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白馬掠三國

八百八十一 討要兵符

更新時間:2020-05-16  作者:瑯騎竹馬
白馬掠三國 八百八十一 討要兵符
觀氣術起源于我國古代的望氣之法,其內容雖稍有不同,原理卻大致相通,只是觀氣術多被用作觀望運相,望氣之法則多被用作帶兵施政。

望氣之法,其實是根據云氣的色彩、形狀和變化來附會人事,預言吉兇的一種占卜法。

凡望氣,有大將氣,有小將氣,有來氣,有敗氣,能得明此者,可知成敗吉兇。

《呂氏春秋·明理》有說:至亂之化,君臣相賊,長少相殺,父子相忍,弟兄相誣,知交相倒,夫妻相冒,日以相危,失人之紀,心若禽獸,長邪茍利。其云狀有若犬、若馬、若白鵠、若眾車,有其狀若人蒼衣赤首不動,則名曰天衡;有其狀若懸釜而赤,其名曰云旍;有其狀若眾馬以斗,其名曰滑馬;有其狀若眾植華以長,黃上白下,其名蚩尤之旍。

氣的吉兇,一般可以從顏色上分辨。各個方位氣的顏色是:東方屬木,氣為青色;南方屬火,氣為紅色;西方屬金,氣為白色;北方屬水,氣為黑色;中央屬土,氣為黃色。

通過觀氣之術,一個人有諸內必顯諸外,因此會形成不同的氣場。

氣色光明則發興,氣色暗淡則敗落。氣呈紅色則巨富,氣呈黑色則有禍,氣呈紫色則大貴。

善于“望氣”之人,必有術目做基礎,練功時瞄準目標的遠處,半闔雙目入靜,似看而非看,目注而達心,久而久之,自然可以看到一種冉冉升騰,薄輕飄渺的嵐霧。

這就是大自然的環境之氣和陰陽內氣相溝通的氣,也稱之為暈。

觀氣術,其實早在先秦時期已經出現,在先秦的許多典籍中均有望氣活動的記載。

《左傳》哀公六年,記載天上有云如眾赤鳥,夾日以飛三日。

《史記》上說秦始皇時,有精通望氣術的人說:“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氣”。于是秦始皇東游,以厭之。

《史記·孝武本紀》載:“入海求蓬萊者,言蓬萊不遠,而不能至者,殆不見其氣。上乃遣望氣佐候其氣云。”

就連昔日項羽的謀士范增說劉邦:“吾令人望其氣,皆為龍虎,成五彩,此天子氣也。”

先秦、秦漢時期,望氣術已廣泛應用于軍事領域。

《漢書·藝文志》記載漢代尚有《別成子望軍氣》、《常從日月星氣》等望氣專書,可見當時望氣術的興盛。

觀氣,也可觀相。

人的相理主要是先天遺傳的狀態,例如一個人的臉型、膚色、頭發、骨骼等基本是爹媽給的。

因此,與人的出生八字一樣,相理是蓋棺定論的,它自然而然反映出人一生的基本狀況。

既然這樣,為何有“相由心生”一說呢?

其實,“相由心生”的“相”主要不是指臉型、膚色等,而是指人的“氣”。氣是人受到疾病、環境的影響所產生的反射,所以氣色時時刻刻都可能改變。

氣色與眼神需綜合觀察,氣色好時,表明五臟六腑的運作較佳,能夠推動血液正常循環,皮膚因為獲得充足的營養,能散發出強壯明亮的“氣”,頭腦也就隨之清晰靈活。

一旦精神、氣色俱足,眼神自然明亮清澈。但精、氣、神呈現的比重因人而異。

例如說“印堂發黑”,其實是由于氣有滯礙,需連同精氣的狀態與眼神的明亮度一起評估,并非只是印堂一黑就會大難臨頭。

觀氣,看似一個很玄乎的事情。

任何事情、任何人都生活在有諸內必顯諸外的規律當中。

因此當你的心境足夠安靜時,便能很輕易地感受到不同人、不同場合的氣場。

人一旦能夠感受到這個的話,則自己的行動會比一般人靈敏、準確得多。這或許是懂得觀氣的好處。

對此,司馬朗亦是深有體會。

當然了,所謂的運氣是一方面,一個人未來的成就再大,如果現下卻沒有一個足夠強大的實力,那也是建在沙灘上的建筑,經不起任何風浪。

畢竟,沒有成長起來的天才,是不能也不配被叫做天才的。

詩仙李太白也是先天氣運不足,年輕時被盛名所累,曾經數次出仕,數次都遭貶黜。年近中年,還是一介白身,生活潦倒。

如果不是后來詩詞歌賦流傳千古,恐怕也不過歲月洪流之中的一粒塵埃罷了。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自古如斯。

“將軍所言前往并州之事,伯達有所考慮。”略微想了想,司馬朗背負雙手,笑吟吟得說道。

“不過,一則路途不近,二則伯達自幼心氣高,如果將軍想要在下加入,在下可是做不得刀筆小吏,所以...在前往并州的路途中,在下想先向將軍討要這數百精騎的兵符,倚為指揮。

當然,到了后,自會奉還。”

“兵符?”高郅微微一愣,望向司馬朗的目光不禁閃爍,在思考司馬朗這樣說的用意何在。

別看兵符就是用青銅或者黃金做成伏虎形狀的劈成兩半的令牌,它卻一直都是兵權的象征,在古代曾經至少有一千年憑借兵符調兵的歷史。可見兵符的重要性。

“只認兵符,不認人”這句話的真實意思就是,只認君主的命令,而不受其他任何人意志干擾的意思。

當然了,“只認兵符,不認人”所表達的意思,其實并不像我們想象的那樣,隨便一個人拿著兵符就可以調動軍隊。而是保證君主或諸侯在傳達命令或者調動軍隊時,他的話不被篡改、不打折扣地被執行時,用到的一個憑證,這便是兵符。

也就是說有個原本不屬于這個部隊的人來調動軍隊。

他說君王或者諸侯說了,你們要到哪里哪里集結,準備做幾級戰斗準備。那怎么證明他是代表君王或諸侯的意思呢?

那就是拿出兵符,和軍隊里將軍掌握的另一半匹配,匹配成功了,確保是真的無疑了,大家就都會聽他調遣了。

一定意義上來說,兵符存在的意義是必要不充分條件。

也就是說沒有兵符是調不了軍隊的,但絕對不只是靠虎符就可以調動軍隊的。

請:m.booktxt.net

白馬掠三國 八百八十一 討要兵符

上一章  |  白馬掠三國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