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南軒國將士在奔赴西線戰區的途中,天宮鳶每天都掛著一幅悲天憫人的心緒,同情南軒國子民,同情南軒國一眾將士,并不斷給他們講‘恐怖故事’。
煽動人心是天宮鳶最擅長的事,她莊重、高潔、神圣、光明、美麗的容姿下,藏著人性最深邃的黑暗。
天宮鳶看似悲憫天下苦難,將南軒國子民,即將淪為新六國同盟的耗品,哀其不幸的告知一眾南軒國將士。
你們的父母將成為肉糜,你們的妻女將淪為玩物,男性后代世世為奴,女性后代代代為娼,南軒國子民將永無翻身之日。
現在的南軒國將士,對新六國同盟的憎恨,已經大到無以復加的程度。
他們恨不得啃其肉飲其血,殺光眼前所有的圣耀軍將士。
令人觸目驚心的一幕畫面,展現在萬余圣耀軍眼中,南軒國主力軍將士攻入幕僚營,就如一群饑腸轆轆的猛獸沖入羊群,以摧枯拉朽之勢,將幕僚營的圣耀軍將士生吞活剝。
如假包換的生吞活剝!
南軒國將士從北線戰區長途跋涉,趕來救援北境王,他們是真的輕裝上陣,不帶任何口糧,直線奔赴戰場。
天宮鳶將周興云率領蟠龍眾深入南境邊緣區的作戰風格,稍加改良之后,用在了南軒國將士身上。
她拿捏好時間與分寸,故意讓南軒國將士禁食,使其饑腸轆轆餓到不行,卻又能保持基本戰力,最終在這一刻,化身為真正的虎狼之師。
端木靜女雖不忍心看到南軒國將士扭曲人性,成為嗜血成性的屠夫,但…她沒得選擇。
五分鐘不到,僅僅五分鐘不到,圣耀軍幕僚營數百人,就猝不及防,被五千南軒國將士殲滅。
仿佛飽餐一頓的南軒國將士,在殺死最后一名幕僚營的士兵后,便紛紛把貪婪目光,投向前方戰場,盯著一眾圣耀軍將士。
貪婪…
圣耀軍將士或多或少都察覺到,南軒國將士眼中閃過的不是猙獰,而是貪婪。
他們宛如一群食人族,在望向圣耀軍將士時,亦如餓寇看到一頓美餐。
然而,不由圣耀軍將士細想一二,南軒國將士已然馬不停蹄,朝他們蜂擁過來。
“端木靜女!你們是不是瘋了!為什么要背叛同盟!”目睹圣耀軍幕僚營的慘狀,身為古今強者的艾哈大將軍,都感到一陣頭皮發涼。
雖說圣耀聯軍的做法,確實有些不厚道,但南軒國的人也不至于那么喪心病狂吧。
“艾哈大將軍何出此言?明明是你們先背叛了我們。”端木靜女怒視著艾哈大將軍:“若非你們背信棄義,我南軒國將士,也不至于落入萬劫不復!”
“你們…這…”艾哈大將軍顯然理虧,說不過端木靜女,他只能含糊其辭的解釋:“我們并沒有背叛任何人,這一切都是針對北境王的作戰計劃!有些難辦的事情,總該有人去辦!只要圣耀軍能誅殺北境王,南軒國將士必定居功至偉!”
“送死換來的功勛,請恕我軍敬謝不敏。貴國將士何不為我們代勞。”端木靜女生氣地握緊雙拳,只恨自己武功低微,打不過艾哈大將軍等人。
事情都已經變成這樣,艾哈大將軍還能厚顏無恥,說出這么冠冕堂皇的話,端木靜女只想給他一大嘴巴。
南軒國將士參戰,讓原本就不可開交的戰況,變得更加猛烈。
萬余圣耀軍將士的處境,頓時危在旦夕,陷入兇多吉少的困局。
不過,萬余圣耀軍將士,不愧是圣耀聯軍的精銳,他們的戰斗意志非常堅定,哪怕局勢很不利,他們依舊輸人不輸陣,堅持與中原將士死斗到底。
更何況,在圣耀軍將士看來,現在的戰況,還沒到山窮水盡的地步。
中原勢力哪怕加上南軒國的將士,兵力依舊略少于圣耀軍。
盡管圣耀軍的幕僚營,被南軒國將士殲滅,這對圣耀軍而言,無疑是一大打擊。但是,只要無鋒上座七位古今強者在,圣耀軍將士就無所畏懼!
圣耀軍將士都堅信,無鋒上座七位強者,定能為他們扳回局勢。
圣耀軍將士對本國古今強者的信任,是歷經百戰,日積月累凝成的結果,他們不會因一時戰況而產生動搖。
圣耀軍將士堅定不移的相信,無鋒上座等人絕必能力挽狂瀾,為他們打破困局。
平心而論的說,圣耀軍將士們沒有錯,他們有上述想法,并非異想天開。
七大異國高手在戰場上的表現差強人意,沒有展現出古今強者應有的風采,皆因他們與千塵客一戰,傷到了些許元氣。
如今除了沙克汗王以外,無鋒上座、榮汐帝后等人都有所保留,不想大動肝火,以免再耗元氣。
榮汐帝后等人就像扭到腳,傷情初愈的運動員,雖然已經完全康復,但為了避免二次創傷,還是盡量避免激烈運動,再休養幾天較好。
萬余圣耀軍將士,若與中原人馬打得平分秋色,亦或者陷入小劣勢,榮汐帝后等人都能忍一忍。
畢竟,榮汐帝后等人都知道,今日誅殺北境王的行動,圣蝎大皇朝的八百帝王軍將士,能來的都來了。
萬余圣耀軍的任務,是盡可能消耗中原將士的氣力。
只要敵我雙方能維持均勢,榮汐帝后、艾哈大將軍等人,便不需要大動干戈,壓制鎮北騎的高手。
榮汐帝后等人的主要任務,就是試探一眾鎮北騎高手的實力,以便潛伏在遠處的五百帝王軍將士,收集到更多炎姬軍,以及維夙遙等人的情報。
起初,榮汐帝后等人都覺得,這是一份很輕松的工作。
榮汐帝后由衷覺得,身為古今強者的他們,定能得心應手地對付鎮北騎主將,把維夙遙、綺酈安、南宮翎等人的武技都探個明白。
萬余圣耀軍將士,也能輕輕松松壓制住中原將士,讓潛伏在遠處的五百帝王軍看個夠。
在榮汐帝后的心中,今日一戰搞不好,都不需要五百帝王軍登場。
誠然,現實戰況卻出乎意料,南軒國將士參戰后,榮汐帝后等人若還瞻前顧后,不愿動真氣壓制強敵,那本國精銳將士的傷亡數量,真就百尺竿頭直沖云霄,比周興云入仕的升官之路勁頭還猛。
武魏城西線戰區,圣耀聯軍襲擊鎮北騎師團,雙方將士的戰況越演越烈。
南軒國將士抵達戰場之后,原本就略顯頹勢的圣耀軍,立馬雪上加霜,陷入進退失據的窘境。
由于幕僚營的淪陷,圣耀軍指揮中樞完全癱瘓,位于前沿戰線,和中原將士交鋒的圣耀軍將士,徹底亂了分寸。
正與中原將士短兵接戰的圣耀軍將士,非但不知道該如何調度部隊,他們甚至不曉得要不要撤退。
大部分圣耀軍將領都認為,我軍目前已陷入混亂,不適合繼續與中原將士交鋒。
如果是一般的戰役,圣耀軍各部隊的領將,肯定是先撤退,重新整頓好部隊,再與敵軍開戰。
但是,今天的情況十分特殊,誅殺北境王勢在必行,圣耀軍將士只能孤注一擲。
哪怕圣耀軍陷入劣勢,圣耀軍的將士,也只能硬著頭皮死戰。
至少,在無鋒上座七位異國強者說撤退之前,圣耀軍將士都不能退讓…
兩軍交兵的戰場外,西北邊的小樹林,圣蝎大皇朝的逖威薩大帝,站在丘陵的高坡,默默地關注著前方烽火連天的激戰。
萬余圣耀軍的處境,逖威薩大帝都盡收眼底。
“不用去支援他們嗎?”寅國的太古老人,試探性的詢問圣蝎大帝。
圣蝎大皇朝的帝王、六圣王、以及五百上位帝王軍將士,都潛伏在戰場西北邊的丘陵樹林,靜觀萬余圣耀軍誅殺北境王。
太古老人宛如一名看客,跟在圣蝎大帝等人身邊,見證今日一戰的始末。
說句心底話,圣耀聯軍集中優勢兵力誅殺北境王,這在太古老人看來,今夜北境王御敵,怕是兇多吉少了。
三百帝王軍沖向中原部隊的時候,太古老人就覺得,今日北境王等人,必然九死一生。
中原將士就算能掩護北境王殺出重圍,也將損兵折將元氣大傷。
然而…公冶元帥是對的。
太古老人目睹前方的戰斗,內心不由感嘆,這回真讓公冶元帥押對寶了。
寅國的太古老人,從未與周興云一行接觸,他并不曉得北境王麾下的人馬,究竟有幾斤幾兩。
因此圣蝎大皇朝的六圣王現身后,太古老人和端木靜女一樣,他非常猶豫,不知道下一步該如何抉擇。
然而,公冶元帥卻斬釘截鐵,選擇協助北境王。
說句實在話,太古老人真的很不明白,公冶元帥為何篤定北境王能贏?
北境王麾下真有那么多強者嗎?北境王的炎姬軍,真有那么厲害嗎?
太古老人清楚公冶元帥的實力,知道他并非一名登峰造極的武人。
正因如此,太古老人質疑公冶元帥,覺得公冶元帥很可能被北境王一行人給騙了。
北境王一行人說不定,并沒有公冶元帥想的那么厲害。
公冶元帥若是高估了周興云等人,做出不明智的選擇,那會讓寅國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在太古老人看來,現在回頭還來得及,只要寅國肯回頭,圣蝎大皇朝就會對他們網開一面。
畢竟,寅國是出于無奈,才隱瞞了一些有關北境王的情報。
再則是,寅國與北線戰區的四國不同,寅國有他在!
在圣耀聯軍里面,寅國是叛徒的可能性,遠遠高于南軒國、丹夏國、巴梁國、大祁王朝。
然而,新六國同盟為何出賣了另外四國,讓四國主力去北線戰區送死,卻沒有動寅國?
是因為寅國的主力軍,已經在飛龍崖一役死光了嗎?
顯然不是這個理由!
新六國同盟不是不想讓寅國將士去送死,而是時候未到,他們不敢輕易對寅國下手。
哪怕圣蝎大帝心底清楚,寅國早就吃里扒外,投靠中原勢力,他也不會與寅國撕破臉。
因為寅國和另外四國不一樣,寅國有古今強者坐陣震懾。
本次誅殺北境王的計劃,新六國同盟若是明目張膽,讓寅國去北線戰區送死,之后寅國就會像居車國一樣,徹底投靠中原勢力。
另外四國在北線戰區敗北后,由于獠牙被拔了,只能乖乖聽命于新六國同盟。
寅國則不同,哪怕主力軍戰死,他們還有古今強者。
太古老人要是下定決心,與中原將士為伍,那對圣耀聯軍而言,無疑是一大災難。
正因如此,圣蝎大帝才沒像出賣南軒國那樣,直接把寅國賣了。
如今圣蝎大帝把太古老人留在身邊,既沒有對寅國下手,也沒有讓太古老人隨無鋒上座等人一起,加入誅殺北境王的戰斗,其本意就是將他軟禁在身邊。
六圣王以及五百帝王軍,時刻監視著太古老人,他就是想去給北境王通風報信,告知周興云帝王軍就在這里,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再則是,圣蝎大帝有讓太古老人回頭是岸的意思…
亦或者說,圣蝎大帝雖然懷疑寅國背叛了圣耀聯軍,但寅國卻沒有徹底撕破臉,雙方之間仍有回旋余地。
為了更輕松的贏下戰爭,圣蝎大帝必須向太古老人,展現出他的帝王器量。
誠然,圣蝎大帝的器量,只會容忍那些,資格被他尊重的強者。
像北線戰區的四國,他們就沒有資格。
要不然,圣蝎大帝將太古老人帶在身邊的意義是什么?
太古老人也看得出來,圣蝎大帝將他帶在身邊,就是想敲山震虎,通過誅殺北境王,讓他好好思量,自己要站哪邊。
圣蝎大帝此舉,仿佛一份心照不宣的赦免令,暗示太古老人,只要你們寅國今后老老實實的跟著我們,過去發生的事情就可既往不咎。我們可以拽著明白裝糊涂,不管你們有沒有出賣盟友,我們都不會刨根問底。
對于新六國同盟而言,寅國的問題很含糊,他們若要往下查辦,定能順藤摸瓜,找出寅國背叛同盟的罪證。
但是,新六國同盟還有另一個選擇,那就是點到為止,不再往下追查,將黃酆國和居車國,視作結案的元兇。
畢竟,寅國是被居車國給逼反,所以…有些事情圣蝎大帝可以心照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