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發家致富科舉路 第三百八十八章 前朝歷史
又過了四日,期間顧誠玉沐休了一日,今兒還是在文華閣整理書籍。不過,這些書籍的整理已經接近尾聲。
顧誠玉看著書架上添上標簽,分門別類放好的書籍,心中不由得舒了口氣,總算結束了。他這幾日都是在這里吃灰,可真是夠嗆人的。不過,幸好也看到了一些珍貴的野史或孤本。
關于史書的記載,其實有時候官方編撰的史書并不準確,他在一些書籍中尋到了一些蛛絲馬跡,恰好就推翻了前頭的史書。為了美化皇帝的言行,有些事實的真相就會被掩蓋。
可以這么說,史書一般都是按照皇帝的意愿來編撰的,且顧誠玉還在這些書中,發現了一些記載青朝那位皇帝的生平事跡。
這種書籍不多,畢竟青朝并沒有持續多少年,這個王朝十分短暫。而有的書籍肯定已經被銷毀,剩下的就只能是一些無關朝堂的生平之事。就算有提及的,那也是占了個邊兒。
但是這幾本書無不充分說明了,這位元青兄弟就是穿越過來的同仁。初唐之時,百姓安居樂業,國力強盛,大唐盛世已然開始。
可半路冒出個元青,他只是個草根。卻拉起了一些人跟著他打江山。他十分驍勇善戰,沒過上一年,就奪下了許多城池,割地為王,與朝廷徹底對立了起來。無視朝廷的招安,他一心想自己坐上皇位。
戰爭導致百姓流連失所,死傷無數,有的地方百姓大多都背井離鄉。那些田地無人打理,上面長滿了雜草。
顧誠玉不用想也知道,當時的百姓們肯定是怨聲載道。他們本來安寧的日子被打破,過上了顛沛流離的生活。不要認為打仗和百姓扯不上關系,那些打仗的糧草和所需銀錢從何而來?
朝廷需要銀子和糧草,叛軍也需要銀子和糧草。他們都是加大了田稅和人丁稅,才得來了這些。打仗肯定還需要士兵,這又是從每家每戶中挑選出來的壯丁。
壯丁都是家里的頂梁柱,被拉去打仗,家里一家老小如何過活?再說戰爭的殘酷不消言說,死傷的士兵不知凡幾。有些壯丁都是一去不復返,朝廷正值為危亂時刻,根本不會出撫恤銀。
這樣的亂世持續了七年,終于被元青勝了,他成功了開創了青朝。剛建立王朝的時候,百廢待興,自然免除了之前的苛捐雜稅,讓百姓回到自己的家鄉,繼續以前的生活。
可是百姓心中能不怨憤嗎?他們本來的日子過得十分安逸,卻被元青發動的戰爭給破壞了。他們可不管誰做皇帝,只要這皇帝能帶他們過上好日子。
雖然后來朝廷休養生息了好些年,但是百姓的日子依然回不到從前那般豐衣足食。且那些年朝廷連年征戰,國庫空虛,就連邊遠的小國都插上一腳。
在這樣內憂外患的情況下,元青竟然也能坐穩皇帝的寶座,顧誠玉對他還是有些佩服的。
雖然其中隱患肯定不少,可是至少元青在位的三十來年,還能夠壓制得住。
從書籍中記載的言行,顧誠玉能發現一些偶爾冒出的現代詞匯,還有元青的一些習性,都透著一股濃濃的現代氣息。不過,他之前的職業似乎與武術有關,顧誠玉猜是雇傭兵一類,身手很好。
只可惜對農業或工業上并沒有發展,由此可見這些對他來說并不擅長。唯獨創建了館閣體,算是為科舉改了革吧!
元青自身對這些并不懂,可前期的時候,也算知人善用。等坐穩了寶座,就開恩科取士,網羅了不少良才,為他效命。
當時的讀書人莫不歡欣鼓舞,因為考試的人數放得很寬,這是他們鯉魚躍龍門的最佳時機。
只可惜后來元青沉迷于女色,以至于身子被掏空了。生了那么多皇子,自然都對皇位虎視眈眈。最后引發了儲位之爭,卻被當時的趙姓世家鉆了空子。
最后,這位穿越同仁創立的王朝,僅僅只有三十二年,就分崩離析了。
顧誠玉又翻閱了一些書籍,了解了本朝的一些大致隱患。最大的隱患自不用說,那就是國庫空虛。原先元青發動戰爭之時,國庫就已經見了底。再后來雖然休養生息,但是國庫仍不充盈。
后來大衍朝建立,一樣是百廢待興。再加上守衛邊境的士兵需要大量的糧草和銀錢,大興時不時地扣邊,太過分的時候,大衍朝只能選擇應戰。
內有國庫空虛,外有韃子扣邊,簡直是內外交困。這還只是國庫空虛的問題,慧明帝這些年身子不適,會試改為了三年一次,良才充實得少,再加上夏首輔權傾朝野,朝堂之上就快變成了他的一言堂,這是另一隱患。
顧誠玉能夠猜到皇上的用意,當年先皇推翻青朝之時,那些世家都出了不少力。因此在登基之后,大肆封賞有功之臣,有些爵位不但是世襲罔替,還賜了丹書鐵券。
世家權勢日益壯大,先皇駕崩之前給慧明帝留下了這副爛攤子。這些世家只要不是通敵賣國的大罪,根本動不得。可慧明帝若是不動他們,就得被架空皇權。
既然動不得,那就只能扶持一些新貴與之抗衡,慢慢斬殺世家的黨羽,削弱他們的勢力。對于會試改為三年一次,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
科舉的主力軍從來不是寒門學子,那些世家子繼承不了爵位的,大多都會選擇科舉入仕。將時間延長,也能有效減少世家后輩充盈朝堂。
慧明帝的大半輩子都在與那些世家斗,要說為何扶持夏清,那就與夏清的個人能力有關了。夏清若是生在亂世,那就是一位梟雄。他有才干是一個,更有一點是他老師所不具備的,那就是陰險狡詐。
咳!朝堂之上光用陽謀怎么能成?那得陽謀陰謀一起上。而他老師生性正直,為人光明磊落,自是不屑于這些的,所以只能給夏清讓了位。
皇帝怎么可能只因為老師勸他不要沉迷于煉丹,就同意了老師辭官?所以慧明帝的許多言辭和舉動,背后都飽含深意。
農家子的發家致富科舉路 第三百八十八章 前朝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