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452章 治理

  這開墾梯田,絕對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再加上勞動力不足,進展的很是緩慢。

  眼看著就要迎來春耕了,如果不能在春耕前把梯田開墾好,那百姓的意愿,就會大打折扣。

  周瑜恒深知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

  于是,周瑜恒又想出了第二個辦法,就是成立梯田開墾隊伍。

  每一戶人家,只要有人報名加入,那么就優先幫這戶家庭開墾出一塊梯田。

  消息一出,響應者紛至沓來。

  周瑜恒也是立下規矩,先來后到。

  為了更好的推進開墾的工作,周瑜恒還把縣衙里所有的衙役們也都派去開墾。

  一時間,志遠縣熱火朝天,幾乎就要把山給鏟平了。

  從山上運下來的泥土,很快就在一片空地上又堆出了一座小山。

  “周縣令,這里這么多泥土堆積起來,可不行啊,遇上下雨天,會塌的,”一個官吏提醒道。

  周瑜恒點點頭,這點道理,周瑜恒是知道的。

  而見泥土堆積的有兩丈高之后,周瑜恒又挑出了一部分百姓,專門來燒磚。

  這是周瑜恒改建志遠縣的第二步,就是要讓這里的百姓,都能住上堅固的房屋,不怕風不漏雨的好房子。

  只是這燒磚,是比開墾梯田更吃力的一件活,滾燙的熱浪,常常把人的手給灼傷了。

  而嗆人的氣味,也是讓人很是難受。

  只是這一切困難,在周瑜恒眼里,都是可以克服或忍受的,唯獨百姓的生活,要變的越來越好。

  為了讓百姓生活不受太大影響,周瑜恒把燒磚的地點設在了縣城的背風口。

  而同樣的手段,百姓誰愿意出來燒磚的,就可以先把自家的房屋給修理一新。

  飽受摧殘的百姓,一個個踴躍報名,很快,燒磚的規模,也是和開墾梯田的旗鼓相當了,

  這樣,從山坡上挖出來的泥土,在燒磚窯的作用下,變成了一塊塊青色的石磚,然后,又變成了百姓屋宅的一部分。

  “哇,這個顏色好漂亮。”突然,從磚窯處傳來一陣贊嘆聲。

  周瑜恒出于好奇,也走過去想看個究竟。

  這時,一塊青綠色的石磚出現在周瑜恒的面前,和其余青灰色的石磚不同,這塊石磚特別翠綠,看起來也是十分的漂亮。

  當下,燒出這石磚的百姓就主動把石磚送到了周瑜恒的手里。

  周瑜恒沒有收,但卻當場讓這百姓再燒一塊一模一樣的。

  百姓不敢怠慢,馬上又塞了一塊泥土進去。

  可等拿出來的時候,卻是一塊半白半綠的樣子。

  “大膽,竟敢戲弄縣令大人!”一旁的官吏大聲呵斥道。

  “不敢,小民不敢。”這燒磚的人嚇的渾身發抖。

  “冤枉啊,大人冤枉啊。”

  “不必驚慌,本官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周瑜恒淡淡的說道,說完,便上前一步,準備親自燒一塊磚。

  官吏們想阻止,但卻阻止不了。

  不一會兒,周瑜恒從磚窯里取出了一塊石磚,一半藍色,一半灰色。看上去也是十分有趣。

  原本看上去并無二致的泥土,在燒制之后,竟然有如此區別。

  周瑜恒頓時來了興趣,這是之前在書本上沒有接觸過的知識。

  相同的磚窯,一樣的燒制方法和時間,卻出現了不一樣的結果,那原因,就肯定在泥土上。

  周瑜恒取了好一些泥土回到府衙里,細細的端磨,發現能燒出顏色的泥土,比不能燒出顏色的泥土要來的粘稠很多,顏色也深一些。

  這時候,周瑜恒又產生了一個新的想法,要把這特殊的泥土給分別出來,不燒磚,而是燒制一些用具出來。

  為了能燒制出耐用的用具,周瑜恒讓周瑾軒給自己派了一個懂手藝的人。

  而這個師傅來了之后,就開始手把手的教如何燒制花瓶,碗盤之類的東西。

  很快,這種技藝就在百姓中流傳起來,而家家戶戶里,也漸漸的出現了各種樣式五顏六色的用具。

  只是,這并不是周瑜恒的計劃。

  在和這個懂手藝的師傅深入研究后,周瑜恒漸漸的找到了些規律,暗紅色的泥土可以燒出草綠色來,細沙樣的泥土可以燒出朱紅色來。

  很快,在周瑜恒的指導下,百姓們可以燒出純色的用具來了,而且,外觀上看過去,漂亮了很多。

  “拿幾個出去賣一賣,看能賣多少錢。”周瑜恒挑了幾個新燒制的用具,交給一個去集市上買布料的女子。

  等女子回來后,一臉興奮的把一把碎銀子交還給周瑜恒。

  “回大人,這是賣用具所得的銀兩。”

  周瑜恒開心的笑了,還開心的把手上的碎銀又獎勵給了眼前的這個女子。

  消息傳開,百姓們開始躁動起來了,

  有更多的人,去把山坡給挖開,挖出來的泥土,好一些都被拿去燒制用具了。

  眼看挖山的節奏要失控了,周瑜恒立馬改變策略,一方面停止繼續挖山,另一方面,也禁止百姓私自燒制。

  所有挖出來的泥土,都由縣衙來負責。

  為了讓事情能更順利些,周瑜恒又把之前的官吏們叫起來,讓其中的一人繼續負責梯田的開墾,要把之前已經開墾好的,繼續保護好,做好灌水系統,為來年的春耕做準備,而另外一個官吏,則專門負責青磚的燒制,還要負責用青磚把百姓的房屋給修繕一遍。

  第三個官吏,則被周瑜恒指派去專門負責可以販賣的用具的燒制,和從周瑾軒那派來的人一起。繼續把用具做精細做漂亮點。

  周瑜恒自己,則不時的出現在各個地方,監督著工作的進展。

  此外,為了燒制出來的用具能賣個好價錢,周瑜恒還親自想出了一個辦法,就是在用具上畫畫或刻字,這樣,一個用具,就能賣出兩倍以上的價錢。

  漸漸的,志遠縣衙里的錢,慢慢的多了起來,百姓的生活,也明顯好了起來。

  在外的人,聽聞家鄉的變化,也都紛紛回來了,原本冷清的一個小縣城,在周瑜恒的治理下,變成了遠近聞名的一個富有鄉縣。

哎呦文學網    華聘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