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四千二百九十六章 城市上空的童話

  “吳總,”李工的視頻窗口彈出,“我們在摹擬結冰湖面做了十次迫降測試,有三次降落傘打開時被冰棱劃破。”屏幕上閃過測試畫面,白色的降落傘在冰面上拖出長長的痕跡,傘繩被尖銳的冰棱割出毛邊。

  吳浩揉了揉眉心,忽然想起陳院士提過的仿生學設計。“試試給降落傘邊緣加裝碳纖維護邊,”他在白板上畫出草圖,“就像給傘邊鑲上一圈‘冰爪’。”研發團隊的小王立刻回應:“這個思路可行!我記得上次和農大合作的防霜凍項目里,有類似的纖維處理工藝。”

  深夜三點,吳浩趴在辦公桌上睡著了。夢里,他看見無數飛行器在雪夜里穿梭,每架機腹都亮著暖黃色的燈,像一群遷徙的螢火蟲。忽然,一架飛行器的燈光閃爍起來,尾翼冒出黑煙,他猛地驚醒,才發現是電腦屏保的飛行器動畫。

  手機屏幕亮著,林薇發來消息:“我把你畫的飛行器貼在書房了,說你是造星星的人。”吳浩笑著回復,忽然聽見走廊傳來腳步聲。李工抱著一堆文件進來,頭發上沾著雪,眼里布滿血絲:“吳總,石墨烯橡膠墊鋪裝完畢,剛做了低溫起降測試,一切正常。”他放下文件,從懷里掏出個保溫飯盒,“我老婆熬的姜湯,您趁熱喝。”

  姜湯的熱氣氤氳在辦公室里,帶著姜片的辛辣。吳浩忽然想起大學時和導師做項目,也是這樣的冬夜,導師把煮好的餃子端到實驗室。“小李,”他放下飯盒,“等項目穩定了,給團隊放個假,讓大家回家陪陪家人。”

  李工撓了撓頭:“其實我老婆說了,等飛行器能在雪天載人了,她要帶著兒子坐第一班去看外婆。”他的手機屏幕亮著,鎖屏是兒子舉著飛行器模型的照片,背景是靈湖的雪景。

  凌晨五點,氣象預警升級為暴雪橙色預警。吳浩站在窗前,看著雪花被狂風卷成白色漩渦。對講機里傳來空管中心的聲音:“所有測試飛行器暫停飛行,重復,所有測試飛行器暫停飛行。”

  突然,辦公桌上的紅色緊急電話響起。是市長專線:“吳總,城西養老院有位老人突發心梗,地面交通因積雪癱瘓,能不能用飛行器緊急轉運?”

  吳浩的心提到了嗓子眼。飛行器從未在暴雪條件下執行過醫療轉運,而且養老院樓頂的起降點還在驗收中。“讓醫護人員準備好便攜式生命維持系統,”他抓起外套,“我馬上到現場。”

  風雪中,吳浩的車在結冰的路面上打滑。他撥通李工的電話:“啟動應急方案B,調一架加裝除冰裝置的飛行器到養老院附近待命。”車窗外,路燈在暴雪里暈開一團團光暈,像漂浮在黑夜中的燈籠。

  養老院樓頂,工作人員正在用工業吹風機清理起降點的積雪。吳浩踩著沒踝的積雪爬上樓頂,看見李工已經帶著團隊在調試飛行器。螺旋槳轉動時,雪花被甩成環狀白霧,打在防護網上發出噼啪聲響。

  “吳總,除冰系統運行正常,”李工遞過熱成像儀,“起降點溫度維持在5℃,沒有結冰風險。”醫護人員抬著擔架跑過來,擔架上的老人戴著氧氣面罩,胸口的監護儀發出規律的滴滴聲。

  飛行器的艙門打開,吳浩注意到艙內加裝了恒溫毯。“起飛后保持100米以下高度,”他對飛行員叮囑,“避開所有高層建筑,遇到強風就啟用備用導航。”

  看著飛行器消失在風雪中,吳浩忽然想起陳院士說過的話:“技術的溫度,不在于參數多漂亮,而在于能不能在寒夜里暖到人的心。”他蹲下身,用手捧起一捧雪,雪粒在掌心融化時,傳來一絲微弱的暖意。

  暴雪后的第三天,安西迎來了久違的晴天。人民廣場的起降點前擠滿了圍觀的市民,李工正在演示飛行器的除冰功能——高壓氣泵噴出的熱氣將機翼上的殘雪吹成白霧,陽光穿過霧氣,折射出小小的彩虹。

  “大家看,這是飛行器的‘暖寶寶’,”李工舉起一塊石墨烯加熱膜,“就像給飛機穿了件電熱馬甲。”人群中發出一陣笑聲,那個在廣場直播的女孩舉著手機喊:“家人們,空中出租車穿‘棉襖’啦!”

  吳浩站在人群外圍,看見靈湖邊上的那位大爺正拄著拐杖湊近飛行器,用布滿老繭的手撫摸著機身。“小伙子,”他對李工說,“這玩意兒真能帶我去看外孫嗎?他在城東上大學,坐公交得倒三趟。”

  “大爺,下周三就開通城西到大學城的航線,”李工扶著大爺的胳膊,“我給您留第一排的座位。”大爺的眼睛亮起來,像落滿雪的窗戶突然被陽光照亮。

  這時,蘇荷跑過來,手里拿著平板電腦:“吳總,福利院的張院長發來視頻,說那個坐輪椅的小姑娘想見您。”視頻里,小姑娘坐在輪椅上,手里舉著用彩紙折的飛行器,上面歪歪扭扭寫著“吳叔叔收”。

  “小朋友,”吳浩蹲在屏幕前,“等你生日那天,叔叔開真正的飛行器帶你去看雪。”小姑娘咯咯地笑起來,輪椅旁的護工阿姨說:“她昨天把您的照片貼在床頭了,說您是會飛的超人。”

  下午,吳浩去西工大參加校企合作會議。路過實驗室時,看見幾個學生正在調試飛行器模型。一個戴眼鏡的男生指著電腦屏幕:“你們看,這個避障算法在雪天的識別率提高了3,吳總說的仿生冰爪真管用!”

  會議室里,林教授推過一份課程大綱:“我們把飛行器運維拆成了六個模塊,其中‘極端天氣處置’專門用了你們靈湖測試的數據。”大綱的最后一頁,附著學生們的實踐計劃——他們打算在寒假期間,給安西所有的起降點做一次“體檢”。

  傍晚,吳浩開車經過老城區,看見王阿姨站在自家陽臺上,對著天空張望。他想起之前答應給她的鸚鵡做噪音測試,便停下車走過去。“吳總啊,”王阿姨遞過一碟柿餅,“我家翠翠現在不害怕了,還會學飛行器的聲音呢。”陽臺上,鸚鵡籠子里的綠鸚鵡歪著頭,忽然發出清晰的“嗡嗡”聲。

哎呦文學網    軍工科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