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國的崛起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
大同城南,桑干河河邊的新軍衛軍營,在五月初五的下午變得熱鬧起來。原因嘛,自然是大批的新兵進入到軍營中。
后勤部門已經忙的跳腳:安排營地,發軍服,腰牌,登記造冊等等。林文寧指揮著手下的軍法官、文吏們連軸轉。
大營門口,張昭看著亂糟糟、嘈雜的新兵們,臉上的笑容難掩。半個月的時間,就招募到一個團的新兵。證明這種征兵方式是行之有效的。
那么,在抵達榆林后,他肯定還能再招募到一個團的新兵。三千多人的隊伍,一個老兵團,兩個團的新兵,這樣進入到三邊的戰場后,他心里就有底!
張昭扭頭對陳康道:“哦?什么好消息。”
陳康這大半個月在外面奔波,看起來更加的消瘦、黝黑,走到營門口的新兵中,喊出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帶到張昭面前,“他叫林同(第二卷末尾出現過)。渾源州人。去年十二月初,火篩部入侵大同,南掠百余里,將他村里的人屠殺一空。
他憤然去參軍。但是大同這里半年都沒有仗打。大同巡撫正奉命修筑邊墻,他在路上遇到我們,便跟著過來。他在少年時在山里打獵為生,是一名非常優秀的斥候。”
張昭看著眼前的青年,身材壯實,穿著破破爛爛的軍服,短眉毛,表情很平靜,只有眼睛中藏著無盡的悲傷和怒火。張昭問道:“你為何要參加新軍衛?”
林同平靜的看著張昭,這名年輕的書生,看起來像營中的大官,但這和他有什么關系?他賤命一條。皇帝站在他面前,他都不怕。道:“殺韃子,給我爹娘復仇。我要把火篩的人頭拿來祭奠我們村子的人。大同這里的大官不敢打韃子。陳老弟說你們新軍衛去陜西殺韃子,所以我就來了。”
張昭聲音微微低沉的道:“好!等滅了火篩部,我允許你把他的人頭帶走。”
他從這青年的話語中聽出了仇恨。血海深仇!他感同身受。恥辱啊!這是明朝的恥辱!
林同回到新兵的隊伍中,等著排隊。
張昭拍拍陳康的肩膀,“伯寧,做的不錯。”一個優秀的斥候帶來的欣喜,被林同的經歷沖散不少。
他現在希望快點抵達榆林鎮,血債唯有血償!
招募新兵的工作,至此就算告一個段落。方法對路,接下來只需要認真執行就好。
而張昭所擔憂的斥候問題。有一批騎兵到位,還有一個優秀的斥候加入。再加上有騎兵經驗的百戶韓瓚。大致上把架構搭起來。
這些問題都解決。剩下的就是如何在行軍途中訓練新兵的問題。
張昭按照吳臣的建議,將新兵團留下來整訓。各征兵小隊自然抽調半數的人作為各級軍官和老兵充實到新兵團中。由吳臣帶著他麾下的模范排做教官。
張昭則是率新軍衛的主力和后軍一起前往寧武關和保國公朱暉的大軍匯合。
在朔州和寧武關,張昭匯合了許澴偉、李逍遙、方貫等人。方貫給了他一個驚喜,招募到200余人。方貫衙役出身,混跡在底層,硬憑著一張嘴,招募到一批新兵。
按照明軍的規矩,招募新兵,要給安家銀三兩。方貫帶著的一個班,手里根本沒有那么多銀子。他純粹靠忽悠,把鄉中的青壯拉來。當然,這筆銀子新軍衛會補上。
再加上許澴偉帶回來的80人,正好將空余的兵額補上。在大帳中軍議時都督張安的發難,張昭毫不客氣的將其堵回去。
新軍衛可以自行募兵是兵部給權力。他帶一千余人士卒在指定時間內抵達寧武關,如何算逾期?
這邊張昭和張安理論時,滯留在大同鎮南桑水河畔的新兵團早就開始整訓。
騎兵連百戶韓瓚作為新人,亦留下來參加整訓。新軍衛獨特的一面,在他面前展開。
首先,新軍入伍第一天是吃紅燒肉。管后勤的林文寧在新兵團這里留了一個小隊、炊事班。正宗的紅燒肉,吃得不久前還在家種地過年都難得吃肉的新兵們滿足無比。
但是,接下來的上課時間,教的是《簡明軍律十八條》。那一條條的“斬”人的軍律,讓一幫新兵蛋子老老實實。而他這個老兵油子,一樣心弦緊繃。
他娘的,連賭錢、找女人都要管啊!他這是第二次軍法官講,但還是覺得滿腹惱騷。
第二,識字。
新軍衛的隊列訓練聞名京師。但這識字,確實是他從未見過的。該問國朝那支軍隊里會叫小兵認字的?根本就沒有!
而新軍衛這里,認字多的,被視作是一種榮耀,有獎勵。新軍衛并不要求士卒們能讀得懂儒家經典,但是常用字卻要求會寫,士卒們的畢業要求是至少能自己給家里寫封八百字的家信。
小旗、總旗、百戶等將校的要求則更高。要求寫軍情匯報。不必用很華麗的辭藻,但得把情況說清楚。這需要常用一千多漢字。
韓瓚學的是頭大。因為,他是百戶。不想被降職,那就得認真學。每天晚上,他都對這新軍衛里有張昭親手編寫的教材聯系。
第三,軍法官體系。
新軍衛的軍法官在每個連隊中都有。專門盯著士卒的思想工作。士卒的功勞、過錯都是由他記錄在案。力求不出錯。
韓瓚是覺得非常奇怪。因為,通常情況軍中的文吏很容易被收買的。這導致底層的士卒很難出頭,功勞經常被冒領。升職的都是那些有跟腳的將校。
新軍衛這里的職務似乎是憑著本事來升。
第四,開討論會。
隔幾天,新軍衛的各排各班都會在晚上睡覺前開討論會。這沒什么出奇的。就當時兄弟們閑扯蛋唄。但是這內容有時候很高端。
譬如,韓瓚在拔營前的參加的一次討論會中,討論題目是:小王子、火篩諸部連結十萬人,如何大破之?這不應該是在中軍大帳中討論的嗎?
這種集思廣益的手段,往往還真有些好點子出來。然后,會被下發到全軍學習。
六月初,在大同整訓一個半月的新兵團開始拔營,全力以赴,向前追趕新軍衛的主力。
此時,張昭正跟著保國公朱暉的大軍,從太原鎮(寧武關)緩慢的抵達榆林鎮。500里的行程,大軍硬是走了近一個月。按照每天40里的正常行軍速度,最多半個月就該到的。
保國公朱暉在接近戰場后,終于開始拖延行軍,以求避戰。
怎么避戰?很簡單,等蒙古人搶掠夠了,他們不就會返回河套嗎?拖時間就好。
明帝國的崛起 第一百八十四章 新兵團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