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書架
小說社區
書庫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您當前所在位置:哎呦文學網>>巨星來了

第722章 一起去征服這個世界

更新時間:2018-10-03  作者:念笯嬌
巨星來了 第722章 一起去征服這個世界
“雅雅姐,你除了演戲,演好戲,還有什么夢想嗎?”陳子昂忽然轉移話題問趙雅。

趙雅一愣,這個問題,把固執、執著,又有些單純的她難住了。

李秋婷也好奇看著趙雅,想聽她的回答。

趙雅這類人,不應該存在于娛樂圈的。

娛樂圈這個社會,比其它圈子要復雜數倍,甚至十倍百倍都有。

當初環亞的吳仁智,就是因為想等她被這個圈子染壞,再進行下一步。

可惜他等不到。

趙雅就是這么犟。

也正因為犟,吳仁智又想得手,所以環亞不會全部封鎖給她的資源,但開放也非常有限。

導致趙雅根本火不起來。

如果沒遇上陳子昂,趙雅就等著合同期結束,然后轉行干別的去了。

她當然也發現這個圈子不適合她。

“沒仔細想過別的。”趙雅努力思考好一會兒才說道:“我之前在環亞都打算合約到期就轉行了,開個什么小店,能養活自己就行。后來看到白娘子角色,就想著把它演好,算是給童年給自己一個交代。后來,我覺得公司對我很好,我根本不像是員工,而是合伙人,就想著先這樣演下去。等哪天厭倦了,就告辭轉行去。”

此時的趙雅,像是一個單純的小女生,依然懷揣美好和希望,對生活充滿熱愛。

李秋婷陷入沉思。

趙雅其實很像剛入行的她,那時她也想著有錢了,就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去。

演藝事業,并不是她最喜歡的事。

可十年來,李秋婷已經忘記初心,她覺得自己離不開這行了。

就算轉行,也會做跟這行業有關的事。

比如當導演,偶爾出個鏡。

“其實你可以有更遠大的理想。”陳子昂說道。

趙雅眼神疑惑,看起來特別好騙。

陳子昂繼續說道:“沒想著走出國門,走向世界嗎?”

趙雅有些茫然。

陳子昂暗暗擦汗,這姑娘真是傻得可愛,聽不懂他說什么。

李秋婷也看出來了,提醒趙雅:“就是以后演的戲,不止我們國內的觀眾看,全世界的觀眾都看。”

說完,李秋婷自己都愣住了。

陳子昂想讓趙雅去混好萊塢?

她回過神來,也有些迷茫地看著陳子昂:“你讓趙雅去好萊塢發展?”

好萊塢是能去,沒限制,但那里比國內競爭更加激烈。

可以說,國內是實力選手是被資本砸沒了,小鮮肉小花瓶擋道。

好萊塢那里,則是實力選手被實力選手碾壓沒了。

“為什么一定要去好萊塢發展?”陳子昂反問李秋婷。

李秋婷更加懵逼了。

陳子昂笑道:“一定要對我們的文化有自信,對我們的作品有信心,只要我們公司能不斷出好作品,也能像好萊塢一樣,讓它們在世界各地跟觀眾見面。”

李秋婷一頭冷汗。

“哥,你這目標太浩瀚了,我看不到希望。”她忍不住打擊陳子昂。

國內,陳子昂只是在綜藝圈子和電視圈子有成就。

電影才是打向全世界的子彈。

而陳子昂還沒演過電影,更沒導演過電影。

他在籌備電影的事,李秋婷是知道的。

她沒反對,反正電影是演藝圈的終極之路,陳子昂走上去,她并不意外。

趙雅腦回路跟李秋婷不一樣,她關注的是別的地方,好奇詢問道:“子昂,一直說文化文化,文化到底指的是什么呀?”

在她的認識中,可能指的是古文學,經典國學。

但她又覺得無比空泛,似乎不對。

陳子昂詫異,但還是回答道:“關于文化,全世界有一個共同的理解,它就是相對于政治、經濟而言的人類全部精神活動及其活動產品。是智慧群族的一切群族社會現象與群族內在精神的既有,傳承,創造,發展的總和。它涵括智慧群族從過去到未來的歷史,是群族基于自然的基礎上所有活動內容。是群族所有物質表象與精神內在的整體。”

趙雅和李秋婷一臉懵逼的樣子,好復雜,好難理解。

陳子昂笑道:“那簡單一點來說,我對這個文化的理解是:一個民族經過很多年,我們是五千年,所沉淀下來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準則,也就是精神。”

李秋婷和趙雅似懂非懂。

陳子昂舉例子說道:“比如說,我們拿筷子吃飯、用筆寫漢字,就是最大眾的文化。再比如,我們要孝順父母,這也是文化。還比如,我們要對朋友兩肋插刀,而不是插他兩刀,這也是文化。”

李秋婷和趙雅瞪大眼睛,原來這么簡單啊。

陳子昂繼續說道:“文化是沉淀的產物,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就拿吃的來說,北方人吃小麥做的面食,其實是秦朝以后,在那之前,你要想來碗西紅柿打鹵面,對不起,沒有。還有辣椒,到明朝才被引進到中國,但這并不影響它是我們餐飲文化的一個重要元素。那些國學經典,是我們文化的載體之一,但并不是文化本身。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最根本的思考方式,它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定力,一種威武不能屈、富貴不能淫的氣節;一種寵辱不驚、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堅守;一種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意識;以及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的信念。是指導我們生活行為的禮、義、廉、恥;忠、孝、仁、愛,這些早就浸入我們骨子里面的東西,而不是已經表面上看到的的各項技藝、物品。”

李秋婷和趙雅眼神興奮起來。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縱觀圈內,也只有和陳子昂在一起的時候,她們才知道什么是學霸,什么是文化人。

陳子昂說著:“就像埃及的金字塔,牛不牛?和我們的長城一樣,古代文明的奇跡。但他有什么文化呢?頂多算是一個宏偉的古代建筑,是一個供人參觀和研究的文明標本。而我們的長城就不一樣,它代表的是一種保家衛國、萬里赴戎機、不叫胡馬度陰山、以及不屈的不撓的家國情懷。”

李秋婷和趙雅這種學渣,此時看陳子昂的眼睛里冒著星星。

“我以前不知道你愛國的自信來自哪里,現在我終于知道了。”李秋婷笑顏如花:“說得我都更加愛我們的國家了,對我們的文化產生無比的自信。”

陳子昂瞥了她一眼:“現在很多人,身上穿著馬卦,手上套著串珠子,張嘴國學、閉嘴傳統,沒事就拎出一堆的文化符號,滿世界的跟人顯擺,把別人踩的一錢不值。巴不得全國人民都回到兩千年以前,以為這就是文化自信。”

李秋婷撇嘴。

雖然她沒能完全對號入座,但有些確實戳中她了。

趙雅張嘴。

陳子昂說道:“一切的文化自信,都源于經濟基礎。時至今日,我們已經隱然成為世界的一極,當然有理由、也有必要文化自信。這是一個民族強盛與成熟的最終體現。”

趙雅終于忍不住問道:“我們怎么對自己的文化自信?”

陳子昂笑道:“很簡單,文化自信就是,在一堆拿著刀叉吃飯的人里面,你可以很淡然的拿著筷子;就是你去港島和澳島的時候,你可以很淡定的說著普通話;就是我們小學課本里面說的,對待老外要不卑不亢;就是你不會因為國內的乞丐,不如華爾街街頭的乞丐要飯的姿勢那么優雅而自卑;就是對自己的行為方式,有著客觀的認知。”

有些聽不太懂,但這讓李秋婷和趙雅更加崇拜,眼神熾熱。

陳子昂又說道:“文化自信是我們中國人的自我認同。從古以來,我們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也有舍身求法的人……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都是文化自信的人。只有那些自悲和別有用心的人,才會對我們的文化發出恥笑!”

李秋婷忍不住笑道:“我覺得你不應該混娛樂圈。”

趙雅也有些認同。

陳子昂喝了口茶水,而后說道:“娛樂圈這么有前途,怎么不適合我混?”

李秋婷不由得問道:“娛樂圈有前途嗎?”

陳子昂笑道:“你們沒發現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嗎?那就是美女越少的行業,越沒有前途。娛樂圈美女大概是美女最多的圈子之一了吧。”

李秋婷和趙雅有些迷糊。

陳子昂繼續說道:“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空姐這個行業,在那個早些年的時候,能做空姐的,那絕對都是大美女。還專門有一些描寫空姐的影視劇。你們再看看現在,做空姐的真的都是些姐了,真的大姐。你們現在去坐飛機沒發現嗎,空姐的整體美貌指數明顯降低好幾個點。”

李秋婷和趙雅想了想,還真是啊。

陳子昂又說道:“再拿廣告創意行業來說,以前廣告還屬于比較高大上的智力行業,從業人員也是美女濟濟,什么設計啊,文案吶,都有很多漂亮美女。更不要說什么對接客戶的AE了。好幾年前,排名前幾的廣告公司,里面簡直是美女如云,公司里面有十幾個AE,也就是客服,基本都是年輕貌美、如花似玉。就連部門的創意總監,很多都是大美女。再看看現在的廣告業,清一色都是蓬頭垢面的廣告狗。”

李秋婷和趙雅哭笑不得,還有這事?

“美女就是一個行業的風向標,美女越多的行業,賺錢相對肯定更容易一些。因為美女其實就是稀缺資源。有資本去擁有稀缺資源的行業,肯定是賺錢的行業。”陳子昂哈哈笑道。

李秋婷白了陳子昂一眼。

趙雅含笑不語。

“我媽的公司,生產的產品在國外賣得特別好,超級賺錢,賺得她都害怕。我去的時候,懷疑是不是走錯地方了,從前臺開始,遇到的全部都是美女。后來我一問,前臺的工資都是9000塊一個月,還是基本工資。以后有親戚朋友的后輩找工作,你們給他們提個醒,衡量一家公司值不值得去,除了工資以外,美女的多少,也是必要考慮的硬性指標。如果他們已經在上班,正在猶豫是不是要跳槽。讓他們轉過頭,環顧四周,如果身邊全是什么大媽、大姐、女漢子,那就不要猶豫了,他們公司不是快完蛋,就是在快完蛋的路上。趕緊走人,找一家美女多的公司,好好待著。我們一定要相信,一個美女們都待不住的行業,絕對是夕陽行業。一家連美女都不愿意養的公司,憑什么養你?”陳子昂笑道。

李秋婷笑哭。

趙雅好奇問道:“子昂,你媽開什么公司?沒聽你說過呢?”

李秋婷插嘴道:“開什么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伯玉動漫就是他媽媽幫他買下來的。”

趙雅吃驚。

陳子昂家比她想象的要有錢啊。

“你沒聽我說過,但你一定聽過我媽的公司的名字。”陳子昂沒正面回答趙雅。

趙雅也不好多問。

李秋婷聽陳子昂扯聽得來勁兒,問陳子昂:“子昂,你說我們這個國家還會好嗎?會有前途嗎?”

陳子昂翻了翻白眼:“這話問的,你讓我怎么說?我當然覺得我們國家會好啊,會有前途啊。畢竟我生活在這個國家,我當然希望這個國家越來越好。”

李秋婷低聲說道:“我并不是指國家本身,而是……政府。”

陳子昂想了想說道:“關于這個呢,說個故事吧,有個農業家七十六歲了。有一次有人和他大談他的農業經。那人問農業家,你這個橙子掛果要多長時間啊?農業家就說,嗯,要六年。訪客當時就很震驚:一個七十多歲的老頭開始創業,在那大談八十多歲的時候,那個收獲的場景,這是一種什么樣的精神?都是一個黃土埋到脖子上的人了,還去干十年八年以后才有收獲的事,了不起不?后來再過了幾年,現在大家看到了,這個農業家你們知道是誰,現在果然很牛逼是吧?”

李秋婷和趙雅連連點頭。

這個農業家,就堪比前世袁隆平的存在,誰不知道呢?

陳子昂認真說道:“我覺得,一個人和政府,其實都是一樣的。判定他會不會越來越好、會不會有前途,在于他是不是能看到未來,敢不敢規劃那些自己可能都看不到的未來。因為我們都知道,絕大多數的決策,特別是政府的決策,在短期內可能是看不到效果的,反而會引來很多的批評和置疑。”

李秋婷和趙雅聆聽。

陳子昂說道:“你們看,建國初期,國內一窮二白,還有幾百萬土匪沒剿干凈,人家就考慮到未來的國家安全,出兵抗美援朝。同時還全民掃盲、修建各種水利工程。還搞原子彈、萬噸巨輪、修國道、修鐵路。”

“這些工程真的牛,特別那些鐵路、公路和水利,當時基本就是靠人力挖出來的,直到現在還在各地發揮著重大作用。政府在人均GDP全世界墊底的時候,開始規劃全國性的高速路網,那時候特別是西部,路上連車子都沒有幾部,高速公路被很多人痛心疾首的罵作是面子工程。時至今日,誰還敢說那幾十萬公里、縱橫全國的高速路網是面子工程?”

“然后在十幾年前,人均GDP才一千多美元,和那個菲律賓差不多一個檔次的時候,高鐵開工。那時候的菲律賓政府在干什么?不停的跟民眾許愿而已。除此之外,啥都沒干。”

“我們的政府也完全可以學他們啊,和很多第三世界國家一樣,什么都不用干。因為做這么大的工程,在當時是要被很多‘有識之士’和不明真相的群眾唾罵。”

趙雅和李秋婷笑著聽下去。

陳子昂也笑了起來:“想當年,那些公知還寫了一首詩,流傳甚廣,叫做高鐵啊,你慢點走,等一等你的人民。現在呢,這首詩已經被改成,高鐵啊,你慢點走,等一等公知的智商。”

趙雅和李秋婷噗哧一笑。

“還有很多很多的例子,比如西部人民還在吃草的時候,殲20立項;再比如人民圍觀臺灣同胞吃泡面的時候,各種航空工程和軍事工程紛紛上馬……一個政府會不會讓一個國家更好,不是看它現在的GDP有多少,也不應該只盯著人家某一兩個點,而應該看它有沒有立足現在,展望未來。”陳子昂鄭重說道。

李秋婷和趙雅一臉正色。

是啊,我們的政府在東歐巨變以后,歐美各國處處刁難的環境下;在國內外所有的有識之士認為它要完蛋的情況下,它依然在按部就班的執行和制定各種各樣的計劃,在考慮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以后的事情;在考慮民族復興需要航母、需要四代飛機、需要核心潛艇、需要覆蓋全民的教育體系、需要覆蓋城鄉的醫療系統、需要四通八達的交通路網……

看現在很多民間的商業發展,也一樣有著政府的意志,今天國內的IT業興旺發達,媲美美國。這是建立在全覆蓋的通訊體系之下,沒有政府意志,就靠國內四家通訊公司,就能趕走占據中國市場上百年的國外通訊巨頭嗎?

看看中國這些年已經完成的計劃,基本都是向蘇美看齊的,都是做一些世界霸主才有的配置。

“這樣一個能在內憂外患之下,頂著大家的罵聲干活的政府,一個能喊出兩個一百年,規劃未來幾十年的政府,怎么不會越來越好,越來越有前途?看看其它國家的政府,每天都在干什么,做什么。而我們的政府,又在干什么,做什么。”陳子昂看著李秋婷和趙雅。

在李秋婷和趙雅沉思的時候,陳子昂意氣風發說道:“夢想,要放遠點。來吧,跟著我,一起去征服這個世界!”

巨星來了 第722章 一起去征服這個世界

上一章  |  巨星來了目錄  |  下一章
Copyright (C) 2012-2012 哎呦文學網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