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六朝仙俠傳

第123章 桓溫北伐

更新時間:2019-06-02  作者:莊不缺
六朝仙俠傳 第123章 桓溫北伐
中土神州一切如常,除了少數幾人外,竟然所有人都忘記了剛才天意化形為劫刀,而后一道目光自天外投來的經過。

周誠元神回歸,皇宮中人都還保持著躬身的姿勢,仿佛剛才發生的那些驚天動地的變化,那一整個時間段都被抹去了。

就在周誠被冊封為國師一日后,建康百姓發現,在皇宮不遠處,突然憑空出現了一處宮殿群,其規模隱隱直追皇宮,而這里就是周誠的國師府,不過這處宮殿不叫國師府,而是被命名為道宮。

道宮一建成,那些在蘭亭文會飲下靈酒的才俊便齊聚道宮,開始研習《云臺道經》來。除了這些當世名士大儒長居道宮,云臺觀的內院精英弟子也有不少來了建康道宮。

到如今云臺內院可不止九十九道人了,這幾年下來許多外院弟子也修煉到了凝聚六神的境界,這些都是有望成就元神的種子,而云臺觀的規矩便是,一旦開始凝聚六神,就自動晉升為內院弟子,有資格身著道袍,算是真正的云臺核心了。

這幾年下來,云臺九子也都相繼成就元神,甚至原本九十九道中排在九子之后的幾人也陸續成就元神。

云臺觀的弟子越來越多,而天下百姓信仰道門,開始修行道法的人也越來越多,因此還掀起了一股空前絕后的改名潮。

佛門之中有釋,法,禪等字,道門除了之字還有道,玄,靈等字。

一時間無數人都將名字中加上了這些字,尤其是之字最為常用,而在名字后加之字的,都是一些名士,本身已經名聲在外了。

比如太原王氏的王坦,現在已經叫王坦之了,還有瑯琊王氏的王彪,這個王羲之的堂兄,地位甚至比王羲之還要高上不少的瑯琊王氏話事人,正式更名為了王彪之。

太原與瑯琊王氏乃當世最頂級的大族,族中子弟便有數千人,一時間紛紛更名,不明所以的甚至難以分別哪些是太原王氏,哪些是瑯琊王氏子弟了。

除了兩大王氏之人,還有許多達官顯貴也在名字后面加了之字,比如謝安的另一位好友顧愷,現在已經叫顧愷之了。

在道名之中,道字本為最適合入名的,不過因為一個人的關系,這個道字反倒極少有人使用了,因為謝姜在拜入周誠門下后,將自己的名字改為了謝道韞。

作為周誠名義上的第一個弟子,她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一般人反倒不好再用這個字。

剩下的玄字、靈字倒是被大量使用,不過多被一些小孩使用。謝玄也在云臺內院修行,他名字中本來就有一個玄字,倒是沒有再改名字。

能夠供普通百姓修煉的道經還未編撰完成,不過那些在道宮中研習《云臺道經》的大儒名士,其中倒是有不少人厚積薄發,幾日之間便有了極深的道行。

不過令人奇怪的是,王羲之可謂當世大家,但他修煉上卻毫無進展,倒是他的夫人郗璇和幼子王獻之道心不凡,成為其中的佼佼者。

似乎有些人天生就是適合修道的,比如謝道韞謝玄姐弟,還有太后褚蒜子,顧愷之等人,這些人不過數月時間,就到了最后凝聚元神的階段。

而像王羲之這樣連入道都無法做到的,也不僅他一人,其中最令人意外的,就要屬大將軍桓溫了。

桓溫與周誠的關系匪淺,加上他在云臺觀住過半月有余,與云臺九子也有不錯的交情,原本近水樓臺的他,應該是修道最為順利的,但是他與王羲之一樣,卻是無論如何都無法入道。

為此周誠還特地在他們二人身上花費了許多心思,不過最后的結果并未改變,兩人依舊無法修道,周誠只說兩人自有各自的機緣,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似乎因為桓溫無法入道,周誠對他最小的一個兒子桓玄格外關照,不僅破例將其收入內院,還讓九子中最重殺伐修為最高的北斗道人親自教導。

而桓溫對自己最小的這個兒子也是寄予厚望,還在三歲之時便取了小字靈寶,甚至已經提前定下了表字敬道。

無論是名字還是表字,都預示著桓玄注定不凡,而桓玄也果然不負眾望,雖然年紀尚幼,卻表現出了驚人的天賦。

整個云臺觀正式入門的弟子中,除開蘇若蘭和謝道韞,還有最早跟隨周誠,已經全部成就元神的云臺九子,就要數桓玄和謝玄最為優秀了,而因為兩人的名字都是玄字,慢慢的便被合稱為‘云臺二玄’。

半年之后,道宮之上霞光萬道,一個個寶光四溢的文字沖天而起,這些文字組合排列,最后形成一篇篇淺顯易懂的文章,很快一則消息便傳遍天下,可供所有人修行的道經終于面世了。

人最基本的需求是什么?自然是吃飽穿暖,當整個社會進入了人人修道的時代,慢慢的人們就發現,自身對食物的需求越來越淡了,而且有了那些不可思議的神通后,整個社會生產力也發生了極大地變化。

而這些生產力,全部被周誠這位國師,這位天下道門的領袖轉化為了一場空前盛大的建造熱潮。

整個東晉王朝都在全力開采這個世界的銅鐵金銀等物,而這些礦產并未用作鍛造武器鎧甲,而是被打造成百煉精鐵,還有符篆銅,而那些金銀也沒有制作成奢侈品,而是全部被元神境之上的強者祭煉,變成了一件件古怪的法器。

對于周誠的這道法旨,一開始有人疑惑,不過卻沒人去質疑,而法旨的執行者竟然是當朝太后褚蒜子。

小到各地礦點每日的開采量,大到每件法器的樣式和要求,都是褚蒜子全權負責。

與整個天下如火如荼的情況不同,建康道宮顯得清凈異常,除了那無數交織在道宮上空的強者氣息,整個道宮看起來空無一人。

大將軍桓溫一身戎裝走入道宮,沒有任何人引路通報,他便來到了道宮主殿云臺殿外。

“見過大將軍,師尊已在殿中等著大將軍了。”大殿門外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對著桓溫施禮說道。

桓溫見到此人連忙還禮:“有勞道韞仙子。”

在殿外迎接桓溫的,正是謝道韞,而她也像許多轉世之人一樣,沒有主動選擇恢復前世的記憶,現在她還只是謝氏女郎謝道韞,當朝國師的親傳弟子。

殿門緩緩打開,桓溫低頭走入了大殿。

這個地方少有人能來,桓溫來的次數也不多,上一次還是道宮建成時來的,那時候云臺殿還只是一座普通的宮殿,只是布置的更加具有道門特色。

桓溫走入殿中,便感覺身后的殿門緩緩關上,而后一道目光從大殿深處看向自己。

“桓溫拜見國師,末將的軍隊已經準備就緒,隨時可以北伐,”桓溫走出幾步后便單膝跪拜,恭敬的對著大殿深處說道。

周誠沒有出現,不過很快他的聲音從大殿深處傳出:“北伐勢在必行,但此番北伐定會遇到秦軍猛烈抵抗,聽聞那苻堅已經登基,此人雄才大略,更是朱士行最為得意的弟子。或許此去你便再也回不來了!”

“若回不來便回不來吧,即便我桓溫戰死,可我還有兒子,以后還會有孫子,終有一日能夠驅逐蠻夷的。”當桓溫發現自己無法修道之后,他便立刻整軍備戰,不斷上書請求北伐。

因為他知道,隨著修道之人越來越多,他將越來越無所作為,所以他要趁現在促成北伐。

桓溫的情況所有人都知道,這樣的情況自然被大部分朝臣反對,最后還是周誠親自出面促成了桓溫北伐的提議。

“要不了那么久,你雖無法入道,卻并不代表你就不如旁人,此番北伐我便賜你一件至寶,此物雖無通天徹地的威能,卻有意想不到的妙用,更可保你死后真靈不滅。”周誠說話之時,一枚古樸的金色大印從大殿深處飛出,最后懸浮在桓溫身前。

桓溫一臉狂喜的接過金印,雖然沒有從這金印上感受到什么毀天滅地的力量,但是他也能感覺到金印的不凡,甚至隱隱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多謝國師賞賜,末將此番一定攻下洛陽。”桓溫對著周誠致謝,目光也看到了金印上的印文,正是‘北太帝君’四個古樸篆字。

“我之所以一力促成北伐,真正想要的并非洛陽或者長安,而是與洛陽相距百里的黛眉山。”周誠繼續說道,卻是一個有些意外的回答。

桓溫即將北伐,這次來見周誠一來是辭行,更主要的還是來詢問周誠對北伐的部署。

“黛眉山?”桓溫自然聽過黛眉山的名字,西晉之時天下名士匯聚的黛眉山,即便今時依然名聲顯赫。

“黛眉山三面環水,黃河繞山而過,群山伏地,云霧繚繞,乃是人間仙境之所。實際上此地更是此方世界的中心所在,此地于我道門有大用,你若能守住此地,我道門大計便能提前實施。”周誠對桓溫也沒有絲毫隱瞞,甚至連黛眉山的秘密都告訴了桓溫。

桓溫也是第一次聽聞這些隱秘,既然周誠已經說到了道門大計,桓溫自然知道攻取和占據黛眉山的意義。

只見桓溫更加堅定的說道:“若末將不死,黛眉山便是道門所有,若末將戰死,黛眉山便是我埋骨之地。”

六朝仙俠傳 第123章 桓溫北伐

上一章  |  六朝仙俠傳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