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2886章 無中生有

  誠然,公冶將軍得知狀況,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對此愛莫能助。

  寅國主力軍的現狀,并不比其他寅國部隊好,他們同樣只能龜縮在據點內。

  上面已經說了,寅國主力軍要敢去支援其他據點,飛龍崖上的中原強者,定不會錯失剿滅他們的良機。

  剛才麃鹿大將軍詢問公冶將軍,這么做真的好嗎?

  其中指的一點,就是公冶將軍決定見死不救,舍棄寅國主力軍外的其他部隊。

  就目前飛龍崖區域的局勢,寅國遠征軍已經無力回天,公冶將軍決定舍棄之前占領的地盤,放棄將近五分之一的寅國據點。

  對于公冶將軍而言,寅國遠征軍沒有余力霸占那么多地盤,他們能守住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就該謝天謝地了。

  不對,確鑿的說,公冶將軍并非要守住腳下的一畝三分地,公冶將軍真正想守住的東西,是寅國最后的戰力!

  哪怕將寅國占領的地盤,統統歸還給中原皇室,公冶將軍也不愿看到寅國將士再添傷亡。

  所以,公冶將軍派出斥候,給駐守在寅國各據點的部隊,發出了最后一道命令…

  有能力突圍的寅國部隊,立即棄守據點,設法與主力軍匯合。

  無能力突圍的寅國部隊,盡人事聽天命,只要能活下來即可。

  以上就是寅國主力軍敗退之后,公冶將軍給寅國各據點的將士們,發出的最后一道指示。

  公冶將軍心底清楚,中原勢力已奪回飛龍崖的控制權,要不了多久,中原勢力即可完善飛龍崖區域的防線,掌控該地區的視野。

  到那個時候,公冶將軍就無法聯絡其他據點的寅國將士。

  簡而言之,現在是公冶將軍聯絡其他寅國據點,最后的窗口期。

  “公冶元帥,關于向十三國同盟求援一事,我們真的要…那樣匯報嗎?”上吾大將軍面色發青,若非親耳聽見,他是無論如何都不敢相信,公冶將軍會以這種方式,匯報飛龍崖的戰況。

  “最終決定權,交給太古尊上定奪吧。”

  公冶將軍準備讓飛鴻大將軍帶著他的親筆信,去一趟‘雷門道’,向十三國同盟的主力軍求援。

  公冶將軍的親筆信中,看似記載了飛龍崖一戰的戰況。

  只不過,讀過此信的三位大將軍都知道,信中內容大部分都是…信口雌黃!

  如果只是普通的胡說八道,三位寅國的大將軍,倒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的向公冶將軍確認。

  說句實在話,三位大將軍都知道,寅國主力軍慘敗一事,絕不能一五一十的向十三國同盟匯報。

  寅國必須找一些借口來推卸責任,從而避免被另外十二國譴責。

  寅國主力軍戰敗的結果無法改變,公冶將軍只能通過捏造過程,從而保住寅國的國體顏面。

  三位寅國大將軍都覺得,公冶將軍應該盡可能的推卸責任,從而挽回本國的顏面,讓他國都覺得寅國將士敗得很有體面。

  比如責怪十三國同盟提供的情報有誤,直言中原武林除了古今六絕以外,還有其他與之匹敵的強者!

  因十三國同盟提供的情報有誤,寅國主力軍低估了中原勢力,才會無可奈何的敗退。

  只要這么做,寅國即可挽回一點顏面,將寅國遠征軍戰敗一事,顯得相對的理所應當。

  誠然,公冶將軍并沒有如此匯報…

  亦或者說,公冶將軍絕不可能如此匯報!

  如果寅國主力軍傷亡不是特別嚴重,公冶將軍確實會采取推卸責任的說法,將敗因歸咎到十三國同盟提供的錯誤情報上。

  只不過,現在寅國主力軍不單止傷亡慘重,五位大將軍折損二人,夷隕軍和獵火營的高手近乎全軍覆沒,白鵲軍和玄獏軍也損失過半,最要命的是,寅國將士都意志消沉,完全喪失了與中原勢力交鋒的斗志。

  公冶將軍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周興云說的一點沒錯,他們要不做點什么,寅國必亡!

  于是乎,公冶將軍的親筆信中,將寅國主力軍戰敗的原因,歸咎到了‘叛徒’身上!

  叛徒?寅國主力軍中出現叛徒了?

  以前沒有,現在有了,而且是無中生有!

  夔魖大將軍及其心腹叛國了!夔魖大將軍賣.國求榮,與中原勢力沆瀣一氣,聯合盤踞在飛龍崖上的中原武者殘害同胞。

  夔魖大將軍率領他的心腹,在戰斗中倒戈相向,打了寅國主力軍個措手不及。

  這就是信中描述,飛龍崖一戰的敗因!

  上吾大將軍看到公冶將軍的親筆信時,內心不僅十分震撼,他還非常氣憤。

  夔魖大將軍為國捐軀,公冶將軍怎么能如此詆毀精忠報國的良將!

  “我知道你們很憤怒,但是…為了本國的未來,只能委屈泉下的夔魖大將軍。”公冶將軍苦口婆心的說道:“吾國現在的處境,已被逼到懸崖邊上,若還顧忌顏面,亡國是必然結局。”

  “三位將軍理應清楚,我們響應圣蝎大皇朝的號召,與十二國聯合起來攻打中原,乃賭上國運的行動!本國精銳盡出,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如今寅國遠征軍精銳盡毀,哪怕十三國同盟最終打贏中原皇室,我們也是死路一條。”

  “十三國同盟中的十三國,并非同船一條心,大家都是掌舵人,只有利益一至的時候,十三國才會協同作戰。如今我國的精銳盡毀,他們怎會錯失良機?”

  “不幸中的萬幸,現在十三國同盟眼下,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在吃完擺在桌上的肉之前,他們不會啃我們的肉。要不然,十三國同盟會瞬間瓦解!”

  “我們不能為了一點顏面,走上亡國的命運,現在就是讓我跪舔他們的腳底,我也得拖他們下水!”

  公冶將軍眼中閃過一抹陰狠,趨虎吞狼是拯救寅國的唯一途徑。

  只有將另外十二國的遠征軍都拖下水,寅國才能茍且偷生。

  因此,公冶將軍必須忍辱負重,將飛龍崖一戰的敗因,歸咎在寅國將士身上。

  公冶將軍認慫裝孫子,能換來什么好處?

  援軍!他這么做能換來十三國同盟的援軍!

  大家是不是有點看不懂公冶將軍的騷套路?接下來就深入淺出,講解一下公冶將軍這么做的理由!

  公冶將軍向十三國同盟匯報飛龍崖的戰況,他眼前有兩個選擇。

  其一是,十三國同盟提供的情報有誤,飛龍崖區域出現了好多能與古今六絕匹敵的強者!寅國主力軍傷亡慘重,不是因為我們的將士弱,而是中原武者太強了!

  我們懇求十三國同盟,派出各國的精銳部隊來圍剿飛龍崖區域的中原勢力!

  你若是另外十二國的領袖,你會答應寅國的請求嗎?你會掏心掏肺般的,派出本國精銳去飛龍崖和古今高手開戰嗎?

  說句很實在的話,另外十二國的領袖,哪怕礙于情面,不得不派兵去飛龍崖,他們也不會讓本國的精銳部隊去冒險。

  畢竟,沒有人愿意成為下一個寅國主力軍!

  公冶將軍的第二選擇是,飛龍崖一戰的敗因,是寅國主力軍自身的問題,是夔魖大將軍賣國求榮。

  如今寅國主力軍兵敗如山倒,皆因寅國將士不中用,而非中原武者太強大。

  現在飛龍崖地區失守,寅國主力軍因內戰內耗,眾將士身心疲憊,已無力奪回失守的地盤。

  為了穩固十三國同盟的大后方,公冶將軍希望諸位盟友國,能出兵奪回飛龍崖地區。

  至于飛龍崖區域的地盤歸誰,那自然是…誰打下就歸誰!

  公冶將軍把飛龍崖一戰的敗因,歸咎于夔魖大將軍叛國,而后請求盟國派兵來援。

  如此一來,飛龍崖地區在另外十二國眼中,就像一塊等著他們瓜分的蛋糕,誰先奪回失地,地盤就歸誰。

  當然,公冶將軍會恰到好處,向盟友國透露中原武者的情報。

  他的親筆信中有提及,飛龍崖一戰的時候,中原勢力里面出現了兩三個大將軍級別的異國武者,希望各國謹慎應對。

  至關重要的信息,公冶將軍就這樣輕描淡寫的一筆帶過。

  公冶將軍只在信中稍微提到了維夙遙、綺酈安、伊莎蓓爾,卻只字未提周興云,以及炎姬軍的姑娘們。

  如果有人問公冶將軍,飛龍崖一戰最令他感到絕望的是什么?公冶將軍肯定會說,是那支沐浴在輝煌中,劍芒所指人命皆喪的尖兵小隊!

  飛鴻大將軍拿著公冶將軍的親筆信,風塵仆仆的趕到雷門道。

  在這一路上,飛鴻大將軍可謂繃緊了十二根神經,不敢有半點松懈。

  沒有人比他更清楚,這一刻寅國的命運,寅國的生死存亡,全都寄托在他一個人身上。

  這封信,絕對不容有失!

  “飛鴻大將軍?你怎么來了?”

  “軍情緊急!太古尊上在哪?我有要事稟報!”

  “太古尊上正在營房內打坐,他叮囑我們,不允許任何人去打擾…”

  飛鴻大將軍不等士兵把話說完,直接掀開門簾步入營房。

  “飛鴻將軍是怎么了?沒聽見老朽正在入定嗎?有事稍后再議。”

哎呦文學網    天降鬼才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