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與刀 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王上殺意縱橫啊
故國回首,老拓跋王坐在車里搖頭晃腦,車外的那些拓跋人,除了少數老邁之人,大多被綁縛了雙手一個個串綁在一起。眾人皆是垂頭喪氣的模樣。
老拓跋王不時嘆氣,以老拓跋王武道之威,雖然不至于能打贏徐杰一方的幾個先天高手,但是趁眾人不備,要想暴起而逃,還是有些許的可能性。
但是老拓跋王就這么在車架里動也不動,絲毫沒有要逃跑的心思。車架之內還有睡得死沉的楊三胖,也還不時發出哼哼唧唧的疼痛之聲。
再加上一個坐著的徐杰,老拓跋王幾乎被擠到了車窗邊的一個角落處。
徐杰不時寬慰一語:“老王上不必憂愁,興許也還有回國的那一天。”
老拓跋王苦澀一笑:“回不回國倒是無甚大礙了,只是這一刻,我忽然想起了許多事情,三十一歲得大位而王,已然三十多年了。于內施政無多少建樹,于外武功也無什么能稱道。興許我是這拓跋最無為的一任了,實在汗顏。”
原來老拓跋王在這個時刻是在回顧自己的這一生。
徐杰聞言本來沒有什么興趣,卻是忽然想起了什么問題,問了一語:“老王上,晚輩有一疑惑,想與老王上說道幾句。不知老王上可有閑心?”
老拓跋王抬了抬手:“徐太師請講。”
徐杰便也直說了出來:“晚輩多讀圣賢,本來對此事也并無什么疑惑。因為圣賢書中,對于君王早有要求,為君王者,仁義為先,道德為上。以往也覺得此話有理,卻是到得如今,晚輩忽然對這些起了疑惑。還請老拓跋王開解一二。”
老拓跋王聞言并未多想,只是答道:“圣賢書中之語,歷經千百年之久,自然無錯。為君王者,首先就要是天下之表率,道德為上,君子風范,上風得正,下必效仿,如此于國有益。仁義在先,以仁待民,民心所向,以義待士,士必報效。如此君王,何愁國家不治?倒也不知徐太師在其中之惑到底為何?”
徐杰沉默了片刻,忽然說道:“如今晚輩忽然覺得此番道理,實在大謬也!”
老拓跋王聞言一驚,問道:“何謬之有?”
徐杰面色微沉,答道:“以道德解政治,便是大謬。何以治國?道德以治國?更是大謬。道德教化萬民,是以人心安定、社會安定之道。但道德非政治之道。君子可為表率,但是君子不可治國。為何?因為政治,不論對內還是對外,皆是爾虞我詐之爭。君王若想為民謀利益,為國謀利益,必然要在這爾虞我詐之中脫穎而出,才有為國為民謀利益的能力。利益本就代表了爭奪。所以君王必然不能以道德高低論長短,而是要以能力論長短。晚輩有兩個詞,一為務實,二為手段!能務實,有手段,才是好君王。”
老拓跋王聽得愣了片刻,有些激動問道:“太師之意,莫不是說君王可以無德?君王只要有能力有手段,便可無德?”
徐杰點點頭、卻又搖搖頭:“晚輩是說,君王者,有德無德并不那么重要,只要有手段有能力,道德并非其中標準。如此才能保得國家之利,保得百姓之利。爭奪之事,大多數時候本就與道德背道而馳之事。以道德來衡量政治,本就是最愚蠢的事情。以道德來選君王,便是蠢上加蠢。”
老拓跋王忽然更加激動起來,答得一句:“胡說八道,大公無私不是德嗎?若是君王都不能大公無私,何以治國?”
徐杰笑了笑,答道:“都已是君王了,還有什么私利?錢財多寡?美色多寡?或者說君王之私,難道不就是讓自己統治安穩?要想統治得安穩,豈不就是要讓社會安穩,讓百姓安穩?君王之私,不就是大公無私?”
老拓跋王聽到這里,面色一變,又問:“你的意思是君王就可以不顧道德,就可以不擇手段?”
徐杰認認真真點點頭:“極是。君王只要有大見識、大格局。要做的事情,不顧道德也好,不擇手段也罷,只要能做成,于國有益,于民有益,便是大功德。那些不會爭奪,不會不擇手段的君王,反倒成了不明君。自古以來,明君大帝,治理盛世,外驅強敵,功勛卓著者,又有何人是道德君子?”
徐杰說出了一個他以前也不明白的道理。那就是最好的領導者,一定要在爭奪之中崛起,對內之爭,對外之爭,無數爭奪之后最后的那個勝利者,必然有大格局,有大城府,手段高明狠厲,這樣的人,才有能力真正于國有益,于民有益。
換句話說,圣母之流,悲天憫人之輩,從來都不會是一個好的領導者。大多時候反而會適得其反。
老拓跋王面色大變,他在高位多年,豈能聽不懂徐杰的話語?這個道理卻還是讓老拓跋王受到了人生中最大的沖擊。
老拓跋王擺擺手,有氣無力答了一語:“徐太師之言,我聽懂了。徐太師是說如我這般的人,配不上那個王位。唉……我倒也覺得自己這么多年在王位之上毫無建樹,卻不知是這么一個原因。今日不是我為太師解惑了,卻是太師為我解惑了。”
徐杰抬眼去看老拓跋王,忽然覺得他好似瞬間老了十幾歲一般,有些萎靡不振起來。
也看得徐杰有些于心不忍,說道:“仁義君子,自然有仁義君子的好處,如老王上這般的人,晚輩從內心里是敬佩的,有情有義,以為畢生效仿之榜樣。”
老拓跋王苦澀著臉,無笑,無力:“罷了,罷了,徐太師與我,當不是一路人。”
“非也,晚輩倒愿意與老王上是一路人,有情有義方為人,其實啊,能為君王者,便難以為人了。”徐杰答道,興許算是寬慰。
老拓跋王忽然回過神來,不為徐杰那是否為人的話語,而是看向徐杰,開口問道:“君王不好嗎?”
老拓跋王問得有些突兀,卻也有深意。
也不知徐杰聽沒聽出其中深意,只見徐杰擺擺手:“君王有何好?殫精竭慮,日日防賊,不得逍遙。”
老拓跋王大概是有些失望,答了一語:“太師是不懂為君王的好處,天下萬物,予取予求,天下萬人,卑躬屈膝。妙不可言啊。”
徐杰忽然抬頭看了看老拓跋王,問了一語:“老王上可是有些失望?”
老拓跋王口中一頓,嘆息道:“失望,著實有些失望。世人哪個不想稱孤道寡,獨獨徐太師看得破這些。”
徐杰笑道:“老王上到得此時還不忘為故國謀利,教人敬佩啊。”
老拓跋王是真有些失望,若是大華有權臣篡奪之事,國家必亂,老拓跋王失望的是面前這個權臣卻沒有這個想法,實在失望至極。
不過老拓跋王卻并不承認心中所想,而是說道:“我是失望拓跋之中,為何就不能出一個太師這般的臣子。”
徐杰輕松微笑,掀起車簾,往前指了指,說道:“要出拓跋了,前方不遠就是會州,不知又有多少人要枉死。”
老拓跋王也從車簾之外看去,口中一語:“徐太師稍安,不必拔刀出鞘,若是遇見軍士,老夫出面定能止戈。”
徐杰面色再也不笑,因為路邊已然能看到尸骨未寒,便聽徐杰沉聲說道:“老王上,你兒子欠我大華的債可不小,來日必然來討。”
老拓跋王沉默不語,他心中可不愿還這個血債,拓跋本就小國寡民,如何還得起?
“冤冤相報何時了,我拓跋愿與大華盟萬世之好,再也不起兵鋒戰端。”老拓跋王如是答了一語。
只聽徐杰答道:“爭奪爾,爭來奪去,不過一個生存發展的空間。拓跋為人,大華也是人。與其說債,不若就說爭奪,萬古兵鋒,總有盡日。晚輩有一宏愿,愿見兵鋒盡日。”
老拓跋王聞言,氣勢盡出,驚得熟睡的楊三胖也陡然坐起,老拓跋王口中一語:“好大的宏愿!”
徐杰輕聲答道:“老拓跋王保重身體,可拭目以待。”
老拓跋王忽然雙手抖動不已,眼神緊盯徐杰,似有沖動,似有強忍。
徐杰慢慢起身,掀開車簾走了出去,站在車架之外伸了一個懶腰,說道:“老王上殺意縱橫啊!”
醒來的楊三胖翻身換了一邊屁股斜靠,口中威脅一語:“老頭,你可別動手!”
老拓跋王須發皆張,無風而動,口中一字一句:“當絕了后患!”
徐杰懶腰伸完,拍了拍腰腹,答道:“老王上還是再忍一忍吧,免得后患不絕,新患再添。”
老拓跋王不知是不是真聽進去了,或是自己想得明白許多,氣勢慢慢減了不少,卻還咬牙切齒:“我恨欲狂,老天待我拓跋不公!為何生而為人,卻要厚此薄彼。我拓跋于世,何其艱難!”
徐杰已然下了車架,徐小刀牽馬近前,徐杰翻身而上,口中一語:“老王上,總有一些人得天獨厚,夏商周、秦兩漢、三國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國至今,何嘗又不是艱難困苦?但不論如何艱難困苦,還是這些人得天獨厚。老王上,以往拓跋曾經是大唐,往后啊、往后讓拓跋也成了華夏,如何?”
說完徐杰打馬已走。
留得老拓跋王雙拳緊握,眼神卻不斷在車外那些拓跋漢子身上掃視。
眼神之中,哀傷、不屈、不忿、不忍、不舍、不服!
眼神再到徐杰的背影之上,老拓跋王身上殺意慢慢淡去,心中的殺意卻如奔騰之黃河,如何也收不住。
詩與刀 第三百八十五章 老王上殺意縱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