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界看來,吳浩現在是一名非常優秀的企業家,掌管這浩宇科技這個全球文明的科技巨頭,是億萬富豪,但是很多人都忽略了他的另一個身份,那就是浩宇科技的首席科學家。
所以他工作之余呢,也會鉆進自己的實驗室內,搞相關的科研實驗。
而最近呢,他關注的重點呢,則是在室溫超導方面的技術。
凌晨三點十七分,浩宇科技總部大樓頂層的實驗室還亮著暖白色的燈。吳浩坐在環形操作臺前,指尖剛觸碰到冰涼的合金臺面,臺面上嵌著的柔性屏幕就自動亮起,淡藍色的光映在他沒戴眼鏡的眼睛里,像落了片星光。
“可可,調出昨天下午LaH10樣品的高壓測試數據,重點標繪20GPa到25GPa區間的電阻變化曲線。”他的聲音比白天在董事會上溫和許多,少了幾分決斷的銳利,多了點對實驗數據的耐心。
“好的先生,數據已同步至主屏幕,順帶整理了近三個月同體系樣品的臨界溫度對比表,用橙色標注了異常波動點。”清亮的女聲從實驗室頂部的環形音響里傳出,沒有機械合成的生硬感,倒像個熟悉的助手在耳邊說話——這是吳浩特意讓算法團隊為可可優化的聲線,模仿的是他大學時指導過他實驗的女教授,“另外提醒你,你已經連續工作四小時,桌上的熱咖啡再放二十分鐘就會低于最佳飲用溫度。”
吳浩輕笑了聲,目光沒離開屏幕上起伏的曲線:“知道了,等我把這個曲線拐點弄明白就喝。你看這里,昨天測試到23.7GPa的時候,電阻突然出現了0.003Ω的回彈,之前的樣品從來沒有過這種情況,是壓力控制模塊出問題了嗎?”
實驗室中央的機械臂突然動了起來。那是臺擁有七個自由度的銀色機械臂,末端的傳感器像只靈活的手指,輕輕夾起昨天用過的高壓反應釜。“已檢查過壓力傳感器校準記錄,昨天測試前兩小時剛做過零點校正,誤差在0.01GPa以內。”可可的聲音隨著機械臂的動作同步響起,操作臺上的另一塊屏幕彈出反應釜內部的顯微圖像,“我猜可能是樣品在高壓下出現了微結構相變,你看這里——”
圖像被放大到兩千倍,原本均勻的深藍色樣品表面,有幾處極細微的銀白色斑點。吳浩湊近了些,手指在屏幕上點了點:“把這幾個斑點的能譜分析做了,順便對比標準PDF卡片,看看是不是生成了其他氫化物相。”
“正在調用三號超算節點進行能譜解析,預計需要四分十二秒。”可可的話音剛落,實驗室墻壁上的進度條就開始緩慢推進。吳浩這才起身,走到操作臺角落拿起那杯還冒著熱氣的咖啡。杯子是陶瓷的,上面印著浩宇科技的初代logo——一個簡單的原子結構圖案,還是他十年前創業時親手畫的。
他靠在窗邊,看著樓下空無一人的街道。十年前他還在租來的民房里做實驗,那時連臺像樣的機械臂都沒有,每次調整樣品位置都要自己戴著手套小心翼翼地操作,常常因為手抖浪費掉珍貴的樣品。現在不一樣了,整個實驗室里有十二臺不同功能的機械臂,從樣品制備到性能測試全流程自動化,還有可可這樣能調動全球二十多個超算節點的AI助手,但他還是喜歡自己來做關鍵步驟的操作。
“先生,能譜結果出來了。”可可的聲音把他拉回現實,“銀白色斑點是La2H5,應該是樣品在高壓下氫含量分布不均導致的。不過有意思的是,在La2H5和LaH10的界面處,檢測到了超導信號,臨界溫度比純LaH10高了1.2K。”
吳浩立刻放下咖啡回到操作臺,屏幕上的能譜圖清晰地顯示出La2H5的特征峰。“界面超導?”他皺著眉思考,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臺面,“之前研究銅基超導的時候也發現過類似現象,界面處的電子排布會發生變化…可可,幫我設計一個新的樣品結構,在LaH10基底上生長一層5nm厚的La2H5薄膜,然后模擬不同溫度下的電子態密度。”
“收到。正在構建薄膜生長模型,調用五號超算節點進行第一性原理計算,預計計算時間一小時四十分。”可可的話剛說完,操作臺上的3D打印機就開始運作,透明的艙門里,金屬粉末正在激光的作用下慢慢堆積,“趁這個時間,要不要看看今天的行業動態?有三家媒體報道了浩宇科技在量子計算領域的進展,還有…你夫人剛才發了條朋友圈,是小宇在幼兒園畫的畫,畫里有個戴眼鏡的人,小宇說是爸爸。”
吳浩的嘴角不自覺地向上彎了彎,伸手在屏幕上點了點,調出妻子的朋友圈。照片里的畫紙是彩色的,中間那個小人戴著圓圓的眼鏡,手里拿著試管,旁邊還畫了個冒著愛心的機器人。他想起早上出門時,兒子抱著他的腿不讓走,說想讓爸爸陪他搭積木,當時他答應兒子周末一定陪他,現在看來又要食言了——室溫超導這個項目已經到了關鍵階段,最近的實驗數據一次比一次接近目標,他實在放不下。
“把小宇的畫保存下來,設成實驗室屏幕的屏保。”他輕聲說,然后又把注意力轉回實驗,“可可,再檢查一下薄膜生長的參數,特別是基底溫度和氫氣分壓,這兩個參數對薄膜質量影響太大了。”
“已確認參數:基底溫度250℃,氫氣分壓5Pa,生長速率0.1nm/s,這些都是根據之前的實驗優化過的最佳參數。”機械臂已經將新的基底放進了真空鍍膜機,操作臺上的顯示屏實時顯示著真空度的變化,“對了先生,昨天你讓我整理的室溫超導應用場景分析報告,已經放在你的個人文件夾里了,其中關于磁懸浮列車的部分,我補充了最新的能耗模擬數據。”
吳浩點點頭:“等這次實驗結束我就看。你說如果我們真的突破了室溫超導,最先改變的會是什么?”這個問題他問過自己很多次,但每次和可可討論,都會有新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