從流程重整和產品重整兩個方面來縮短產品上市時間,并提高產品利潤,并最終使IBM完成了由技術驅動向市場驅動的商業模式的轉變。
現如今的IBM在付出了八十多億美元的行政費用并裁減了15萬員工的沉痛代價之后,已經開始起死回生,從今年年初開始,其股票市值增長了兩倍,去年一年的銷售額達到了420億美元,事實當于前西德股市的總和,郭詩娜重新創造了IBM的輝煌,并書寫現在企業的神話。
是目前天音集團面臨的情況和IBM改革前的情況有很多地方是一樣的,過去很多年,天銀集團對人才的渴求已達到求錢若渴的地步,而且在大學生比較金貴的八九十年代,只要有大學學歷,就能很輕松來到天音集團入職,并且享受很高的待遇,這種做法也確實快速增強了天音集團的整體研發實力。
但是當企業達到一定規模后,這種“唯學歷論”招聘模式已經出現落伍,隨著國內大學的不斷擴招,天音集團內部出現了很多“有學歷,無能力”的研發人員,而這段時期正是天音集團發展最為迅猛的幾年,盡管管理上出現了很多的問題,但是漂亮的公司財報做到了“一白遮百丑”的效果,利潤極大的掩蓋了公司內部管理的很多缺陷,對于這一點,段云已經有了非常清醒的認識。
當年任正飛在IBM總裁的介紹下,用了整整一天時間,從產品預言到項目管理,從生產流程到項目壽命終結的投資評審,IBM高層都做了極為詳細的介紹,為了強化任正非對IPd的認識,IBM副總裁送給他一本哈佛大學出版的關于研發管理的著作,后來他發現朗訊,惠普等美國著名企業也都是這樣的研發模式。
請:wap.shuquge
逆流1982 第二千一百零二章 取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