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之巔峰召喚 第2529章:司馬懿與孫仲謀
第2529章:司馬懿與孫仲謀
司馬懿在逃出洛陽后就投靠了李唐,因為唯有在李世民的身上,才能讓他看到些許報仇的希望,結果第一次關中大戰卻以李唐的慘敗而收場。
為了保住剩余的關中之地,李世民不得不向自去王位、割地賠款、并且還大秦稱臣納貢。
秦唐所簽訂了《洛陽條約》,其中之一就是交出司馬家的叛徒,也就是司馬懿。
得知了條款的內容后,司馬懿整個人都絕望了,顯然不認為李世民會保他,畢竟當時的李唐并不缺人才,他對于李唐的作用遠沒有那么大。
可之后的所發生的事卻再次超出司馬懿的預料之外。
李世民表面上雖答應了大秦的交人要求,可暗地里卻陽奉陰違,偷偷布局放任,并保護司馬懿逃出了關中。
司馬懿深知李世民此舉的風險有多大,極有可能惹惱大秦,從而撕毀剛剛簽訂的和平條約。
可就算如此,李世民也還是了放走了他,這才是讓司馬懿最感動的地方。
李世民冒著和大秦翻臉的風險放走司馬懿呢?原因有三:
一是司馬懿自身的能力確實非凡,留他在暗處活動的話,必定能夠大秦造成一定的麻煩;
二是作為洛陽政變的策劃者,司馬懿除了反秦這一條路之外,早已沒有其他路可走了;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當時和談已成定局,兩國都不想在繼續打下去,所以一個司馬懿根本不可能改變大勢。
正是因為這三點,李世民才愿意為司馬懿賭上一把,而結果也顯而易見,大秦并未因為一個司馬懿就撕毀條約。
在司馬懿無家可歸時,是李世民收留了司馬懿。
在司馬懿最絕望之際,也是李世民扛住大秦的威脅,偷偷放走了司馬懿。
對于司馬懿,李世民真的算是仁至義盡了,可是司馬懿又是怎么回報李世民的呢?
他把李世民給坑慘了。
第二次關中大戰,李唐敗的這么慘,這么快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內部人心不齊而導致的。
而造成李唐內部人心不齊的罪魁禍首,就是以雨化田、李斯為首的眾人在暗處活動,幫助大秦分化瓦解李唐的抵抗之心。
沒有雨化田分化瓦加李唐內部,又豈會有那么多人倒向大秦?
可雨化田是誰帶到李唐的?
司馬懿。
雨化田在洛陽政變中救了司馬懿一命,而李世民也是因為司馬懿的緣故,才會對雨化田如此的信任。
所以,長安淪陷,李世民戰死,主要責任雖不在司馬懿身上,但他也絕對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長安淪陷后,得知雨化田竟是大秦的人,這讓司馬懿憤怒的同時又后怕不已。
畢竟他可從未懷疑過雨化田,而對方若是想殺他的話,可是有著很多次機會。
對于被自己把坑了的恩人李世民,司馬懿心中也是萬分虧欠,但逝者已逝,他能做的也只有堅定自己的反秦決定,這也是他唯一不辜負李世民對他的期望的方式。
在不良人的保護下,司馬懿逃出關中后,最終選擇了投靠楚王劉秀。
原因無他,劉秀是目前所有諸侯中,反秦意志最為堅定的那個,并且還沒有被秦國給打垮。
但凡徹底得罪了大秦的諸侯,都會遭到大秦的雷霆報復。
李世民得罪了大秦,趁著秦軍主力征戰河北,悍然發動了司州大戰。
李世民這一下無疑打疼了大秦,所以等大秦反應過來之后,一戰就把李唐給打垮了,最終李唐慘遭三國瓜分而被滅國。
劉季也得罪了大秦,結果北伐大軍近乎全滅,自己也身受重傷,而后被劉裕雖取代,連妻子兒子都成了別人的。
由此就可以看出,大秦對于反秦勢力,一向都是能滅就滅,不能滅則持續不斷的打壓,而這樣的態度無疑極大震懾了各路諸侯。
這也是為何如今天下局勢,都已經逐漸趨于明朗,卻還是有不少勢力,不敢徹底反秦的主要原因。
一是沒有做好和大秦徹底翻臉的準備;
二則是害怕翻臉后遭到大秦的報復。
有李世民和劉季的先例在前,其余諸侯就算有心反秦,可一想到李劉兩人的凄慘下山,心中自然不免會感到敬畏和害怕,結果就是一拖再拖,直到現在也不敢和大秦徹底翻臉。
可在那么多反秦勢力之后,卻有一國極為特殊,那就是楚國。
楚國從頭到尾都是反秦勢力,早在劉表時期就和大秦結仇,之后的劉秀也是一反到底,從不放過任何針對大秦的機會。
大秦也將劉秀視為眼中釘肉中刺,針對劉秀和楚國的打壓更是從來都沒斷過。
可結果呢?從最初的南郡一郡,到荊南四郡,再到交州七郡,雄踞荊楚。
大秦越打壓,劉秀反而越強了。
楚國成了天下所有勢力之中,唯一一個在大秦的打壓下,不斷沒有衰敗,反而還成長起來的勢力。
雖說楚國能夠存續至今,這主要歸功于大秦先被后南的方針。
大秦也從未集中力量來對付楚國,只有荊北一地在對付楚國,這才給了楚國喘息發展的機會。
可先后鎮守荊州的秦瓊、岳飛、薛禮三將,也都是聞名于天下的名將。
在這三大名將的打壓下,劉秀還能發展壯大起來,并且守住江陵,足可見其能力和運勢,以及楚國的強大和韌性。
也正是因為如此,司馬懿才選擇了劉秀。
在他看來,除了已經隕落的李世民之外,也只剩下劉秀能和嬴昊對抗了。
至于蜀國的劉裕,雖說在內斗中取得了最后勝利,接管了蜀國的軍政大權,可內部畢竟留有隱患,依舊有很多人面服心不服。
所以,在司馬懿的心中,靠政變奪權的劉裕,自然比不上劉秀這種靠自己逐步發展起來的君王。
既然決定投靠劉秀,司馬懿也要為楚國的未來謀劃。
楚國東面是死敵吳國,北面是宿敵秦國,西面是盟友蜀國,南方則是未經開發的暹羅蠻荒地區。
除了形同雞肋的暹羅之外,楚國唯一可以擴張的方向,只有吞并東面的吳國。
司馬懿思前想后發現楚國吞并吳國的障礙有三:
一,吳楚兩國實力相當。
楚國就算比吳國強,也強不了太多,根本做不到在短期內吞并吳國。
二,吳國的猛將雖不多,卻擁有百戰百勝的名帥孫武。
楚國包括劉秀在內的所有將領,基本都敗在了孫武之手。
楚國根本就沒有能夠擊敗,甚至是匹敵孫武的名將,只要孫武這個威脅不解決,楚軍連吳軍都無法擊敗,就更別說是吞并吳國。
三,秦吳兩國乃是盟友,秦國對楚國忌憚太重,絕不會坐視楚國吞并吳國。
楚國一旦對吳國發起滅國之戰,就必要在短期內取勝,否則的話就會讓秦國漁翁得利。
楚國的這三大難題,無論哪一個都不好解決,就更別說是三個一起了。
司馬懿思考了許久,也只想到了和大秦對付李唐同樣策略,那就是從內部分化瓦解吳國,這也是楚國唯一能夠戰勝吳國的方式。
不過楚國對吳國實施分化瓦解的難度,肯定要比秦國對唐國實施的難度大得多。
大秦能夠成功從內部分化瓦解李唐,是因為大秦比李唐強太多了,李唐幾乎沒有獲勝的希望,內部才會如此的不團結。
但楚吳不一樣,兩國國力相差不大,吳國內部又極為團結,楚國想從內部分化瓦解吳國,幾乎就是件不可能的事。
司馬懿一開始也覺得不可能,可在他歸順楚國,并對吳國的情報有了進一步的了解后,才發現吳國并非無懈可擊,而唯一的破綻是繼承人的問題。
在司馬懿看來,吳國的繼承人問題,是最不應該存在的,可是它偏偏就是存在,而且還有愈演愈烈的趨勢。
吳王孫堅年邁體衰,長子孫策的統兵之能雖強,可在政績方面只能說是一般。
至于二公子孫權,統兵之能平庸,打仗更是屢戰屢敗,可政務能力卻是極強。
孫權擔任豫章太守期間,豫章大治,從江東最窮的一郡,一躍成為僅次于丹陽,吳國第二富裕的一郡。
除此之外,孫權更是直接指出了豫章郡在區域劃分方面的不合理,并將其分割成了:豫章、彭澤郡、鄱陽三個郡。
自此,豫章郡一分為三。
分割之后的豫章三郡,發展速度不但沒有變慢,反而因行政細化,以及資源整合,發展速度比之前更快了;
正是因為有著治理豫章的杰出政績,孫權才敢和大哥孫策競爭,覬覦本不該屬于他的吳王之位的,卻沒想一場大敗將他直接打回起點。
倭寇入侵東南沿海,孫權慘敗,再加上主力都在和楚軍對峙,吳國國內兵力空虛,繼而引發了連鎖發應,造成國內山越齊齊反叛,差點把整個吳國都給掀翻了。
雖說倭寇和山越的問題,后來都被孫策和孫武先后解決了,并且還給吳國增添了大量的人口,算是壞事變好事。
可這件事終究是孫權惹出來的,僅憑這一點,他就失去了和孫策競爭的資格。
孫堅自然也知道這點,于是他將孫權調離了豫章,前往會稽郡擔任太守。
會稽郡就是后世的浙江福建兩省,同樣也是吳國面積最大的一個郡,但因地廣人稀,而且山地眾多,所以并不算富裕。
豫章大治之后,江東倒數第二的會稽郡,自然也就掉落到了倒數第一。
孫堅將孫權從豫章調去會稽,就是為了徹底斷了孫權的念想,卻沒想到再次因司馬懿而弄巧成拙了。
好不容易發現了吳國的破綻,司馬懿自然要深挖下去,于是他主動向劉秀請命,化名為鐘達,潛伏到了孫權的身邊,開啟了從內部分化瓦解吳國的計劃。
司馬懿之所以會選擇從孫權入手,除了孫權是唯一能威脅到孫策的人之外,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孫權的政治觀念。
豫章郡經歷了無數太守,可為何獨獨孫權一治理,豫章就迎來了大治呢?
司馬懿發現,除了孫權自身的能力之外,另一大原因就是世家的支持。
孫堅和孫策對于江東世家態度,從來都是利用和壓制,而且用完就扔,對世家苛刻至極。
當然,這也是大勢所趨,畢竟天下各路諸侯,除了李唐之外,就沒有一家不打壓世家,而明國境內更是都已經世家的存在了。
誰讓世家掌握了那么多的資源呢。
匹夫無罪,懷璧其罪。
(本章完)
請:wap.xshuquge.net
三國之巔峰召喚 第2529章:司馬懿與孫仲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