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空之下 第三十六章 氦3核彈
李物長吸了一口氣,緩了緩心緒,腦海中的興奮以及緊張感開始一點點消失,取而代之的一片平靜,在這一刻,什么女朋友、士兵、教授、核彈之類統統在腦海里消失了,他的眼中只有工作。
這只是一份稍稍復雜的工作,只要按照平時做那樣,完成,就可以了。
氦-3炸彈比普通的氫彈更加復雜,它采用三層環狀結構,最里面的一層是原子彈,也就是兩位士兵運送過來的那一枚;中間是氘與氚,是氫彈的主要材料;最外面的一層,則是氦-3。
在丁一東教授的設計中,最里面的原子彈先引爆,產生五千萬度以上的高溫,點燃外邊那一層氫彈。緊接著,氫彈引爆產生的億度高溫再點燃最外邊的氦-3層。
對比起氫彈,氦-3核彈其實也就多了最外邊的氦-3層而已,但不要小看多出來的這一層,其技術難度卻翻了好幾倍。
為啥?第一,氦-3在通常情況是氣態的,在高壓下雖然可以壓縮為液態,卻還得配上大型冷凍裝置才能長久保存,這也太麻煩了,一個小型核彈肯定不能配上這種東西的。
況且,氦是惰性氣體,基本上不與任何物體發生化學反應,怎么才能把它轉換成固態呢?
丁一東教授研究了十年的時間,終于解決了這個難題,那就是物理吸附法。他發明了一種活性納米碳,在低溫下,這種活性納米碳可以吸附大量氦-3氣體。等恢復到常溫,被吸附的氣體也不會釋放出來。
好了,這個問題解決。雖然一句話就說明白了,但卻花了人家十年功夫。
第二點,還有一個工程上的難點,因為原子彈的爆炸力實在太強了,瞬間就能破壞整個裝置,這就要求氫彈點燃氦-3的時間必須非常非常短。
說的簡單點,原子彈點燃氫彈,氫彈點燃氦-3,設計非常好,但實踐起來卻異常困難,往往還沒等到氫彈點燃氦-3,整個氦-3層就被原子彈一齊炸飛了。
當然,也有可能只是部分氦-3被點燃,但這樣的結果對眾人來說依舊是失敗的。
為了解決這一點,丁一東教授進行了精細的計算,核彈內部簡單地說是三環結構,事實上非常復雜,目的就是為了讓氦-3層能被最快速地點燃。并且,氘氚層的厚度必須控制在一個適宜的范圍內,使得氘氚層與氦3層要在爆炸的第一時間內接觸。
他們設計了一種只有20納米厚的鐵片紙,用來隔絕氘氚層與氦-3層,只要原子彈爆炸后,這層鐵片紙受到力的作用被捅破,氦-3就能迅速進入氘氚層,從而被點燃。當然了,這里面肯定有著防震動的設計,鐵片紙不會因為普通的震動而破掉。
但是這樣一來,工程上的難度就非常大了,第一,氘氚層的質量要嚴格控制,最好能達到微克等級,第二,在制作過程中氦-3層的壓力要稍稍比氘氚層大那么一點,又不能太大,否則鐵片紙一旦破掉,所有東西都會混在一起,導致實驗失敗。
所以,丁一東教授的心里是非常緊張的,機會只有一次,失敗了就再也沒有。他想上去幫忙,但他也知道,自己上去了肯定是幫倒忙,只能眼巴巴地在后邊干等著。
其他幾人也一樣,他們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最后一步,卻只能干看著。同樣的機器,不同的人來做,最后的結果肯定也是不一樣的,就像同一個工廠,不同班次的工人做出的產品,成品率各不相同,肯定有好的有差的。
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他們只能無條件相信李物。
李物則沒有這么多想法,他現在進入了一個無喜無憂的境地,只是專注眼前的東西。他的雙手開始操作,一件件工作如同電腦程序一般,絲毫沒有差錯,行云流水地做了下來。
大多數模具已經在工廠中生產完畢,最后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些東西拼裝起來。
他操縱電子臂,先從黑匣子中取出那枚原子彈,小心翼翼地放在一個固定的位置。當然,這枚原子彈的外殼之類早就剝離了,只剩下一層鉛殼包裹著。濃縮鈾的半衰期很長,輻射危害并不是非常大,一層鉛殼基本上就能擋住,所以眾人也沒有避諱什么。
兩位士兵中的其中一位正是特種部隊里的趙耀,這個黑胖子沒能參加晚會,反被調遣來執行這次任務,心中肯定有些不爽。但現在,他大氣不敢出一聲,緊張的不得了,他的搶中是真的有子彈的,萬一這些科學家搞什么鬼,那肯定是一槍招呼過去。
他在軍中崇尚的便是力量與熱血,對于最新的武器裝備更是喜歡的不得了,每次都要搶險第一個試驗,什么槍械炮彈的參數都能一一背出來。但是,他看到到核武器,這種人類歷史上最兇悍的殺器,還是有一種奇妙的緊張感。
“原子彈,終于見到了,氫彈、還有更強大的氦-3核武,也要見識到了。”趙耀突然感覺,這一趟還比較值啊。
隨著一道道程序的進行,機械臂再次操縱,取出一些泛著藍光的固體化合物,這是氘化鋰和氚化鋰,氫彈的主要材料。目前科技的氫彈,都是使用固態的化合物,不再使用液態氫了。
在歷史上,1952年美國人成功試制第一枚氫彈,用的便是液態氘和氚作熱核材料,這使氫彈背了一個大包袱。因為要使氘和氚保持液態,必須帶上一套復雜的冷凍系統,從而使第一枚氫彈達65噸,用一節火車皮才能裝下。
這樣就失去了實戰意義,人們把這種以液態氘和氚作熱核燃料的氫彈稱之為濕式氫彈。
后來,科學家們發現,鋰元素的同位素鋰-6是一種極好的熱核材料。如果以氘化鋰-6和氚化鋰-6作氫彈材料,不但同樣能實現熱核反應,而且可以甩掉沉重的制冷系統,大大縮小氫彈的體積,實現了小型化。
人們把裝氘化鋰和氚化鋰混和物的氫彈,稱為干式氫彈。
現在,李物要制作的正是干式氫彈。這里面的步驟就非常關鍵了,按照設計要求,材料都是定量的,精度當然越高越好,最好是精確到0.1微克,也就是一千萬分之一克的程度。
現在最好的電子秤,也就勉強到達這個程度。想要到達這個精度,實在太難太難了,一般的人再怎么努力,也就只能做到毫克等級(1克=1000毫克=1000000微克),手再怎么抖,也是在幾十毫克上下波動,但是李物則不一樣。
他的手太穩定了,精確到微克是可以做到的,只不過是時間以及耐心的問題。機械臂不停地移動,采用極細的針管來提取最后的幾微克,但這時候,還沒有人手來的靈活了。李物當即自己上陣,開始人工提取。
他正在不停地嘗試,想要進入一種神秘的狀態,這種狀態以前經常會出現,是經驗以及運氣的巔峰體現,有時候狀態上來了,一下子就能完成。
這可能是一種熟能生巧,也可能是個人天賦,總之很難解釋清楚。有時候去菜市場買菜,賣豬肉的大爺能不依靠電子秤,準確地砍出一塊肉的質量,精度精確到克。李物認為,自己可能也是這種天賦,但顯然比賣肉大爺強大了無數倍,他可以精確到微克。
深空之下 第三十六章 氦3核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