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上一章
下一章
返回
設置
前一段     暫停     繼續    停止    下一段

第兩千十五章 狼狽撤退

  大唐對于土地之欲望并不高,雖然開疆拓土素來是華夏男兒心中執念,但如今大唐之疆域已經足夠遼闊,沒有那么多的人口,占那么多的土地作甚?遲早有一日還會丟掉。

  但是對于大食,必須予以遏制。

  所以即便對波斯高原并無領土之述求,但若有插手其中的機會,給大食內部埋下一顆釘子,這正是大唐如今最主要的對外策略。

  分化、收買、瓦解、挑撥…大唐不會去攻占其國土,卻要盡量使其內部分裂,不能合而為一。

  歷史早已證明,一個有著廣闊疆域、超多人口的大國,只要給予其休養生息之機會,必然在某一刻崛起。

  大食帝國的最終結局是衰敗、分裂、覆滅,但房俊不希望在其覆滅之前,能夠有機會回光返照威脅到大唐的利益。

  所以他給予阿羅撼極高之禮遇,更給予其無與倫比的信心,希望對方能夠成為插入大食軟肋的一柄利刃。

  “若有必要,安西軍會給予王子最大幫助,惟愿大唐與波斯睦鄰友好、世世代代。”

  阿羅撼激動地發抖,他意會到了房俊的意圖,也明白對方想要利用波斯遏制大食之企圖…但那又怎么樣呢?

  擁有被人利用的價值,有些時候其實是很幸福的一件事。

  連利用不都不屑的時候,才是波斯真正的悲哀…

  “會否援助波斯軍隊一些火器呢?”

  阿羅撼目光灼灼,充滿希冀。

  大食騎兵太過強大,他眼睜睜看著強橫一時的薩珊王朝崩頹、覆滅,他如喪家之犬一般帶著族人亡命天涯,最終不得不卑躬屈膝的舉族投降,才換來茍延殘喘的機會。

  即便能夠回去波斯故地召集舊部、反抗大食,他也沒有信心能夠擊敗大食、復國成功。

  但若是有了唐軍威力無窮的火器,則信心倍增。

  房俊笑著,意味深長:“大唐對待盟友素來慷慨,不信你可以問問這位吐蕃大論…只要王子能夠以波斯之名義與大唐締結盟約,那么,一切皆有可能。”

  不需波斯能夠覆亡大食,只要其穩穩占據波斯高原、隔斷大食前往河中地區擴張的道路,如此足矣。

  而想要依賴波斯達成此等戰略目標,是需要要付出一些代價的。

  當然,也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獲。

  總體來說,利大于弊。

  阿羅撼心頭一片火熱,重重錘了一下胸口,沉聲道:“從此刻起,波斯視大唐為盟友,世代友好、永不背叛!若為此誓,則波斯族人生生世世淪為奴隸,永無復國之日!”

  誓言很重,但房俊也只是矜持的點點頭,笑著予以認可。

  誓言這種東西聽聽就好了,所謂的道德、所謂的信仰,在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當有朝一日利之所至,他們會用經書擦拭刀刃的血漬,高喊著口號進行屠殺…

  人與野獸,并無不同。

  甚至某種意義來說,野獸的信仰反倒更為純粹一些…

  接下來,房俊又將祿東贊引薦給阿羅撼。

  阿羅撼一臉驚愕:“久聞吐蕃大論之大名,卻不想今日于此相見。”

  他的信息較為滯后,雖然從穿行于思路之上的行商口中得知噶爾部落已經與吐蕃贊普兵戎相見,卻并不知噶爾部落何時與大唐結盟…否則祿東贊何以出現在唐軍營地之內?

  祿東贊也有些好奇:“老夫的確曾經去過大馬士革,但那已經是很多年之前的事情了,沒想到如今的大馬士革居然也有人知道老夫之名?”

  信息的傳播是極其困難的,如今東西方之間的交流,絕大多數時候依靠絲綢之路。但吐蕃地處高原、偏居一隅,與大唐之間的聯通在于“唐蕃古道”,與絲綢之路完全搭不上。

  阿羅撼便笑道:“吐蕃亦是當世強國,大食既然耗費舉國之力東征,又豈能不對吐蕃有所了解呢?大論要相信我,現在大馬士革宮殿之內有關于吐蕃的各種信息、情報,絕對比你想象要多得多。”

  事實上,上一次西域之戰以大食戰敗告終之后,大食內部不少人認為從七河流域、西域進而征伐大唐這條路太過艱難,干脆直接越過蔥嶺登上高原,待到將吐蕃覆滅之后順勢俯沖而下,直插大唐腹地。

  但是當他們知曉蔥嶺有多高、吐蕃又有多險之后,果斷打消了這個念頭…

  祿東贊何許人也?

  馬上便明白了阿羅撼言外之意,不過他并不在意。

  噶爾部落內附大唐已成定局,不僅此后與贊普再無干系,甚至再也無望踏上高原半步,至于吐蕃之盛衰興滅,與他何干?

  他指著焦黑一片的可散城,問道:“這座城池損毀嚴重,大唐是否要擇址另建?”

  房俊搖搖頭:“可散城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戰略地位非常重要,一座城便可以控制整個河中地區,豈能擇址另建?”

  阿羅撼道:“但若予以重建,需要耗費極大的人力物力與時間。”

  房俊笑道:“這一點諸位倒是無需擔憂,區區一座城池而已,如今夷為平地更有利于重新規劃,至于重建,不值一提。”

  華夏文明自古以來便秉持了兩大優勢,筑城與種田。

  但凡與這兩項有關,總是能夠迸發出無與倫比的熱情與能力…

  奧夫與馬斯拉瑪帶著兩萬余兵馬沿著藥殺水一路溯流而上,希望借助河道之幫助減少唐軍左右突襲之困境,因為一側有河道阻擋,只需將注意力放在右翼即可。

  然而局勢卻出乎預料。

  唐軍戰馬速度太快、兵卒體力太好、弓箭射程太遠…

  唐軍也不著急,不管大食軍隊走哪條路線、行進在什么方向,就那么遠遠的墜在大食軍隊身后,走一段路便突襲一下,而后撤離,積蓄力氣之后再度突襲。

  憑借速度與射程的優勢,不斷蠶食大食軍隊的后陣,追得大食軍隊狼奔豕突、叫苦連天,一時片刻都不敢歇息逗留。

  奧夫無奈,只得“斷尾求生”,下令后陣脫離大部隊,以犧牲自己的方式延阻唐軍追擊。

  然而尾巴斷了一截又一截,一隊又一隊的后陣被唐軍絞殺、殲滅,不久之后又追了上來…

  “這么下去不行啊!”

  累的氣喘吁吁的馬斯拉瑪在馬背上大叫,很是驚慌。

  奧夫也意識到“斷尾求生”戰術的弊端,非但未能起到延阻唐軍之目的,反而好像是主動將自己的不對化整為零,一點一點送給唐軍吞下去,后陣覆滅、中軍變后陣,后陣再覆滅…接下來豈不是輪到自己?

  “你有什么好法子?”

  “好法子沒有,蠢辦法倒是有一個。”

  “說說看?”

  奧夫也沒了主張,只能滿是希冀的看著馬斯拉瑪,希望他能夠想出一個擺脫唐軍的辦法,否則無需等到康國,自己的部隊就被唐軍吃光了。

  馬斯拉瑪咬了咬牙,一狠心,策騎向奧夫靠近,小聲道:“下令部隊停止前進,全軍回擊,咱們兩個則率領親兵脫離部隊,趕赴康國!”

  奧夫氣道:“你瘋了嗎?”

  他們參與此戰,麾下皆是各自部族的勇士。馬斯拉瑪的部隊已經在藥殺水北岸被打殘了,另行逃出生天的部隊不足五千人,且膽氣已泄、士氣全無,不堪一戰。

  而現在身后的部隊大多數都是奧夫自己的族人,讓他拋棄族人獨自逃生,怎能做得出?

  沒有了這些族人,他就算安全撤到康國又能如何?

  沒有兵,誰會搭理他?

  馬斯拉瑪苦笑道:“你也是打了半輩子仗的宿將了,以你之見,咱們帶著這些部隊能夠逃脫唐軍的追殺嗎?他們的馬更快、弓射得更遠,已經將‘帕提亞戰術’更新優化至巔峰,咱們逃不脫!”

  奧夫默然。

  他承認事實如此,可當真能夠狠下心放棄一切,只為了自己逃命?

  權衡許久,他搖頭拒絕:“唐軍此刻亦是人困馬乏,咱們雙方比拼的便是各自的意志力,只要咱們堅持下去,最先放棄的肯定是唐軍!”

  當雙方的體力都消耗殆盡的時候,是追敵擊殺的更有毅力、還是一味逃命的人更能堅持?

  顯然是后者。

  只要能夠將唐軍的體力耗盡,自然能夠予以擺脫。

  至于這期間到底需要斷多少此尾、犧牲多少兵卒…總不會比親手將部隊送給唐軍絞殺更慘吧?

  馬斯拉瑪見不能說服奧夫,只得作罷,騎著馬悶頭向前狂奔。

  他倒是有心先行一步不管奧夫的死活,反正他麾下所剩無幾的兵卒皆是精銳,讓他們回頭與唐軍惡戰一番肯定不行,但若是下令速速逃命,那一定跑得賊快…

  但他不能那么干。

  藥殺水北岸一戰,他麾下部隊損失殆盡,沒有兵就沒有權,回去大馬士革之后還指望著能夠與同病相憐的奧夫相互支持、守望相助,若是此刻得罪了奧夫,后者斷然不會與他聯盟。

  心底充滿對于前途之迷茫與擔憂,若是任由唐軍這般銜尾追殺,恣無忌憚的將“帕提亞戰術”發揮至極致,那么能夠一路逃回大馬士革的大食軍隊又能剩下多少?

哎呦文學網    天唐錦繡
上一章
書頁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