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神豪 第363章 一方水土一方味道
昆明城南,過滇池,往玉溪,越石屏。一路上,陽光熾烈,群山和緩,間或有絳紅裸土一閃而過,心中又暖又舒展。云南,這天邊之地,有種不同于貴州與四川的散漫。
日落前,眾人抵達建水。這座西陲小城,始于宋,建于元,興于明清。13世紀元世祖十萬大軍,入甘肅,過四川,進云南,平大理國。元將以漢治漢,興建廟宇學堂,大量遷居南宋遺老遺少。他們還將這里重新命名為臨安,帶著一絲戲謔。
幾百年后,故鄉在何方,后人已淡忘。然而,簞食瓢飲、起居生活,仍有端倪可尋。
云南食物最出名有三樣,菌菇、米線、氣鍋雞,前兩者遍布四方,唯獨氣鍋雞是建水土生。雞是楚雄武定線母雞,鍋是建水紫陶氣鍋。鍋子由中空管芯提熱,無水蒸餾,揭蓋湯清如水,星點油花,雞香拂面。
同瓷器、漆器不同,陶器出身質樸。捏泥塑形,燒成陶皿,用來炊飯,本來就是常見。而尋常物,經過歲月積淀,也能生出許多靈氣來。
田姓在建水陶行里是大家。田波、田靜兩人,是陶茶居與田記窯的掌門。兩個不過四十出頭的中年人,操持著一門近千年的工藝。田家的窯廠在城邊世代燒窯的石窯村內,往村子的小徑邊,是整片田園。
黃牛在田里覓食,往團山的小火車慢吞吞經過,一座元代拱橋橫臥在村口。田記窯廠房不大,分治泥與治形兩區,中間立著一棵青松,樹下擺滿正在曝蒸的陶泥。
建水陶泥以本地五色土配置,勘采配浸濯澄曝練腐,經年十二道工序,功夫與時間耗足,才成。摸一把陶泥精料,絳紅色在指尖一揉就化,細到水分干透不見浮粉,陽光一照,似有金邊。
泥料有了成器資格,才開始制形。廠房內五六米挑高,滿室泥胚整齊排列。男人負責醒泥、拉胚、粗修,女人負責裝飾、填刻、精琢。老師傅們周圍坐著小師傅,言傳身教。待半晌,也不見有說笑,人和泥都在這里靜靜等待最終中正平和的時刻。
紫陶氣鍋的燒制與制瓷同源,都是高溫淬煉。受過火煉的泥,脫胎換骨;反復揉捏的鍋,嚴絲合縫;表面如嬰兒肌膚,光澤細潤,實布滿毛孔;內部放足雞塊,隔水蒸餾,吸熱勻、納氣足、生湯快,醇而無異味,上桌散溫又極緩,當地人稱此為培養正氣。
沿著主道臨安街穿城而過,東側有絳紅色高大主門樓挺立。清晨城樓廣場上,到處坐著烤太陽的人,遛鳥、下棋、擺攤,主婦們花花綠綠走城門。
順城樓邊巷內的紅泥墻、水井坊,拐幾拐,就到落腳的客棧。還未跨過門檻,就有個胖丫頭從影壁墻后蹦出來,笑嘻嘻接過箱子。往里走是一進四合院,東有廂房,西有跨院,綠樹紅魚,空間緊湊而暖。
守著客棧四間客房的,有三個人。二十多歲店小二,云南姑娘,自小學陶,高瘦活潑。打雜胖丫頭,算是伙計。負責修繕、灑掃、打更,出力氣賣人情,外加照顧中院那只畫眉鳥的,是李叔。
土生土長的建水人,常年被高原陽光炙烤,一臉黑紅。年輕時帶著兄弟一起做工,尤擅修葺舊屋。
建水街巷齊整,古建民居星羅棋布,巨大孔廟內歇山頂、雕龍柱,歷朝擴建就達50次。世居富戶,三進大院不在少數,曾經首富的朱家花園,縱三橫四兩萬多米大宅,廳堂房舍就二百余間。歷史舞臺上,起高樓、宴賓客,一磚一榫,全憑匠人世代傳承。
初秋太陽曬,巷子里拉著黑色天棚,陰涼下男人們聚在一起抽煙、逗鳥、賭牌局。李叔在家吃了飯,往客棧溜達,一路打著招呼,也不停留。只到一處五百年黃帝廟,總要進去幫幫眼,負責修葺的晚輩是他介紹的。
客棧里能叫盒子菜,這種老規矩在清末民初的京師最常見。就是店家幫住客去大館叫外賣,一味味出品精致,碼在漆盒中,送到客棧。店主特意騰地方,設席布臺,再添幾個敬菜,讓客人足不出戶開夜宴。
客棧不遠處,就有建水最好的炊鍋店。建水炊鍋,介于京城涮鍋與江浙暖鍋之間,是典型跟隨漢文明移植入滇的味道。銅鍋炭火燒旺,里面碼著豆腐、火腿、土雞、藕丸、黃菜……刀功齊整,熱騰騰飄著濃香。
穿行在古城小巷,三五步就能看到井。不像蘇州、杭州城里大都封置廢棄的老井,建水的井依舊眉目鮮活。清晨只要天兒好,總能看到三兩主婦在井邊浣衣、洗菜,小小塑料桶倒扣著扔進井里,幾下拎上來就是一汪碧水。
井多,用途分得也細致,浣衣井偏咸,泡茶甜井最少。眾井之首,是城西門西正街旁的溥博泉,井口巨大,四周墻壁與地面貼滿石板,在歲月沖刷下,斑駁與光潔并存,縫隙內老青苔也不見新綠,陽光下薄薄一層碧色,映得池水沁人。
隔墻就是西門豆腐店,滿屋女工各自守著一大盆井水點嫩豆腐,飛快以紗布裹緊,小小一方,風干發酵三五日,金黃松軟,肥嫩濃香。誰也數不清建水城中一日要吃掉多少塊西門豆腐。吃法就一個,烤。
烤豆腐從不上席,但也并非普通游商,多是一米見方的烤盤,擺在大館天井里,下面虛火烘著,上面堆滿金燦燦的豆腐,專人看守。食客們午后飯前,湊到攤邊,縮在塑料小凳上。
在莊臣眼里,烤豆腐絕對是眼觀六路的細致活兒,黑色鐵條烤得發亮,攤主關照著每個角落,嫩黃豆腐慢慢烤得鼓脹鵝黃。這邊老客也不用筷子,指尖輕壓豆腐,手感彈軟,不顧燙直接捏起來,蘸了料汁,牙齒撕開,一股熱氣裹豆香,連吃幾十個停不住。
那邊攤主不動聲色,以苞谷粒計數,絲毫不差。日子久了,主客閑話家常,小城中的市井煙火,皆化作食欲,吞落肚去。
建水水豐,自然橋多,有小販在橋西賣米線,有屠戶在橋東開肉市,販夫走卒為了省錢又想吃飽,學了蒙人涮肉鍋子的模樣。
從肉市買脊肉,同小販買米線,進小館片成薄片,再幾文買一大碗滾燙肉湯,將薄肉片燙熟,拌進蔥花、芫姜、韭菜、辣椒,又下小碗米線,熱熱一大碗吃得通透。便宜又可口,漸漸就傳開,人過橋,米線也過橋,變成過橋米線。
雖然源自這里,但各地已有一套矜貴流程,但不管旁人怎么傳怎么改,正宗過橋米線其實從未走出過建水,只因其中有一味素碼,草芽。
舌尖上的神豪 第363章 一方水土一方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