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八年 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
微山島坐落在微山湖中部偏東的位置,面積不算太大,但因為處在一望無際的微山湖中,所以自然條件十分良好,是個適宜生存居住的所在。
微更新快山島原本是山而并非島,后黃河屢屢決口泛濫南遷,侵奪泗河由淮入海,使泗河宣泄不暢,淤塞積水,使得這座山峰下潴成湖沼,才形成了今日的微山島。
島上原本有幾十戶人家、百十口人,這些人家靠著開墾的幾百畝荒地打一些口糧,養上一些雞鴨禽類,再從湖中撈取魚鱉蝦蟹、采摘一些蓮蓬蓮藕后劃船去到數里外的夏鎮上,換取日用的油鹽醬醋以及針頭線腦等日用品為生。日子雖過的不算富裕,但至少能夠吃得上飯,遠離陸地也更加的安全。
微山島屬于濟寧州微山縣管轄,由于島上人口稀少,田地不多,縣衙便在島上選了人口最多的一家做了里長,每年上繳個幾錢銀子就算收了賦稅,平時幾乎沒有官府的人前來騷擾,因此島上的住戶日子過得倒也安祥。
但這種安靜祥和的氛圍在崇禎九年下半年被徹底打破了。
先是工部派遣了上百名大小官員吏目書辦來到濟寧州,觀測規劃開墾荒地以及人口村落的整個布局,隨之而來的是皇莊成立最早的那批打井隊開始探查水源,尋找合適的地方打制供災民飲用的水井。
而接到朝廷指令的濟寧州以及各縣的官府,在大批錦衣衛以及巡查御史的監督和督促下,從當地雇請了大量的青壯勞力,在工部都水司、營繕司官吏的指導下開始建造房舍、修建道路、挖埋明溝暗渠,打造出大批村莊的雛形。
在查閱了當地官府保存的水文資料、走訪村莊老農、現場勘查歷年雨季大水淹過的痕跡后,工部官員才會決定在何處修建村莊,以免被每年雨季帶來的大水浸泡沖毀。
按照圣旨,從漕運陸續截留的兩百萬石糧米以及大量的食鹽,被從漕船上轉運到濟寧州運河沿岸的數個大型水次倉中,然后等到星羅棋布的小倉房建成后再轉運過去,以供災民們食用。
緊接著,大量的熟石灰、木材、石材、茅草等各種建筑材料,從本地或者大運河的船上被運送到了建設中的村莊,用于修建房屋和倉房。這股基建狂潮也帶動了當地以及附近州府的相關產業的大繁榮,上至擁有各種資源的士紳,下至船夫、腳夫、大車行、青壯勞力,無數人成了這次大規模投資的受益者。
原因很簡單,朱由檢從帑中先后拿出了兩百萬輛白銀投入到了這次大采購中。所有物資的采購全部用現銀結算,戶部派出的官吏在事涉當地官府戶房吏員的配合下做出預算,然后采用貨到付款的方式與售賣方現場結算銀錢,這種巨大的投資也帶動了相關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直接和間接的增加了百姓們的收入。
而濟寧州各縣雇傭的勞力,也是按照人頭日結工錢,在錦衣衛的嚴格監督下當日發放銀兩銅錢。
這時候的人們還沒有學會在勞作中偷奸耍滑,在現銀結算工錢、每日管兩頓飯的雙重刺激下,所有工程的進度都進展迅速,數十上百處村莊在兩個月的時間內便已初俱形態。
這些供災民居住的屋舍都是以黃泥土坯為材料建造的,對于饑寒交迫的災民來講,能有個遮風擋雨的住處已經是邀天之幸了,哪里還嫌棄是不是木屋硬石建造的住所。
為了提高官府職官吏員用心做事的積極性,朱由檢也是拿出了巨額賞銀來鼓勵和獎勵他們。所有參與這項浩大工程的官吏,按照等級每月領取相應的補貼,勤勉職事的官吏還會得到另外的獎賞,而這項銀錢的發放直到所有災民都得到妥善安置為止。
既有錦衣衛和御史的雙重監督,又有大量補貼的誘惑,向來懶散傲慢、辦事拖沓的官吏們迸發出了巨大的辦差熱情,幾乎所有人都情緒高漲的投入到了繁雜瑣碎的差事當中,很多人的心性也因此發生了巨大的改變。
不管是濟寧州和下轄的各縣,還是兗州府的士紳們,也從這次大工程中受益良多。
各種海量物資的采購,戶部及工部官吏都采取了就近優先的舉措,直接下單給士紳們設在城中的各種商鋪,而后還以高于市價的價格將士紳家中存儲的糧食幾乎購買一空。這次糧食采購受益最大的便是設在兗州府的魯王府。
戶部官吏以每石五錢銀子的價格,從魯王府采購了近三十萬石糧食,魯王府一下子就凈賺十幾萬兩白銀。
因為這些糧食都是王府的佃農上繳的租賦,所以幾乎沒有成本。
隨著簡陋的基礎設施即將修建完畢,大批的北境災民以縣為單位來到了濟寧州,隨同而來的還有災區當地的官府吏員衙役。
就在絕大多數災民們還在城鎮附近扎下窩棚等待安置的時候,成百上千的青壯在官吏們的看護下分成數隊,趁著秋風乍起,荒草樹木逐漸枯萎的時候,數十處火點被引燃。熊熊燃燒的大火借著風勢肆虐著南四湖周邊的無人區,幾丈高的火苗日夜不熄,將夜晚的天空照的亮如白晝一般。
等到大火被一場連綿數日的秋雨澆滅之后,沒等老天徹底放晴,也沒等地面徹底干透,無數衣衫襤褸的男女青壯,肩扛手提著鐵锨鋤頭柳筐簸箕等各種農具,邁入被大火燒的焦黑一片的荒地、洼地,玩命一樣的開起荒來。
這場大開荒波及范圍是如此的廣泛,南四湖周邊的數個州縣全部被囊括在內,只要是在南四湖及周邊的河流能灌溉到的荒地都被人群所覆蓋,原先荒無人煙的原野中到處都是災民。這些災民都是以原屬縣鄉為單位,在原先屬地官吏的組織和帶領下進行勞作的,這種做法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由于人多而產生的混亂狀況。
微山島也在這次的大開發之列,原有小村落的周邊,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便蓋起了上千棟土坯茅草屋,幾座以石頭為基的小型糧倉也修建完畢,村中的兩條小路也被擴寬和延伸。
隨著房屋的建成,在官府的安排和組織下,前前后后有五百余戶、兩千余口人家遷入了島上,安靜的微山島上頓時充滿了人氣和活力,但同時也讓那幾十戶原住民感到了極大的不適應。
隨著新遷災民開始開荒拓地,一片片的荒原樹林很快變成了能產糧食的良田,官府不斷地將各種物資運送到了島上,一架架水車也陸續豎立起來,災民們沒日沒夜的修建著通往田地的水渠,持續數年干旱的陰影下,這些災民們充滿了對水的渴望和期盼。
南四湖周邊村莊的建設以及荒地的開墾,在冬日第一場雪到來之前終于暫告一段落,原先的荒原已變成了連片的田地,大量的熟石灰被撒播到了翻出的泥土中,用以殺滅田地里的各種危害莊稼生長的蟲卵,這些田地經過一冬天的晾曬后,來年開春就能種植莊稼了。
崇禎九年就這樣在災民們對來年有個好收成的期盼下走了過去。
崇禎八年 第三百一十三章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