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君墨吩咐家丁把獵物帶回去,仔細清點,然后,他也準備回去的時候,發現外甥女王燕可從馬車里下來,女孩子雖然過來朝他行禮,但左君墨一眼看出王燕可不是很高興的樣子。
“燕兒是不是累了?”左君墨關心的問道,當初他把君蘭母女從杭州帶回來,王燕可才幾歲大,瘦弱不堪,在王家吃著剩飯剩菜,瘦弱得像一只小雞仔。
手臂上,腿上,甚至還有王家某些下人暗暗掐的痕跡,小丫頭當時生病發燒,摟著左君墨的脖子,喊他爹的場景,還歷歷在目。
讓左君墨在那一瞬間,都涌出一股想要生閨女的沖動。
也怪不得風棠兄弟那么寵溺他的閨女,連兒子都要靠邊,實在是,沒有哪個男人能抵擋小棉襖的誘惑。
所以這些年,左君墨幾乎是看著王燕可長大,長成知書識禮,溫婉嫻靜的少女。
在他心里,他早已把王燕可當做了自己的親閨女。
“舅舅,我不累呢,跟著哥哥姐姐他們一起狩獵,燕兒很高興。”
聽到左君墨的詢問,王燕可抬起頭,臉上露出甜甜的笑容。
“可我看你臉色不太好。”左君墨又問,難道是看到那些掙扎的受傷獵物,給嚇到了?
“啊?我臉色不好嗎?”王燕可下意識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臉,隨即又笑著說:“許是先前看到那些獵物的血,有點犯頭暈吧,我娘說我從小就暈血的,休息一會兒就好了。”
“嗯,那你就不要多看,趕緊回家休息去,你娘在你姑奶屋里。”
“好的舅舅,我這就回去。”
王燕可再次給左君墨行了個禮,帶著自己的丫鬟款款走遠。
左君墨望著王燕可走遠的背影,心下暗暗欣慰。女大十八變,丫頭出落得越來越水靈,她的婚事,他這個當舅舅的,一定要嚴格把關。
君蘭表妹這幾年一直在暗暗的,瞞著她的掌柜丈夫,給王燕可攢嫁妝。
其實,大可不必。
有他這個舅舅在,雖然是表舅,但是燕兒的嫁妝他早就準備在那了。
莊子外面的一條溪水邊,水不是很深,最深的地方大概淹到駱無憂的膝蓋。
但這水是真的好清澈啊,簡直就是透明的,水底下的五色鵝卵石,還有躲在在石頭中間的小魚,一目了然。
駱無憂洗著手,用手掌心捧了一捧水又洗了把臉。
順帶還喝了兩口。
“痛快!”
“無憂姐,溪水是冷的,少喝,肚子會痛。”
“沒事兒,我可不是那嬌滴滴的小姑娘,我經常喝的。”
“那…晴兒姑姑知道嗎?”
“嘻嘻,你說呢?”
“不知道?”
“這不廢話嘛,我娘要是知道,打死都不讓我喝的。”
“晴兒姑姑是為你好,女孩子家,還是盡量多喝熱水。”
看著左錦陵一本正經的樣子,駱無憂覺得他有點有趣。
“錦陵弟弟,你到底想表達什么呀?你該不會是想說,女孩子家每個月總有那么幾天,要忌口生冷,你是想表達這個嘛?”
左錦陵的臉刷地一下紅了,比溪水中的紅色小魚還要紅。
他目光都不敢去看駱無憂,垂下眸去,低聲說:“我看書上是這么說的…”
一只手掌拍在他腦袋上,抬起頭,對上駱無憂那張笑嘻嘻的臉。
“喂,我說你小子腦子里想啥呢?你秋天就要去考舉人啦,你看啥書不好,非得看婦人那塊的書,難不成將來你還想當個婦科郎中?”
左錦陵這回卻沒有尷尬,而是抬起頭跟駱無憂目光對視:“考舉人跟看些養生醫藥方面的書,不沖突的。”
“哦?這么有信心?行,那我秋天可就等你的好消息?”
“嗯!”
“如果你考上了,我給你獎勵。”
“什么獎勵?”
“你想要什么獎勵?”
“什么獎勵都可以嗎?”
“當然!只要我能給的出來的,如果你要我去摘天上的星星,那就給不出來了。”
左錦陵突然站起身,整個人目光明亮,精神振奮,如同打了雞血。
“一言為定,我一定會考中舉人,然后跟無憂姐姐你要一個獎勵。”
“哈哈,如果你考了第一名,獎勵翻倍!”
“不,我不需要翻倍,考了第一名,我也只要一個獎勵!”
“不錯,你小心不貪心,知道貪多嚼不爛。”駱無憂洗好了手和臉,也跟著站起身,朝左錦陵抬起手掌:“咱現在都長大了,拉鉤鉤上吊吊那是小團圓他們喜歡做的。”
“來,咱不拉勾,咱擊掌為盟!”
“好!”
“啪!”
兩人的手掌重重擊在一起。盟約正式生效。
駱無憂根本就沒有把這個擊掌盟約真正的放到心里去,因為在她看來,左錦陵參加秋天的鄉試,考中舉人那應該是輕而易舉。
但想要在偌大的長淮州奪冠,成為會元,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這種事,當年她大舅舅做到過,但大舅舅那是一般人嗎?
肯定不是啊!
當然了,駱無憂這么想,并非覺得左錦陵不如大舅舅,而是因為大舅舅他從小到大,除了念書就是念書。
聽嘎婆和娘他們說,大舅舅在念書的最關鍵那幾年,是真正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
再觀錦陵,念書,只是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還習武,君墨舅舅為他請了好幾個師傅教他武術。
除此外,君墨舅舅還將墨家一門的絕學傳給了錦陵,經商那塊,君墨舅舅也是將錦陵帶在身邊,言傳身教。
所以同樣的時間,大舅舅全部拿來念書,而錦陵卻要分作好幾份,學習各種東西。
拼念書,他怎么可能拼得過大舅舅?
所以拿下會元是不可能的了,頂多就是考中舉人,但考中舉人,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
駱無憂沒有察覺到的是,當他們倆從擊掌為盟的那一刻開始,命運的齒輪已經開始了它的轉動,她已經一步步,踏入了某個狐貍男精心挖的坑。
從溪邊到莊子里的左家大院,有將近一里路,兩人沒有再騎馬,而是牽著馬并肩而行,聊聊笑笑。
一路上遇到不少從莊子里進進出出的村民,大家看到左錦陵這個少莊主,都要停下來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