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農圣 第717章 到遼東
四個月的時間,孫享福終于把嶺南之地所有的種植任務,分配,教授給了這些農學生,
以他們的水平來看,領南道的種植事業,基本上是不需要孫享福再多操心了。
三月初下旬,當北方的百姓已經從山南道啟程回家,開始準備春耕,孫享福一家子,也攜帶著一些嶺南道種出來的玉米,紅薯,土豆,花生之類的種子,啟程前往遼東,那邊,現在是大唐綜合排名第三位的貧困邊鎮地區。
寬大的馬車上,孫享福朝一副信心滿滿孫靖道,“準備好了沒有,我們準備開始了啊!”
已經六歲多的孫豐用力的點了點頭,孫享福便與拿著鼓槌,抱著吉他的虞秀兒和李香蝶幾女點了點頭,舉起了手中的索吶,頓時,一陣響亮且喜慶感十足的索吶樂曲與有節奏的鼓聲就響了起來。
孫豐頓時開嗓唱道,“我的家在東北誒,松花江上啊!那里有滿山遍野,大豆高粱,在那青山綠水旁,門前兩棵大白楊,齊整整的籬笆院,一間磚瓦房啦,哎嗨兒喲!”
“我爹爹有事沒事,總想喝點酒哦,就算是沒有菜,那也得喝二兩,大碗茶大碗的酒啊,左鄰右舍在兩旁,五魁首六六六,笑聲滿堂啊!哎嗨兒喲!”
孫豐的聲音很亮,但是,沒唱歌的孫婉瑜比他還緊張,生怕他唱不好,兩人得被送回九垸縣上學,畢竟,他們已經到了入學的年齡,是因為孫豐提出了自己的特長是唱歌,應該跟在老爹老娘身邊學習才是對的,虞秀兒才最終決定給他一個機會,畢竟,農學和歌藝乃是孫家的兩門絕學,總得有人傳承才好。
于是,整個趕路的過程一點都不無聊了,孫享福被揪出來作詞曲,不能是之前孫豐已經唱熟了的那些兒歌,必須是新作的曲目,虞秀兒只給他打幾遍模板,然后,讓孫豐自己按照曲調練習,不準走音,要唱出自己的一些味道,做到了,才能繼續跟在大家的隊伍之中。
“我娘親從小,嗓門就亮啊,每天它唱著山歌,去學堂。只唱的老大爺,放下了他的大面碗呀!直唱得小伙子,更加思念他的姑娘,直唱得老大娘放下針線聽一段兒直唱得大姑娘,眼淚汪汪啊!忘記了洗衣裳吶啊,哎嗨兒!”
第三段有一個比前兩段高很多的音,孫豐卻是毫不費力的將其唱出來了,而且,這個童聲版的,還別說,就是孫享福聽過原版的和虞秀兒版的,也聽出了一些別樣的感覺。
打鼓的虞秀兒,也因為他的表現,眼神一亮,把鼓打的更加投入了些,看來這幾個月,這孩子跟著她們在嶺南練嗓的成果是非常好。
聽到孫豐唱的這么好,最感動的要屬春桃,她想不到自己這個妾生的孩子,會繼承家里的絕學之一,孫享福和虞秀兒到現在為止,可都沒有教孫靖和孫婉婷什么正經本事呢!
果然,他唱完了之后,虞秀兒忍不住夸贊道,“豐兒果然有唱歌的天賦,即便是我在他這個年齡,也遠不如他,不過要跟著我們學習唱歌,文化課也不能落下,以后你爹會按照一年級的課本,教你們讀書。”
“好耶,好耶。”
得到虞秀兒這樣的承諾,孫豐還沒反應過來呢!孫婉瑜卻是先高興的拍著巴掌蹦了起來,全然沒有一點沾光者的覺悟。
被紅梅用眼神制止后,她一屁股就坐到了孫享福的懷里,把臉埋在孫享福的脖子下面,還用一只手擋著自己眼角的余光,不時的偷瞄一眼自己的娘親,賣萌耍寶,儼然就是個小戲精。
孫享福打小最喜歡抱這個眉眼之間最像自己的女兒,拍拍她的小屁股,給她調整了一個最舒服的姿勢,又教她唱起了兒歌來,一時間,馬車上又響起了孩子們的歌聲和樂器伴奏的聲音。
不多時,延津新城的城墻在望,騎馬在前的張軻打馬到車前報道,“公爺,延津城外聚集了好多百姓,看樣子,是來迎接我們的。”
聞言,孫享福笑臉一收道,“蘇定方和上官儀怎么還喜歡搞這一套虛的,此時正值春耕,百姓們耽誤了農忙可不好。”
“照我看,未必是如此,您自己看看吧!”說著,張軻將掛在自己脖子上的望遠鏡拿下來遞給了孫享福。
孫享福接過之后,往城門方向望去,首先便看到了蘇定方和上官儀已經打馬向這邊過來,然之后,他又看到了那些聚集在城門口的百姓們期盼的表情,這種表情,更像是后世等著看明星的粉絲,難怪張軻會這么說。
很快,蘇定方和上官儀便到了車隊之前,一番見禮之后,蘇定方率先道,“咱們遼東的百姓,可算把您給盼來了。”
“是么,這可是證明你們的差事做的不夠好啊!百姓們要是富裕安康了,就不會那么期盼我來了。”孫享福笑著開了句玩笑道。
被他這么一說,蘇定方略微顯得有些不好意思,遼東之地別說跟關中,山南道比了,就是跟北地的定襄道和河北道比,也有著巨大差距,尤其是室韋,契丹,,扶余等幾個以漁獵為生的部落所在的地盤,非常拖后腿,導致安東大都護府空有遼闊的地盤和兩百多萬戶人口,給朝廷貢獻的稅收,卻是排在最末幾名。
當然,究其原因,就是李世民拿下高句麗和整個半島之后,把開發程度較高的遼陽,到卑沙一帶最富裕的幾個州,全部都劃到了河北道,并且把產出能力較強的百姓,遷了很多到關中和山南道。
而現有的地盤,由于百姓們處于農耕,和漁獵這種比較原始的生活狀態,商業沒有興起,自然是無法創造稅收了,要知道,大唐已經將農牧稅收全部免除了,整個黑水都護府和東夷都護府地界,一年都收不來幾萬貫的商稅,還不如山南道垸田區的一個縣呢!
也就從延津城往朝鮮半島幾個人口相對密集一些城池,商業方面勉強過的去,因為他們漢化程度比較高,平壤,漢城,熊津,金州等地,甚至有堪比大唐本土州縣的文化程度和耕種水平,畢竟,這些地方進入封建統治時期,已有六七百年了。
聽孫享福這么打趣,上官儀卻是開口為蘇定方辯解道,“鄒公與蘇將軍都是武官,于民政,能做到現在的程度,已是不易,下官上任了之后才知道,他們在民政方面,還是有頗多建樹的。
現在,咱們官府與當地的百姓相處的已經十分融洽,百姓甚至以身唐人為傲,很多地方,已經落實了新農村建設,推廣農業技術,已全無阻礙。”
“是么,那咱們也別讓百姓久等了,打個招呼之后,讓他們快些回家忙活春耕吧!”孫享福笑呵呵說著,張軻領會了他的意思,便讓整個車隊走快些,不一會,便到了城下。
“有勞諸位父老鄉親前來相迎了。”
“農國公,是農國公孫正明,我在山南道做工的時候,見過他,他還送了我一包禮物的”
“是啊!真的是農國公來了”
諸國百姓紛紛彎腰拱手與孫享福見禮,從他們的反應,孫享福可以看出,這些百姓,并不是被蘇定方和上官儀組織而來迎接自己的,是而聽到了一些傳聞消息之后,自發而來的。
“對,我就是大唐農國公孫正明,這次來遼東呢!就是想教大家一些更好用的農耕知識,并且,將一些更高產的農作物,在這里推廣種植,讓你們家里的糧食更加充裕一些,所以啊!想要種新作物的人,這幾天可得抽多點時間,到城內的民學課堂來上課學習啊!”
孫享福對著人群講述了一番,頓時,人群中就爆發出了一陣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山南道有多富裕,南下做過工的人可都知道,他們回來了之后,把那邊傳的像人間仙境一般,究其原因,就是因為農國公孫正明在那邊種高產水稻,幫大家謀劃商業,現在,居然輪到他們遼東了。
要知道,他所說的新作物,可是去年才引進到大唐的,想不到,他們遼東之地,能夠先于其它地方種上。
其實,孫享福帶過來的這些作物種子,已經是嶺南道第二輪種植出來的成果了,所以,數量不小,當然,不可能滿足遼東地區所有的人,這也是為什么孫享福沒有選擇直接在漢城碼頭上岸,直接在半島開始推廣種植,而是在卑沙城碼頭上岸,走河北道,往延津城來的原因。
因為,管轄地劃分過后,延津成了河北道進入安東大都護府的第一座新建的大城,這座城又地處安東大都護府屬下三個都護府的交匯之處,而且,由于百姓們經歷過淵蓋蘇文放火燒城,被唐軍所救的那場大戰,對于大唐的歸屬感最強,以這里為基礎點,推廣新作物的種植知識,乃是最佳。
這不,人群之中,就有不少室韋,契丹,部的人,之后程名振和張儉兩位都護,會組織治下更多的,想要舍棄漁獵,學習耕種的各部族百姓,過來延津學習種植技術的,畢竟,高產農作物,更加能保證他們的生活質量。u
,歡迎訪問大家讀書院
大唐農圣 第717章 到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