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探花郎 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
劉安沒裝,也沒有演戲。
受命于天傳國玉璽對于華夏來說,就是至尊之寶,與其等值的只九鼎與傳說中的軒轅劍。
劉安繼續說道:
“印上寫有: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代表上天賜予人間皇位,也是始皇帝賜予人間的。而始皇帝就是天神下凡。在始皇帝座下有一人叫徐福,是他帶給倭島知識、耕種、以及秩序,他是受始皇帝之命而來。”
阿蘇秀聽的有點癡了。
天神下凡的皇帝,偉大的始皇帝。
“你們倭島之前有一個巫女叫卑彌呼。”
“聽過,聽過。”
“徐福幫助她生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你們倭人的神武大王。但他沒有得到上天的認證,所以在一百多年之后,你們倭王不斷的派使者前往中原尋求上蒼的認證。終于,在一百多年的辛苦之下,見到了當時掌握著至尊印的大漢皇帝。大漢皇帝賜了你們倭王一枚印,這枚金印上寫著:漢委奴國王金印。”
“你現在懂了嗎?”
“懂了,拿到這位金印,我阿蘇家就是名正言順的大將軍府。”
劉安松了一口氣,這編故事也挺辛苦的。
劉安在阿蘇秀的頭頂輕輕的摸了兩下:“你認為,那些偽逆者會甘心嗎?”
“不會。”
“所以。”
“殺光他們。”
“對了,然后要真正愿意追隨天賜王印,信奉偉大始皇帝的人來跟隨你。而你有著別人沒有優勢,你有靈隱寺。”
阿蘇秀用力的猛點頭:“我會頃盡家產修一座寺廟用來供奉神僧。”
“不用,錢是小事,我為你建。這是我的一點小心意,別為錢在意。傍晚的時候我會親自去見靈隱寺的高僧,修寺的事情你完全不用操心,一切有我。”
阿蘇秀一伏到底:“謝過主君。”
劉安這才對兩名女護衛說道:“告訴大娘子,等會阿蘇家主會去參加大娘子辦的小宴。”
“是!”
其中一名女護衛鐵鶯退了出去。
而后劉安才說道:“休息一下,更衣,準備參加宴會。”
“是,主君。”
阿蘇秀也退下了。
劉安拿直茶碗喝了一口茶,心里想著怎么把這個故事編的再完美一點。
話說后園,潘秭靈處。
今天的情況有點特殊,潘秭靈請了一個朋友來參加宴會。
當時出海的時候潘秭靈就很糾結,帶上還是不帶上,最終潘秭靈還是選擇帶上,因為這個人擁有三百名最頂尖的女騎軍,是能夠真正上戰場的女騎軍。
不是樣子貨,是真刀真槍能打能殺的狠角色。
為了自己的安全,潘秭靈把她帶上了,潘秭靈不是那種事事都指望著劉安的女子。
楊延瑛。
若說潘秭靈有手撕街痞的實力,楊延瑛曾經把潘袞打的滿地打牙,你說強不強。
楊延瑛的作人準則就是:只要男子做得到,女子也一定能做到。
收買楊延瑛不要太容易。
潘秭靈給了一套李清蓮沒出印的詩詞,然后讓咸平鐵坊給楊延瑛打造了一身輕鋼甲,外加一對柳葉精鋼刀。原本對出海就有興趣楊延瑛立即跟著潘秭靈就一起出海了,當然也把母親幫訓練的三百女騎軍都給帶上。
鐵鶯過來,向潘秭靈匯報。
倭阿蘇家主要來參加家宴。
潘秭靈問道:“主君和她在書房說了什么?”
鐵鶯一字不差的把劉安說的話全講了。
潘秭靈心說果然如此,自己家夫君從來不干賠本買賣,在倭島投資這么大圖什么。現在搞清楚了,劉安要整個倭島。
此時,劉安就開始扶持自己在倭島的勢力。
自己的夫君果真高明。
事實上,潘秭靈并不知道,劉安這一招其實是跟倭人學的。后世倭人占領高麗三十五年,在倭人戰敗全面投降之后,高麗人不是開心,而是悲傷。他們無比悲傷,和自己戰敗,親人戰死一樣的悲傷。
這就是倭人對高麗全面倭式教育的結果。
然后,還有一些不要臉的,比如大夷州的某些人。
現在,劉安的作法只不過是以倭人之道還倭人之身罷了。
坐在潘秭靈身旁的楊延瑛突然開口說道:“六姑娘,你家安哥兒怕是滅倭之心。我從船上到碼頭的時候就聞到這里有股子不尋常的味道。我見到碼頭上的上至掌柜,下到伙計都象股子使不完的力氣,原以為商人圖利,這里有巨利。”
潘秭靈很冷靜:“現在呢?”
“依然是巨利,卻不是商賈之利,而是疆土之利。商人們在為你家安哥兒開疆擴土。”
潘秭靈臉色一變,聲音也變的嚴肅:“你信不信,我讓你回不了汴梁。”
“信。”楊延瑛一點也不緊張:“但你不會,因為你有用得到我的必要,你家安哥兒有扔到我楊家的必須。”
潘秭靈伸出兩根手指:“你幫我,我也幫你。”
“怎么幫?”
“我家安哥兒要回汴梁,似乎是西北又出事了。而我要留在這里幾個月,為什么不一起回去,不是因為這里沒定,而是我在汴梁待的久了,想出來見識一下天地。”
潘秭靈說完楊延瑛心說,我信你個鬼。
你是不敢待在汴梁,你家安哥兒作的事一但鬧開了,你潘秭靈就是人質。
不過,面子是不能撕破的。
潘秭靈說道:“我保你家大哥兒封伯,讓你掙十萬貫的嫁妝,如何?”
“成交。”楊延瑛沒有一點猶豫。
她懂,四大武勛已經聯手,自己的母親已經作出選擇,否則就沒有夏州的血殺之夜那檔子事了。
她現在憑白得好處,為什么不要。
“你要我干什么?”
“把阿蘇秀收拾的服帖了。讓她明白,這倭島誰說了算。我讓她是這里的女王她才是,她一定要搞清這一點,別以為能給我家安哥兒暖個床就能上臉。”
潘秭靈說完,一株一尺五寸高的血珊瑚,二十八張紫貂皮就有婢女放在楊延瑛面前。
二十八張這個數是有講究的。
一件長袍標準用料是二十六張,加一張是圍脖,再加一張是帽子。多余的料還能制作一個暖手圈。
“謝六姐,那九妹就收下了。”
宋朝探花郎 第三零四節 這故事講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