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大猛士 第1044章 債臺高筑籌糧餉
要渡過眼前這道難關,起碼需要籌款五千萬貫,才能夠善后。”崔君肅詳細向皇帝與宰輔們說明為何需要這么多錢。
“此次大戰,朝廷出動近五十萬大軍,其中直接調到最前線作戰的就有三十多萬,另有十余萬部署到二線防御。又出動郡兵不下二十萬,鄉兵十余萬,民夫一百余萬。諸路戰場,戰死士兵一萬余人,郡兵鄉勇等數千。戰馬、坐騎、馱馬等死者十余萬匹。”
“戰馬等牲畜死傷可稍后補充,但陣亡和傷殘將士卻得馬上發給撫恤和賞賜······”
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一場大戰,宰相們朝中運籌帷幄,將軍們前線指揮作戰,可等打完了,才發現最麻煩的事情才剛開始。又是賞賜又是撫恤,這邊還有幾十萬常備兵月月得發餉,日日得口糧。
皇帝內庫有一千三百余萬貫,愿意拔出一千萬貫,已經是很難得了。可饒是如此,依然還有起碼四千萬貫的差距。
四千萬貫錢,那可是四百億個錢啊,一貫錢六斤四兩,足兩億多斤,堆一起,絕對是一座巨大的錢山。
換成絹折成糧,那就更不得了,得是群山連綿。
當然,這錢雖不少,但對于那些權貴門閥們來說,又并不是特別的多了。哪家門閥沒有個幾十萬百把萬的家業?哪個能稱的上士族的家族,沒個十萬貫以上的家業?
明朝有沈萬三清朝有胡雪巖,都是富可敵國,中古世紀的隋秦時代,一樣不少。
歷史上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身家就有三千萬匹絹。而另位再造大唐的汾陽王郭子儀,一年的俸祿就有二十八萬貫之多。
再比如唐高宗的時候,長安城有一個叫駱鳳熾的商人,白手起家,后來家資千萬,金寶無數,他曾經對皇帝說,拿他家的絹給終南山上每顆樹都纏上一匹,樹纏完了,他家的絹都還沒用盡,可知道多有錢了。
當然,再有錢,這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
就好比皇帝積攢了一千多萬貫錢,那也是有一個個龐大的皇家手工坊、皇家商隊、皇家商鋪等支撐起來的。
其它人更是數代甚至是十幾代的積累。
皇帝若是下道詔令,說跟天下人借錢,就算那些人有錢,也不愿意借。明亡之前,崇禎找大臣們借錢發遼餉,可就連國丈都不肯掏錢,只借五百兩,還是他女后周皇后從宮里送一千兩給他,讓他多湊些一起借給皇帝做個表率,結果這國丈卻還扣下五百兩,只借了五百兩給崇禎。
但是后來闖軍攻破北京,拷掠貴族百官時,卻從國丈府里抄出了無數的金銀。
人都這樣,借錢沒這么容易的。
尤其是朝廷借錢,別人會認為朝廷這是想要強制攤派索捐,這種事情各朝都常有,而這種借錢,尤其是跟戰爭有關的借款,基本上都是有借沒回的。
羅成還是想的比較明白的,與其這樣借,還不如搞的純粹點,那就是當成一個簡單的商業行業。
這個時候,權貴地主豪強其實都喜歡做借貸生意的,蓋因為利息高,這種金融業務可不是誰都能做,既得有錢還得有權有勢,這樣才能保證有放有收。
“就以朝廷的稅收做為信用擔保,發行朝廷債券,年息定為五分四分三分等,可以發行一年期、兩年期和三年期、五年期的,總共發行五千萬貫債券,以籌措資金。”
羅成受崔君肅的啟發,決定發行債券。
債券這玩意在后世那是非常普遍了,各國都會發行,不但國家發行,甚至地方政府也發行,就連公司也一樣發行公司債。
但是在這個時代,皇帝說出這樣的一番計劃后,卻驚呆了一座宰輔們。
“債券?這是什么?”
“自然就是債務的憑據票券了,朝廷把印有借款面額的紙券蓋上印章,做好防偽然后發行,讓官員商人們前來認購。購買之后,朝廷得到借款,而商人保留這債券為借款憑據,到約定期限之后,再到朝廷兌換,朝廷還本付息。”
崔君肅覺得腦子轉不過來,跟不上皇帝的節奏。
“朝廷借錢向來不會容易,現在還弄這債券,讓人自由認購,會有人認購?”他深深的懷疑。
羅成微微一笑。
“年息五分,這個利息可不低,不管你有多少本錢,借給朝廷都能有這樣的利息,難道崔相就不心動?”
民間借貸,雖然過去都有翻倍的羊羔息、驢打滾、九出十三歸等,官府的公廨錢放貸也一度是八分息。
但是大秦立國后,嚴打高利貸,規定了過去的借貸,利息最多都只能到本金一倍,超出不算。而大秦立國之后,民間借貸則最多只能五分息,超出的朝廷不支持。
雖說這個律法出臺后,依然會有高息借貸,可那已經是受律法禁上的,如果違律,那么一經查處,就要受到嚴重懲治,輕則罰錢,重則放貸的本錢沒收不說,甚至還可能要處流放、財產充公之刑罰。
而現在朝廷借錢,直接開出了律令規定內的最高利息五分,同時朝廷借款數目巨大,直接就是五千萬貫,而且還款期限還有一年兩年三年五年四種,最久也才五年就還。
對于手里有大量閑錢的有錢人來說,這樣的債券確實是很穩定的,不用擔心別人還不起。
不過,得擔心朝廷不還。
“一年期債券三分息,兩年的三分半,三年的四分息,五年的五分息。朝廷允許這些債券認購者可轉手,回收之時只認債券不認人。”皇帝說道。加了這一條,是為了避免有人認購持有了債券后,中間若急需用錢,未到期朝廷又不予兌換時,可以私下轉讓,這樣也能解決持有人的一些麻煩,給予方便。
“陛下,大家如何肯相信朝廷到期會償還本息呢?”崔君肅問。
“這也簡單,大秦朝廷和朕的信用,此外,若到期朝廷不能償還本息,則朝廷以鹽引、茶引、酒引等抵充,絕不讓他們吃虧,更不會有損朝廷信用。”
鹽引茶引酒引這些東西,可是好東西,因為這幾樣物品都是實行專賣,得先有引,才能取貨售賣。引是交稅憑據,可貨物是有限的,因此引也是有限的,誰手里有引,誰才能拿到鹽茶酒等好貨賺錢。
“那朝廷為何不直接賣引籌款?”
“今年的引已經被你們提前賣光了,所以今年這些稅也提前征過了,如今沒有貨,你豈不是賣空引?還是說你打算一貨賣二引?”
歷史上明清之時,都有這種超發鹽引的情況,而且非常嚴重,實際就是寅吃卯糧,最后導致大量鹽引在手,卻始終取不到鹽的情況,導致了私鹽更加泛濫,鹽政全面敗壞的情況。
如今鹽茶酒等的專賣稅,是朝廷收入的大頭,羅成不敢輕易開這個壞口子,一旦開了頭,以后只怕就完全收不住了。想明清之時的鹽引超發一開始也是財政不足,于是超發一點,慢慢的一年又一年,這超發的鹽引就越聚越多,最后釀成大麻煩。
但如果是以鹽引來做信用保證又不同,畢竟五千萬債券是分成了四種期限的,最久的為五年,不是馬上就兌現的那種。
而朝廷現在光鹽稅一年就有三四千萬貫,這意味著以各種引做保證,五年之內,完全有能力消化掉這五千萬貫的債券。
當然,若是朝廷以后財政好了,每年能夠兌付到期的債券,就根本不需要用鹽引代付。
“崔相,你是不是也帶個頭,先認購點?”羅成笑問崔君肅。
崔君肅是清河崔氏里的支房,但也畢竟是名門大閥之家,跟隨羅成這幾年,更是水漲船高,女兒還在宮中為妃,歷經幾次大風大浪都沒受到牽連,他手里還是很有錢的。
崔君肅想了想,“臣愿意認購十萬貫。”
“哦,幾年期的?五年的嗎?”皇帝問。
崔君肅還是有些不太放心的,生怕這錢出去了就回不來,可想想皇帝好像也不是那種搶臣子錢的人,而皇帝剛才給出的方案確實也是不錯的。于是咬了咬牙,“五年期。”
“好,記下,平章事、民部尚書崔相國,認購五年期債券十萬貫,年息五分,五年期滿回購,本息共計十二萬五千貫。”
雖然沒有計復利,可五年兩萬五千貫的利息,還是驚人的。雖然說五分息不是現下民間借貸里最高的,可關鍵在于這筆款項巨大,這才是最驚人的。
崔君肅晃了晃,馬上開口,“陛下,臣····臣再加購十萬貫。”
“哈哈哈,好,再加十萬貫,崔相國認購二十萬貫,五年到期,本息共償還二十五萬貫!”
崔君肅聽著五萬貫的利息,臉都熱乎起來。五萬貫啊,這么大筆錢可不好賺,而現在卻能輕松的錢生錢,還沒風險。
皇帝笑看著殿中其它眾臣們,“諸位,機會難得,不可錯過啊,債券可不是年年都會有的,這么好的事情錯過就沒了,你們可是近水樓臺先得月。”
門下侍郎魏征笑道,“臣可沒有崔相這么身家豐厚,就認購個三千貫吧!”
“魏征你別哭窮,你歷年得的賞賜可不少,更何況,你們魏氏家釀現在可是大秦名酒之一,你家酒坊一年就不止三千貫的進項了。”
“那就,那就認購一萬貫吧。”魏征道。
有了崔君肅和魏征兩個宰相開頭,于是其它宰相大學士們也就不客氣了,這個萬八千貫,那個三五萬貫的,等眾人認購完后。
皇帝驚訝的發現,他的一眾宰輔和三省六部的大臣們,居然已經認購下近千萬貫了,再加上他的那一千萬,五千萬債券還沒印呢,結果就認購了兩千萬貫,真是不錯的開頭。
不過崔君肅馬上想到,五千萬貫的債券,最低的一年期也有三分息,最高的五年期為五分息,這么算下來,這筆債券國庫起碼得付三四百萬貫的利息,不由的又心疼起來。
,方便閱讀
隋唐大猛士 第1044章 債臺高筑籌糧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