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子的發家致富科舉路 第四十七章 詩會
天一亮,何書年他們出現在了大堂,準備一起前往考場。誰知,走到一半,卻意外地碰上了黃明。
“顧師弟,你們可真早啊!我從客棧出來,咱們正好碰上,一起去看榜吧!”黃明上前和顧誠玉他們相互見禮,接著就一邊走一邊說著他這兩日的見聞。
顧誠玉看著黃明額角隱隱的細汗和稍顯急促的呼吸,微微一笑。黃明住的客棧可和他們不順路,一大早的卻出現在他們的必經之路,這么明顯的謊言,只是沒人想戳穿他罷了!
黃明掃了一眼顧誠玉,見對方正微笑地聽他說話。黃明心理有些煩悶,這個顧誠玉小小年紀,說話卻是滴水不漏,很難以接近!他又看了一眼一旁熱情回應他的顧萬華,決定還是從顧萬華下手!
心里拿定了主意,他對顧萬華更熱情了些。
顧誠玉冷眼看著黃明和顧萬華打成了一片,心里也不得不佩服。這黃明可真是執著,為了達到目的,耐心十足啊!其實先前顧誠玉有些不理解,為什么黃明非要找上他顧家?
他這兩日想了想,覺得可能還是他顧家沒根基,換作是大戶人家,黃明敢這么做?柿子都是撿軟的捏!
不管同行的幾人是何心思,大家說說笑笑,也很快就到了考場。
“等會兒進去吧!你看看,人太多了,反正早晚會知道!”顧誠玉拉住茗墨,這次他們人數又增加了一個,茗墨一個人找有些辛苦!
“唉!我的策論寫得不好,也不知道是否榜上有名!”顧萬華有些擔心,雖然來府城這幾日,他已經找顧誠玉他們學過策論,可是他的心里還是沒底!
“只要記住我教你的幾點,答得可能會不出彩,可是過得幾率還是有些的。”顧萬華一開始不愿找他問,還是大家聚在一起探討,才提的問題。
之前顧萬華對策論簡直是一知半解,還是幾人耐心給他講解之后,才有了認知。看來夫子教的學問,顧萬華并沒有好好地融會貫通,過后不解,也不知道找同窗解惑,更不要說去找夫子了。
“我等不了了,我先進去看看!”顧萬華覺得等在這對他來說是種煎熬,還不如擠進去看看。
“萬華!我和你一起!”黃明見顧萬華已經往人群中擠去,也跟了上去。
顧誠玉見狀,也理解大家急切的心情,只好讓茗墨去擠了。其實顧誠玉哪里能免俗?他也不是不想馬上知道考試結果。
“咦?第一名是顧誠玉?是清河縣人。”其中一名考生第一眼就看到了府案首的名字。
“哦!你說顧誠玉?是他倒不稀奇了,他是我們清河縣的縣案首,五場都是第一。他的詩文,在我們清河縣都傳遍了!”其中一名考生見顧誠玉是第一名,也覺得與有榮焉,顧誠玉可是和他一個縣城出來的。
“原來是他?那句能持千里意,來照宋鄉愁,確實堪為經典,原來就是你們縣的案首做的?那我可要拜會一番,不知兄臺是否能引薦?”
那考生平日里對詩詞有些著迷,這會兒在長案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又碰上了有文采之人,就想結交一番。
他們二人交談的聲音不顧誠玉耳力好,當然聽到了他們的談話,考上頭名他不意外,畢竟他對自己寫的策論很有信心。
只是他沒想到,自己還有些名氣了,只不過靠的是詩文。
茗墨從瘋狂的考生中擠了出來,這次他的衣裳都被扯歪了,鞋面上也被踩得面目全非。
“恭喜公子得了府案首!”茗墨顧不得整理衣裳,而是先對顧誠玉報喜。
“唉!誠玉果真是縣案首,我等真是望塵莫及啊!”孫賢等人也上前來祝賀,顧誠玉得府案首,可以說是在他們的預料之中。
顧誠玉的策論和詩文是有目共睹的,夫子曾經說過,顧誠玉不僅是個才子,還是天生做官的料。
“諸位公子也過了,真是可喜可賀!”茗墨將何書年等人的名次都報了上來,顧萬華考得名次最低,是四十七名,不過好歹是過了的。
“萬華哪有茗墨機靈?茗墨都出來了,萬華還才擠到前頭呢!”眾人都過了,這才有心思開起了玩笑。
“既然他已經擠了進去,咱們還是在這兒等他吧!反正一會兒還要張貼考卷!”孫賢笑看著顧萬華終于擠到了前面,從長案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高興地在那跳腳。
“你看,這就是府案首了!”剛才那名清河縣的考生指著顧誠玉,對旁邊的考生說道。他們旁邊已經站了好幾個考生,準備一同來拜訪顧誠玉。
“這是顧師弟吧?沒想到府案首年紀這么小?可真是讓人意想不到。”考生由衷地贊嘆,這么小的人竟然已經是縣試和府試的案首了,著實令人羨慕他的天賦啊!
“吾等敬佩師弟的才學,想請師弟參加府城學子后日舉辦的詩會!”另一名考生是府城人士,他們一些學子舉辦了一個詩會,大家平日里都相約飲酒作詩,并還有人將出彩的詩賦抄錄下來,編成詩集。
“承蒙各位師兄看得起,在下不勝榮幸。只為師兄們不知,在下不是府城人士,考完之后,還要返鄉,若是延期不回,怕是要讓家中父母擔憂不已。”
顧誠玉打算在府城留上兩日,將一品齋的事處理好,就準備回去了,可沒時間參加那勞什子的詩會!他這幾日在府城住著,也是略有耳聞,這就是一群書生無所事事,搞出來的聚會。
聚會中推杯換盞,還請了青樓成名的大家來彈琴助興。喝了兩杯水酒,就即興作上幾句詩,之后大家一起吹捧,作詩本人自覺不錯,就讓人抄錄在詩集中。
顧誠玉覺得這些實在無聊地很,有那閑工夫為何不回去好好溫書?有參加詩會的人整日談些風花雪月,詩詞歌賦,考試卻是屢試不第,流傳出來的詩集他還好奇買來看,并沒有什么值得傳誦的詩句,沒得浪費時間。
而且顧誠玉年紀尚不適合接觸這些,那些學子還時常提議,讓青樓的姑娘們跳舞、彈曲助興,仿照魏晉之風,個個自以為風流倜儻。
農家子的發家致富科舉路 第四十七章 詩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