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大宋 第209章 編制
教閱廂軍衙門里,杜中宵、劉幾和楊畋及幾位都監坐著喝茶。信陽軍是自己的茶場,營田務管著產茶,常平司賣,那里大規模產茶之后,很快就成了兩個衙門的官方用茶。綠茶的特色,就是沖泡之后有淡淡回甘,越喝越有味道,不似團茶的茶湯,都是各種跟茶味道關系不大的表面功夫。坐著久談,還是綠茶方便一些,眾人很快就習慣了。
杜中宵道:“前些日子,廣南作亂的儂智高攻破了邕州,殺害官員,屠戮百姓,作惡多端。占了邕州之后,他有幾條路走。一是割據邕州自立,自成一國。此獠曾經與交趾作戰,交趾恨之極深。占據邕州不走,則南有交趾,本朝北邊調集兵馬,是死路一條。要么北上攻桂州,如破桂州,則就全據廣西。邕州前去桂州有天險昆侖關,蠻人沒有攻城器具,怕難以攻破此險關。最近一條路,就是沿郁水而去,去攻廣州。如果破廣州,則南靠海,仿南漢故事而自立。依我估計,十之八九他們會沿郁水東來。”
劉幾道:“提舉說的是。郁水向東,橫州、貴州都是小城,無駐軍,又無城墻,難以防守。賊人沿途招集流亡,一旦再破梧州,就難制了。”
杜中宵搖了搖頭:“雖然知道如此,卻沒有辦法。現在正是五六月間,廣南瘴氣正盛的時候,北方兵馬難以南下。而廣南除廣州和桂州周圍又無重兵,只怕難以防住。在我看來,儂智高圍廣州只怕很難阻止。現在朝中對此事看得不重,只是讓荊南集結兵馬防賊北上,準備與桂州兵馬一起剿賊。等到賊人兵臨廣州城下,就萬不會如此了。那時候朝野震動,必然會讓北方兵馬南下。我們營田廂軍在的地方,剛好有鐵路可以集結,除了京城禁軍,沒人比我們便利。到了襄陽上火車,可以去江陵府。而后就一路都能夠坐船,經靈渠而入廣南。幾萬蠻人作亂,只是乘朝廷兵力空虛攻城掠地,大軍一動,剿滅不難。”
儂智高占領邕州之后,勢入破竹,兩廣南部幾成白地。很重要的原因,是那一帶本就地廣人稀,各州縣沒有什么駐軍,很多連城都沒有。除了郁林州和梧州幾個重要節點,其他地方做官都沒有人去,條件比流放官員的儋州和雷州都惡劣。天氣熱的時候,不是本地人,北方的軍隊根本不跟踏足。不要說黃河以北的軍隊,就連荊南的軍隊都水土不服。
也正是因為如此,少數的南下漢人都是聚集在州縣城附近,儂智高一路屠城,幾乎全滅。因為儂智高之亂,嶺南的開發倒退很多年。
楊畋在荊南多年,不知多少次平定蠻亂,有些心累,對南下平叛并不熱衷。倒是劉幾以文換武,急切想上陣立功,熱烈地與杜中宵討論儂智高的行動,規劃著秋后南下平叛立功。
歷史上儂智高之亂是由狄青平定的,第二功臣就是劉幾,為廣南東西路捉殺使。
看看天色不早,杜中宵道:“此次招幾位前來,就是要議一議,如果朝廷讓我們南下平亂,要做哪些準備。先從軍中編制、條例議起,議完之后,其他事務一并討論清楚。就當做是一次演習,以戰兵來重整營田廂軍。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趁著天氣熱的時候,整改補足。”
楊畋道:“編制有何可議禁軍都有成例,照做就是。”
杜中宵道:“禁軍編制成例,是依平戎萬全陣,與我們不合。那是在北方平原作戰,必選地勢平曠的地方,以營為單位,依陣圖而列陣。兩軍堂堂之陣對壘,當然無話可說,此陣極有用。可兩軍作戰,能夠布成營壘堂堂對陣的機會有多少大多數時候,都是靠奇兵勝,交戰于遭遇之時。與此對應,軍中編制就要既適合于大軍列陣,又要適合分散作戰,能分能合方為可戰之軍。”
劉幾道:“況且我們與禁軍不同,不用弓弩,軍中多槍炮,也該自有編制。”
平戎萬全陣是太宗時所制,有詳細的陣圖,大戰時甚至有皇帝親派的排陣使,前方將領必須依陣圖列陣,不得私自變更。理論上講,平戎萬全陣不負其名,真能列出來,有很強的戰斗力。十萬人之陣,整整齊齊布陣,令行禁止,不管哪個方向都有強大的防守和反擊能力,是很優秀的陣法。
可實際上,此陣的限制條件太多。要有大平原,還要敵人必須來戰,實際很難做到。這陣是為對付契丹人而制,可契丹人又不是傻子,你陣列好了,他們知道很難攻破,憑什么來打遠遠對峙,利用輕騎深入騷擾,這陣就不攻自破了。實際上平戎萬全陣在歷史上幾乎沒有起到作用,契丹人不按你的套路打。
陣沒用,但禁軍的編制卻是按此來的。禁軍以營為基本單位,一營就是大陣的一個單元,臨陣依陣圖,各營有自己的固定地方,有自己固定的作戰套路。這些練得精熟,卻沒有靈活性。
營是禁軍的基本編成單位,下面有都,都下面有隊,無論作戰還是駐扎,都是一個整體。營的上面是軍,軍的上面是廂,編制都不固定,權用于管理之用。出戰時派兵,不管廂和軍,以營為單位從各軍中抽調出來,臨時指定帥臣,統兵作戰。
這種編成方式已經被證明了,只是紙面上好看,實際作戰沒有多少用處。由于編制依此而設,更加導致戰時指揮混亂,與黨項作戰時出了很多亂子。歷史上王安石變法時的將兵法,便就是因為編制與實戰不合,最早由范仲淹在延州初創的。
杜中宵道:“軍中編制,必須依實戰編成。首先第一條,基本的編制單位是什么這分兩種,一是駐軍訓練的時候基本編制是什么,二是作戰時基本編制是什么。”
劉幾道:“依這幾年來看,以營為基本,平時并沒有什么不妥。只是有一點,上面是軍,管著許多營,有諸多照顧不到的地方。下面是都,一營五都,指揮使只能管到都頭,下面無力去管。”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錯,營的下面和上面其實都缺了一級。我們訓練時從來兵不滿員,還不太明顯,一旦整編滿員,這個弊端就顯出來了。一個基本原則,統兵官能直接管到的,必須要隔一級。也就是要指揮使要管到隊將,上面軍都指使管到營指揮使,他們中間還要有一級。如此才能如臂使指,不至受制于下級。如果只是一級壓一級,統兵官平時不知下面軍情,戰時不能臨機應變。”
軍隊專業化之后,統兵官的權被專業部門分割,相應的管理事務也少了許多,有精力對軍隊進行精細化管理。下面一級單位太多,精力所限,只能利用下一級的統兵官。對上說好話對下說狠話,是很多人難以避免的,就容易被下級蒙蔽。上下級之間,應該更多的是日常事務,更一級,才是深入管理。
作為基本單位的營下面的編制,必須加入層級,五個都頭有點多,一都十個隊將就明顯過多了。
風雨大宋 第209章 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