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四千零九十七章 那就讓機器人也可以做出家的味道

未修改版  吳浩笑著搖頭:“不,是進化。“他指向廚房方向,山莊老板正在土灶前翻炒青菜,鍋鏟與鐵鍋碰撞出清脆的聲響。“智能烹飪不該是冰冷的替代品,而應該像那位老師傅的鍋鏟——輔助人而不是取代人,讓烹飪成為傳遞情感的儀式而非機械的任務。“

  “智能烹飪不該是冰冷的替代品,而應該像那位老師傅的鍋鏟——輔助人而不是取代人,讓烹飪成為傳遞情感的儀式而非機械的任務。“吳浩的聲音在餐廳里回蕩,窗外的紫藤花隨風輕擺,仿佛在應和著他的話。

  林母放下筷子,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碗邊的一道細微裂痕——那是二十年前吳浩第一次來家里吃飯時不小心碰出來的。“小浩啊,“她抬眼看向吳浩,眼角的細紋在燈光下顯得格外柔和,“你說得都對,但你們年輕人可能不懂,做飯這件事,最金貴的就是那雙沾著油鹽的手。“

  她指向廚房方向,山莊老板娘正用圍裙擦著手走出來。“你看張嬸,她家小孫子最愛吃她做的紅糖糍粑。去年張嬸手腕骨折,用料理機按一模一樣的配方做,那孩子吃了一口就搖頭說'不是奶奶的味道'。“林母的聲音忽然輕了下來,“后來張嬸吊著石膏,用一只手和面,那孩子吃得眼淚都掉下來了。“

  林薇注意到母親說這話時,右手不自覺地撫上左腕——那里有一道淡白色的燙傷疤痕,是她十二歲那年學煎魚時留下的。記憶突然鮮活起來:那年冬天她發高燒,母親就是用這雙帶著疤痕的手,整夜守在砂鍋前熬小米粥,每隔半小時就攪動一次防止糊底。

  “媽...“林薇剛想說什么,卻被林磊興奮的聲音打斷。

  “但這正是需要智能化的地方啊!“林磊的金屬義眼在燈光下閃爍著藍光,“如果當時有吳哥說的'家味'系統,不就能把張嬸的和面手法記錄下來了嗎?等我們這代人老了,至少還能讓孫子嘗到接近的味道。“

  吳彤正用手機掃描竹筒飯的營養成分,聞言抬起頭來,馬尾辮隨著動作輕輕晃動:“就是!我們實驗室的實習生,十個里有九個不會開煤氣灶。上次團建煮火鍋,有人差點把速食湯包連鋁箔袋一起扔進鍋里。“她掰著手指細數,“早上趕地鐵,中午加班,晚上累成狗——能三分鐘吃上健康餐就不錯了,誰有精力研究火候?“

  林母眉頭微蹙,夾起一塊板栗放進林磊碗里:“你小時候肺炎住院,我每天變著花樣給你燉湯。第一天雪梨百合,第二天馬蹄茅根...護士都說沒見過這么講究的病號飯。“她的指尖輕輕點著林磊碗邊的疤痕,“現在你跟我說,這些都能用機器預設程序搞定?“

  餐廳忽然安靜下來,只有雞湯在砂鍋里咕嘟作響。林薇看著弟弟機械義肢上反射的冷光,想起他受傷那年,母親在ICU外守了三天,靠自動販賣機的面包果腹,卻堅持每天回家給他熬骨頭湯。

  吳浩輕輕握住林薇的手,掌心有常年握筆留下的繭。“阿姨,“他轉向林母,“您記得我大三那年重感冒嗎?您熬的那碗姜汁可樂,我后來讓實驗室分析了成分比例。“他苦笑著搖頭,“完全復刻的配方,喝起來就是不對味。“

  “因為缺了這味調料。“林母突然笑起來,從隨身的小布包里摸出個拇指大的玻璃瓶,里面裝著深褐色粉末,“當年看你咳得厲害,我偷偷加了一撮川貝粉。“

  林薇驚訝地看見吳浩眼眶紅了——這個在發布會上面對萬人演講都從容不迫的男人,此刻因為一小瓶藥粉聲音發顫:“所以我們的'家味'系統,就是要記錄這些'秘密配方'。不是取代您的手藝,而是...“他頓了頓,尋找著合適的詞。

  “而是讓愛變得可傳承。“林薇輕聲接上。她想起上個月采訪的那位非遺傳承人,老人用顫巍巍的手教孫女在刺繡上打籽結,說“機器繡得出花紋,繡不出手心溫度“。

  吳彤的筷子停在半空,屏幕上跳出一條工作郵件提醒。“道理我都懂,“她嘆了口氣,“但像我這種一個月出差二十天的,連冰箱都不敢買太大的。上次回家發現三個西紅柿都長毛了...“她的聲音漸漸低下去,“有時候就想,要是有人——哪怕是機器人——能在我加班到凌晨時熱碗粥...“

  林母的表情松動下來。她起身盛了碗野菌湯放到吳彤面前:“孩子,嘗嘗這個。松茸是昨天鄉親們剛采的,我用冷凍柜急凍了兩包。“她眨眨眼,“等你回城帶上,煮面時放兩片,比那些料理包強。“

  林磊突然舉起手機:“我剛查了數據,去年料理機器人銷量增長點主要在2535歲群體。“他的義眼焦距調整時發出輕微的嗡鳴,“但有個有趣現象——購買者中83會在周末關閉智能模式,選擇親手做飯。“

  “壓力釋放。“吳浩若有所思,“我們用戶體驗報告也顯示,70用戶把智能烹飪當作'應急方案',而非完全替代。“他夾起一筷蕨菜炒臘肉,“就像這盤菜,機器人能精準控制臘肉肥瘦比例,但判斷蕨菜嫩不嫩,還得靠張嬸今早用手掐的那一下。“

  林薇看著爭論中的眾人,忽然想起上周的噩夢。夢里母親的手變成了機械臂,做出的紅燒肉整齊如流水線產品。她驚醒時發現吳浩還在書房調試“家味“系統的情感算法,屏幕上跳動著“記憶因子““觸覺模擬“等參數。

  “我有個想法。“林薇放下湯勺,金屬與瓷器的碰撞聲讓大家都看向她,“能不能在智能菜譜里加個'情感變量'模塊?“她比劃著,“比如使用者可以調節'咸淡隨機度',或者設置'偶爾烤焦'模式...“

  吳浩眼睛一亮:“就像模擬媽媽故意把煎蛋邊緣做得焦脆!我們還可以...“他突然停住,因為林母正將一個小陶罐推到他面前。

  “嘗嘗這個。“林母揭開蓋子,濃郁的醬香立刻彌漫開來,“去年冬至腌的蟹醬,按你媽教我的法子,但多加了一味紫蘇。“她眼中閃著狡黠的光,“機器要是能學會這種'故意不標準',我倒想見識見識。“

  吳浩蘸了一點醬嘗了嘗,復雜的鮮味在舌尖炸開,隱約有海風般的咸鮮和紫蘇特有的清涼。“這是...“他猛地抬頭。

  “你十二歲那年,在小漁村吃過的那種味道對吧?“林母笑得眼角的皺紋堆疊起來,“我研究了十五年,去年才試出加紫蘇芽這個竅門。“

  林磊好奇地湊過來嗅了嗅:“這不科學!數據上說紫蘇會破壞海鮮發酵的...“

  “所以叫'情感變量'啊傻小子。“林母輕輕拍了下他的后腦勺,動作熟練得仿佛他還是那個偷吃糖的小孩,“就像你姐說的,有時候'不完美'才是對的。“

  吳彤的手機又亮起來,這次是她設定的智能電飯煲完成提示。她猶豫了一下,悄悄關掉了屏幕。“阿姨,“她小聲問,“那個...能教我做蟹醬嗎?我怕等我媽退休想學的時候...“

  天才一秒:m.lingdianksw8.cc

哎呦文學網    軍工科技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