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大唐官

17.漢地傳明燈

更新時間:2024-06-08  作者:幸運的蘇拉
大唐官 17.漢地傳明燈
他不是特別明白,當這一群人由原本的溫末或者庸更,獲得自由和田地后,居然會發生如此劇烈的變化。

“他們好像現在真的是為自己而活著,不是嗎?不為贊普而活,不為茹本、域本,也不為任何菩薩。”牟迪最終開了口,像是喃喃自語。

身邊的幾位看守他的甲士,也都輕松愜意地將馬匹拴在樹樁上,坐在了壟上,饒有興致地看著人們在田野里的勞作,和蔚藍天際處,從祁連山那邊飄來的朵朵長云。

能夠回答牟迪疑問的,看來只有伴同在他身旁的袁同直了,這時的袁行者,已不用再像先前為階下囚那般小心翼翼了,他仰起頭,可以自由坦誠地和牟迪交談,就像兄弟友人間的那般,“我們漢地的孔子曾說過,政之急者,莫大乎使人民富且壽也另外個孟子曾說過,易其田疇,薄其稅斂,人民可使富也而孫卿子荀子則說過,王者富人民,霸者富士,僅存之國富大夫,亡國富筐篋、實府庫。”

“他們,都是什么人?”牟迪好奇而熱烈地詢問說。

袁同直狡黠地翹起嘴唇,笑起來,說他們全都是關注現世,整日想著如何拯救百姓,讓國家變得更好的賢人。

“禪宗說過,世界萬事萬物的初始,莫不出自于緣,然后為業識的,要秉承一盞燈,只要燈不滅,那么終究會走出末法的時代的,我雖暫時還不懂行者你所說的那些道理,但我想他們所言的,也是一盞燈,在漢地流傳的一盞燈。”

然后牟迪很認真地請求袁同直,能否讓他看孔子、孟子和孫卿所寫的典籍,“密宗也好,苯教也好,我覺得救不了西蕃。來世之說,神鬼之祭,不過是一種昏昏的麻醉,當藥性越來越淡薄后,民眾終究會從沉重的痛苦里醒過來,他們會覺得無法忍受,會發怒,會傾覆贊普和貴族們所精心織造出來的謊言。”然后牟迪臉色慘白,仿佛是自言自語,“那樣就真的太可怕了也許漢地的賢人言論,可以救西蕃一把。”

可袁同直笑笑,也非常認真地回答說:“有高汲公在,他絕不會讓你接觸到這些典籍的,贊普你還是安心研究禪宗佛法吧。”

這個回答讓牟迪非常失望。

袁同直最終還是給他指了條路:“你呆在鄯城也好,馬上汲公在此所做的,你暗中細心觀察就行,會受益終生,是為活典籍。”

此刻,鄯城軍府內,在高岳的面前,黑壓壓跪了一大群人,他們全是被鄯、廓、河等州蕃漢百姓扭送來的,即“附賊者”。他們大多是原本河隴的土著豪族,西蕃來了后,轉身投靠,成為西蕃庇護下的大地主,幫西蕃營田、刻剝、征稅,各個腸肥腦滿。

對付這群人,高岳有的是經驗,“興元經驗”。

“多虧諸位父老,就拿鄯州一地來說,有你們在,總算田疇齊整,水利依舊,牲畜蕃息得也很好。”汲公首先說了這句話。

可“附賊者”們卻顫抖得更加厲害,他們的家產在唐軍來后,本就被溫末奴隸們奪取過半,現在又要應付這位汲公,這汲公他們也算有所耳聞,據說是出了名的酷烈,凡是被他盯上的,無不破敗號咷。

“所以什么誅殺、流放就不必了征罰就行。”高岳這時摸著胡須,說出了他的懲處標準。

聽到征罰,這群附賊者臉色稍微舒散點,但要說徹底好轉,怕是還有些言之過早。

因為高岳口中的“征罰”,就是所謂的“屈法適時,以征代罰”,也即是當時局艱難時,罪犯便不再用律法刑罰,而是可以繳納錢帛、糧食來抵罪,昔日韓滉在宣潤主政時便曾實施過此法,短期內聚斂了大批物資,有力增援了朝廷的平叛。

其實這也不是唐朝,更不是高岳的獨創,漢朝就盛行“贖刑錢”了,司馬遷就是交不起這筆錢才遭了腐刑某種程度上腐刑也是贖刑的一種模式,直到清朝乾隆時期,那和珅還搞了個“議罪銀”制度,允許犯罪的官員用銀子來抵罪,某種程度上也幫皇帝從前赴后繼的貪官污吏那里奪取部分銀錢來,用于十全老人的十大武功花費。

這種制度說起來不好聽,不過由此得來的錢糧本身是無罪且有用的,況且如今的征罰也不是對官吏的,不會把征罰的代價轉嫁到百姓頭上,而是對這群翻不起浪花的附賊者的,高岳實行起來心理上的壓力根本不大。

于是高岳便讓身邊的權德輿擬出個征罰標準文牒來,懸榜在大堂上,讓所有附賊者抬眼都能見到:

征罰的數額,按照你在西蕃統治下做了多大的官,占了多少地產不定,但通常來說,三成家產沒了

扭送他們來的百姓,又可以分得他們十分一的家產

原本溫末奴隸暴動時,他們就已喪失了五成的家產。

來來去去,他們也只能保留一成的財產而已。

同時高岳還規定,這群附賊者不免除賦稅,且要應役疏浚河道,修繕橋梁至于河湟當地的王田收益歸贊普所有、財政官田、軍官田則統統被沒收,高岳準備將其撥給新管理此地的唐軍營田所需至于河湟、隴右的寺廟,高岳雖沒有沒收他們的田產,但也飛出文牒,要求他們接受和糴本,每年給唐軍駐地輸送定額的糧秣、油和鹽,且將各處河川上寺廟擅自設立的水硙,除保留二成數量外,其余悉數搗毀,保障百姓農田灌溉用水。

總之而今在河隴地,高岳如今就是律法的制定者,軍隊的所有者,土地的管理者,他眼光已不單單是光復失地,連通安西北庭這么簡單,他更關心在這場征伐后,唐家如何在河隴站穩腳跟。

衙署的圍屏后,牟迪瞪著眼睛,在靜靜偷聽觀察著這位汲公的所作所為。

他看到,每日這位汲公在處理好繁雜的政務后,便會立在架巨大的地圖前,手提著蘸著朱色墨汁的兔毫毛筆,當傳令司的虞候報告他,先前出征的五千騎兵到達某地時,高岳便會在地圖上的那個地點,很認真地勾畫個紅圈。

大斗撥谷被畫上了紅圈,接著是焉支山,接著是祁連城,接著是刪丹,接著是甘州張掖,就這樣一個圈一個圈,每隔兩三日,就不斷往西延伸著。

大唐官 17.漢地傳明燈

上一章  |  大唐官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