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竊聽系統 513 大清要完了
多爾袞轉頭看去,卻發現原來是阿濟格領著后軍終于趕到了。隨同而來的,還有一車車的糧草。那糧車之多,綿延了好長好長的路。
看到這么多糧車過來,建虜軍卒當然歡呼起來,就顯得熱鬧了。
不過只有多爾袞自己知道,其實那么多的糧車,有很多是假的,根本就不是糧食。不過為了提振士氣,不得已而為之。
這一點,多鐸、豪格和岳托三人是知道的。要不然,聽到這么多糧車過來,這三人跑來向多爾袞要糧食,也是會露餡的。
沒過多少時間,多爾袞在中軍帳見到了過來繳令的阿濟格,還有聞風趕來的三人。
只聽阿濟格對多爾袞稟告說,糧食比預計的要少兩成。
這一聽之下,頓時,豪格就發飆了,他才不管阿濟格是他叔呢“為什么會少兩成那么多?是不是你偷偷地藏了糧食了?”
岳托和多鐸也非常關注這個事情,畢竟糧食對于大清來說,實在是太重要了。
阿濟格一聽,當即就惱了,大聲吼道“我藏糧食干什么?我犯得著么?”
不過吼歸吼,解釋還是要的,就見他接著轉頭看向多爾袞說道“越往北的糧食,熟得越晚,這提前收了,產量自然就不會高。而且熟悉農事的漢奴都被調去了孔有德那邊,其他地方的糧田,根本就沒有原來漢奴伺候的產量高。這一來二去,少兩成我都是往少里說得了!”
聽到這話,豪格頓時就沒了脾氣。
漢人伺候田地,那是出了名的。其他族的,都不能和漢人比,產量要低,似乎也就理所當然了。
多爾袞見此,便當了一回和事佬道“無妨,無妨!熟悉農事的漢奴都在恭順王那邊,如果本王所料不錯的話,他那邊的產量應該會比預估的要高出不少。這一來一回,也算是能補上少的了。最多這樣,本王讓他那邊再多運些過來便是!”
還能怎么樣,也只能是這么辦了!
接下來,他們就開始商議起分糧的事情了。
而在帳外,建虜一個個都是興高采烈的。大清援軍又至,兵力就更為雄厚,外加這么多糧車,接下來要收拾耀州驛的明軍,那豈不是容易之極了!
建虜這邊的動靜,耀州驛的城頭上自然也看到了。對此,崇禎皇帝只是淡淡地說道“建虜人來得越多,死得越快,且讓他們高興去吧!”
說到這里,他轉頭看向諸將又道“不過要預防建虜臨死之前的反撲,諸卿的防線可修筑的牢固否?”
大明軍隊一撤到耀州驛,第一件做的事情,就是修筑防御工事。因此,崇禎皇帝這話一問之后,頓時,諸將都信心滿滿地回答道“陛下放心,就怕建虜不敢來攻!”
一直以來,明軍都是善守出了名的。而如今耀州驛的軍隊,乃是大明最精銳的軍隊,就算是去和建虜野戰,他們都不怕,對于防御戰,自然信心就更足了。
再者說了,對面的建虜,人數是多,可是,下到十五歲,上到五十歲的都有,加上還有大量外族,比如說蒙古人,就這種兵力,根本就不能和以前的建虜精銳程度相比。
所謂兵貴精不貴多,就如今兩邊的軍力對比,沒一個明軍將領怕建虜的。事實上,大明將士們也是不慌不忙,并不是他們知道了崇禎皇帝的計策,而是基于對自家戰力的信任,當然,還有對英明神武的皇上之信任。
因此,在回答了崇禎皇帝的問話之后,所有將領們都在笑看建虜變傻的那一刻。
而城外,怕明軍突圍的壓力下,建虜也真是豁出去了。體力勞動這種重活,糧食管夠,要不然也沒體力修筑工事,沒幾天,就挖了道深溝,兩道圍墻,算是把耀州驛徹底得圍死了。
所有建虜都松了口氣,樂呵呵地等著耀州驛的明軍吃完糧食吃樹皮,吃完樹皮吃馬,吃人,最后投降。
不過,多爾袞心中那種不妙的感覺卻越來越重。為此,他再三確認放出去的探馬,到底有沒有情況?
可是,探馬的回報,是連蓋州盧象升所部都沒一點動靜,絲毫不見要增援接應的跡象。
這個情況,讓多爾袞迷惑的同時,就更是有不妙的感覺。
對此,多鐸倒是安慰他道“明軍估計是看到我軍守備森嚴,因此不敢突圍,就在等著我軍防御松懈的時候!”
“但明軍為何一點動靜都沒有露出來,反而比我們還先修筑好防御工事,就好像怕我軍進攻一樣?”多爾袞聽了,還是心有不解道,“難道明軍看不出來,我軍是要用困敵之計,并不是要進攻的么?”
這個確實也是反常,不過多鐸還是有話回答道“明國狗皇帝老奸巨猾,或許這就是他迷惑我們之舉吧?他做出姿態,就好像要堅守的樣子,可實際上,卻打著主意突圍,多少能增加突圍的突然性不是?”
多爾袞聽了,好像覺得有點道理,但是,大清這邊問題也不少,最重要的,還是一件事情,便還是帶著憂慮說道,“可我軍的糧草怎么辦?恭順王那邊的糧食,還要應付大清過冬的。就算抓住了明國皇帝,能從明國換來糧食,可也要有段時間等待的,而我大清所有的糧食,都已經用于此戰了!”
多鐸聽了,不由得沉默片刻,就又安慰道“沒事,我和這支明軍交戰已久,能算得出來,這支明軍的糧食不會有多少的。如果沒有料錯的話,他們肯定會比我們先缺糧!”
聽到這話,多爾袞不由得欣慰了很多,只能希望事實就是如此了。
然而,事實的真相是,崇禎皇帝既然決定要用這個計策,又如何會忘記這么重要的事情?他早就聯系了盧象升,讓盧象升那邊運糧藏在了耀州驛。這些糧食,多鐸在海州,自然是不會知道的。
不過,看著耀州驛的明軍沒有一點慌亂的跡象,細心的岳托就有點懷疑了。這一日,在他們的議事中,他就提出了這個問題。
對此,多鐸給了他答復道“你自己想想,這支明軍在海州和我們交戰的時候,帶了多少物資,你多少有個數吧?這過去了多少天,人吃馬嚼的,搞不好馬上就要斷糧了。之所以你能看到明軍好像不慌亂,那應該是明國皇帝故意讓你看到的,好讓你松懈。等你放松防御的時候,就是明軍突圍的時候!”
“對,這支明軍絕對不會有太多糧食的。”豪格聽了,附和了多鐸的話道,“就那么多偏廂車,還能剩多少糧食?”
岳托聽了,自己仔細回想了一會,好像感覺這支明軍的糧食確實不會多了。于是,他松口氣道“好,那就讓手下都加強戒備,越是要成功的關頭,就越是不能松懈了!就等著明軍餓肚子的那一天!”
聽到這話,中軍帳的這些奴酋,就都笑了。
他們都是久戰沙場之輩,特別是在海州和明軍交戰已久的岳托、多鐸和豪格,對于明軍的精銳,那是深有體會的。如果能這樣把明軍這只老虎給困死,輕松勝之,那就最好了。
可就在這時,帳外忽然傳來急促地腳步聲。隨后,一名多爾袞的親衛扶著一個信使,連通報都不通報一聲,就直接闖進了中軍帳。
多爾袞等人聞聲看去,發現這個信使是八百里加急的信使,頓時,他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升起了不妙的感覺。該不會是明國狗皇帝的幺蛾子出來了吧?
也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大清的八百里加急,每次都不是好消息。至少他們印象非常深刻,先皇就是被這八百里加急,好多次給氣得吐血的。
多爾袞臉上剛有的笑容,立刻就消失無蹤,甚至連坐都坐不住,立刻站了起來喝問道“盛京有事?”
這個時候,能派八百里加急趕來的黃馬褂,除了盛京,也沒有別的地方了。
這個信使已經累得說不出話來了,那個多爾袞的親衛代為回答道“孔有德背叛大清,和明軍勾結,遼河糧倉已落入明軍手中!”
這個話,猶如晴天霹靂,就打在中軍帳內的這些奴酋頭頂上,轟得他們一個個都是眼冒金星,感覺天要塌,末日要到了一般。
多爾袞的身子都晃了晃,差點沒站住。回過神來,他猙獰著臉,立刻沖向信使那去搶急報,匆忙間,把他的帥案都給撞翻了,他也不管。
一把奪過急報,幾下看完之后,多爾袞呆若木雞,徹底傻在那里了。
急報沒錯,是布木布泰發出來的,那就是真得了。
可是,多爾袞是一萬個希望這急報是假的。寄予厚望的大清糧倉,用于給大清續命的那么多糧食,竟然被孔有德賣給了明軍!
想起年初時候,孔有德突然之間變得積極起來,主動奏請,要求調集國的青壯漢奴在遼河開荒種田,現在想來,他應該是在那個時候,就已經做好了打算,要對大清用如此毒辣的釜底抽薪之計!
想明白了這點,多爾袞又立刻明白過來了,為什么明國皇帝會領軍攻打海州,之前的時候,明明能打下海州卻偏偏一直拖著不打。
一開始的時候,自己還以為明國皇帝不愿意有太多傷亡。可如今想來,他正要想打下海州的話,又怎么可能延誤戰機,拖延到大清援軍到來呢?他要真是這么傻的一個人,自己又如何會成為他的俘虜,先皇又怎么可能被他氣死!
還有,明軍退回耀州驛的第一時間,不是想著突圍繼續向更安的蓋州逃跑,反而在耀州驛這里修筑防御工事,這完是因為,明國皇帝就在等著自己領軍前來決戰,以便孔有德那奸賊好行事,徹底斷絕大清的后路!
此時的多爾袞,腦子變得非常地清晰,所有的事情,都被他給聯系了起來,明軍的反常之處,也有了合理的解釋,他也找到了心中一直感覺不妙的原因。
可是,明白了這一切,卻讓他意識到,他早就落入了明國皇帝的算計之中,大清是要亡了!
真是可惜,原本還以為此次決戰,能輕松地滅了明國皇帝和其主力,結果卻沒想到,真正的現實是明國皇帝輕松地把大清給坑死了!大清軍隊的戰力,再一次沒有發揮出來,就要完蛋了么?
想到這里,多爾袞非常地絕望,非常地不甘心,下意識地對這個情況,發出了憤怒的吼聲“不……”
被他這么一怒吼,其他奴酋立刻回過神來,頓時就明白,八百里加急信使的這個消息,肯定是真的了。
一如多爾袞一般,確認這個消息是真的,其他這幾個奴酋,也立刻便絕望了。
打仗要是沒有糧草,那就是再強大的軍力,也有土崩瓦解的那一天。
不知道為什么,岳托在第一時間,忽然就想起了明軍的土木堡之戰。
那個時候,明軍有多精銳就不說了,軍卒是百戰之卒,將領是能征善戰之輩,而且兵力之多,也是遠超敵人。可就是這樣的一支軍隊,卻因為沒有糧草供應,最終被蒙古也先給打得軍覆沒,根本就沒有還手之力。
這一刻,岳托的眼前,就仿佛看到不日之后的大清軍隊,和那支明軍完是一樣的下場!
完了,完了,大清要完了!岳托再怎么樣,也沒想到,大清的敗亡,竟然不是被明軍步步進攻,最終攻陷盛京,而是就在耀州驛這里,大清自己把國各地的兵力送過來找死!
“他娘的多爾袞,你個豬啊!”忽然,豪格大聲沖著多爾袞咆哮了起來,“把大清給坑了,你是明國的內奸么?”
要不是多爾袞征集國兵力,非要到海州來和明軍決戰,大清就絕對不可能這樣戰敗,也就還有實力,就算阻止不了明軍的進攻,也可以一直和明軍周旋下去的。可以如今倒好,等于把大清這口肥肉,送到明國皇帝的嘴邊,讓他來吃了。
崇禎竊聽系統 513 大清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