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著,他轉向身邊的幾位軍工企業方面的專家,語氣中帶著感慨道:“咱們一直強調產學研結合,可真正能做到像你們這樣,把科研、產業、市場三者擰成一股繩,還能實現盈利的,真是不多見。”
講完這些,他拿起桌上的資料冊,翻到關于電磁炮技術應用的那一頁,手指點了點說道:“就說這電磁炮技術,既能軍用提升國防實力,相關的能源管理技術又能民用服務社會,這種軍民融合的路子,值得好好總結推廣。
我看回去之后,得讓相關部門好好研究一下你們的模式,看看能不能在其他重點科技園區復制。”
吳浩看向張副總,語氣誠懇地說:“張副總過獎了,我們能有今天的成績,離不開國家的支持和各部門的幫助。
軍民融合這條路,我們也是摸著石頭過河,還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于模式復制,我覺得每個科技園區都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路徑。我們愿意把自己的經驗分享出來,供其他園區參考,共同推動我國科技事業的發展。”
張副總聞言,朗聲笑了起來:“好一個共同推動!小吳有這份擔當,很難得。”
吳浩微笑說道:“您太過獎了,我們做的還遠遠不夠。”
“繼續講吧,讓我們看看這座基地還有那些不凡。”張副總擺擺手隨即沖著吳浩吩咐道。
“好的,”吳浩點了點頭,隨即滑動透明平板,然后將一張衛星地圖投屏在大屏幕上,然后接著講道。
“除了主基地外,我們還在基地周邊數百平方公里的范圍內,我們還分布著十幾個實驗站點和測試場。”
吳浩用光標指著大屏幕上的地圖說道:“這些實驗站點和測試場,主要用來進行各類戶外試驗、極限環境測試的地方,很多核心技術的突破,都來自那些看似荒涼的試驗場。
比如在這里,這里,還有這里,這是三個實彈靶場,除了用于地面武器測試的靶場外,我們還有用于無人機測試的實彈靶場,還有一座大型綜合性靶場。
這些靶場都裝備了非常先進的檢測設施設備,能夠非常精準的實時檢測彈藥從射擊投放到命中目標發生爆炸的整個過程,獲得最精準的實時數據信息。
也因為我們在這幾個靶場上面的投入,以及設施設備的完善,這也使得這幾年承接了好多其它軍工企業和科研單位的實彈測試項目,并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果。”
聽到吳浩的話,汪良工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在座幾位來自軍工系統的專家,語氣里帶著不容置疑的肯定:“小吳這話可不是自夸,他們這幾個靶場的水平,在國內乃至國際上絕對是頂尖的。”
他屈起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聲音陡然提高幾分:“去年我們有個新型導彈引信項目,在三家測試場都沒能測出精準的起爆閾值,最后抱著試試看的心態送到這里。結果你們猜怎么著?”
他故意頓了頓,看著眾人好奇的目光才繼續道:“他們靶場的高速攝影系統能捕捉到毫秒級的爆炸沖擊波形態,配合地下埋設的128通道壓力傳感器,直接把起爆誤差控制在了0.3毫秒以內。
就這數據精度,比我們軍工標準還高出兩個量級!”
一位佩戴金星軍銜的軍官聞言微微前傾身體,汪良工見狀朝他揚了揚下巴:“王主任應該記得,去年你們海基反導系統的末段攔截測試,最后階段的靶場保障就是由這里承接的。
當時那枚靶彈的突防軌跡參數,就是靠他們部署在戈壁深處的相控陣雷達網捕捉到的,比衛星回傳數據還早8秒。”
他轉頭看向吳浩,眼中帶著感慨:“我記得三年前你們申請擴建綜合性靶場時,不少人質疑在荒漠里砸錢搞這么精密的設施是浪費。
現在看來,那些投入都變成了硬實力。上個月航天科技的同志還跟我抱怨,說你們的靶場排期已經排到明年三季度了,想插隊都得托關系。”
說到這里他忽然笑了:“更難得的是你們的共享機制。
不像有些單位搞技術封鎖,你們不僅接活兒,還愿意把測試數據標準共享給同行。
去年兵器集團的穿甲彈項目,就是借鑒了你們靶場的動能測算模型才突破瓶頸,這種開放心態在軍工領域可不多見。”
說到這,他掃視了一眼在座眾人,然后目光深沉說道:“這些年我們科工系統在測試設施上的重復建設浪費了不少資源,要是都能像小吳這樣,把單點突破做成行業平臺,咱們的科研效率至少能再提三成。
我看啊,這幾個靶場不光是你們基地的寶貝,更是咱們國家軍工測試領域的標桿。”
汪良工的話音剛落,會議室里便響起一陣低低的議論聲。
那位佩戴金星軍銜的王主任放下手中的筆,指節在筆記本上輕輕敲擊著,目光投向大屏幕上靶場的三維模型:“汪主任說的沒錯,去年海基反導測試那次,我們確實捏了把汗。
靶彈的變軌參數突然出現異常,是這里的相控陣雷達網第一時間捕捉到了完整軌跡,不然那次測試恐怕要延期至少三個月。”
他看向吳浩,語氣中帶著明顯的贊許道“當時就覺得你們的雷達系統反應速度超乎想象,現在看來,不只是硬件過硬,數據處理能力也確實有獨到之處。”
一位來自航天科工的專家扶了扶眼鏡,接過話頭:“我們單位去年有個航天工程的著陸緩沖試驗,就是在你們的綜合性靶場做的。
那邊的高速風場模擬系統,能精準復現月球表面的低重力環境,數據誤差率控制在1.2以內,比我們自己的實驗室還高出兩個百分點。
當時就想跟你們深度合作,可惜你們的排期太滿了。”
他笑著搖了搖頭,語氣里滿是遺憾。
周院士一直沒說話,只是手指在桌面上輕輕敲擊著,這時才緩緩開口:“汪主任說的‘行業平臺’,我非常認同。
科研不是閉門造車,尤其是在軍工領域,資源共享、技術互通尤為重要。你們的靶場能做到這一點,難能可貴。”
他推了推老花鏡,目光深邃說道:“我更關心的是,這些靶場在未來的智能化升級上,還有什么規劃?
比如在人工智能輔助測試、大數據分析方面,有沒有什么新的想法?”
聽到周院士的話,現場眾人也都隨即點了點頭,周院士這幾個問題非常的具有針對性,所以大家紛紛看向吳浩,等待他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