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工程師 第八百零九章 迫擊炮
三月二十九日,范家莊第一、第二普通鑄造工廠的廠長緊張地站在校場上,看著李植的親兵擺弄著自己工廠生產出的產品。
兩個工廠生產的樣品都是一種新式的火炮,很輕便,兩個士兵就能操作。
和專業鑄造大炮的高級鑄造工廠,或者說火炮工廠不同,范家莊第一普通鑄造廠和第二普通鑄造廠一直以來是生產龍尾車、自來水管等民用產品的。當然,因為民用產品市場需求極大,這兩個普通鑄造廠的規模遠超過火炮工廠,各自有員工幾千人。
不過雖然是民用工廠,但在李植的專利制度刺激下,這兩個工廠在生產過程中也是很注重技術發展的。哪怕是最簡單的自來水管,這兩個工廠也要和天津、山東各地的地方小廠競爭。
為了生產出質量更好的水管,兩家工廠都研究了一整套簡單高效的熱處理手段,在市政廳申請了好幾項專利。
不過兩個工廠的總管沒想到自己這樣的普通鑄造廠也會接到軍方的訂單。
李植要生產新式的火炮對付日益被敵人濫用的塹壕系統。但現在的火炮工廠已經在滿負荷生產二十四磅艦炮,沒有富余的生產能力,所以李植只能把訂單交給了普通鑄造廠。
不過李植也不是在粗制濫造拿士兵的性命開玩笑,實在是李植需要生產的這種新式火炮確實很簡單。
李植要生產的是排用迫擊炮。
迫擊炮結構簡單,自重輕,威力小,是一種專門用于殺傷掩體后部敵人的武器。實際上,迫擊炮的誕生,就是為了對付線膛槍普及后牛皮糖一樣難纏的壕溝戰的。
世界第一門迫擊炮誕生在1904年的日俄戰爭期間,發明者是俄國炮兵大尉尼古拉耶維奇。當時沙皇俄國與日本為爭奪中國的旅順口而展開激戰。俄軍占據著旅順口要塞,日本挖筑塹壕逼近到距俄軍陣地只有幾十米的地方,壕溝里的日軍火炮和步槍都打不到。于是尼古拉耶維奇便試著將一種老式的海軍臼炮改裝在帶有輪子的炮架上,以大仰角發射一種長尾形炮彈,結果竟然有效殺傷了塹壕內的日軍,打退了日軍的多次進攻。
尼古拉耶維奇的這門炮全彈質量11.5kg,射程為50~400m,射角為45°~65°,可謂是對付塹壕戰的利器。炮彈拋射后砸進普通火炮打不進去的壕溝中,可以大規模殺傷壕溝中躲藏的步兵。這種新式武器被稱為“雷擊炮”。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于塹壕陣地戰的展開,各國開始重視迫擊炮的作用,在“雷擊炮”的基礎上,研制出多種專用迫擊炮。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迫擊炮已成為各國步兵的基本裝備。
既然江北軍和日本人都偷學了李植的壕溝作戰,那么李植就要拿出迫擊炮這種神器來讓敵人明白什么叫作技術了。
當然,后世的迫擊炮很先進,炮彈往炮筒里一扔就能自動觸發射擊,這一點李植是做不到的。李植采用的是土辦法:炮筒的底部有一個尖銳針刺,小型開花彈和硝化棉發射藥平時用紙筒包在一起,靠自重落入炮筒后紙筒會被尖刺刺破,發射藥就落入炮筒底部了。如果怕不保險,還可以用通條捅一捅。發射時候炮手將雷酸汞底火裝在火門上,一拉炮繩就觸發射擊。
這樣的設計,能讓兩人操作的迫擊炮十二秒完成一次射擊。雖然比起后世兩秒一發的迫擊炮來說很簡陋,但對付江北軍和幕府軍這樣的軍隊,這樣的射速足夠了。
李植設計的迫擊炮口徑為六十五毫米,身管長一百一十厘米,炮筒材料為青銅。設計有效射程七百米,使用三斤五兩重的小型開花彈。迫擊炮尾部有一個大鐵板接觸地面作為后座力緩沖。
兩個鑄造廠生產出來的樣品有些差距,第一鑄造廠生產出來樣品全重五十二斤,第二鑄造廠生產出來的樣品全重四十七斤。雖然炮重比起后世的迫擊炮來說比較重,但是放在馬車上跑起來還是很方便的。
兩家民用的普通鑄造廠第一次生產火炮,在熱處理技術上還是有不足的。若是讓火炮工廠來生產炮筒,估計自重可以降到四十斤左右。不過對于李植來說炮筒重上十斤也不是大問題。
兩門迫擊炮的五百米外,已經在地面上挖了兩米深的壕溝。壕溝里擺了一些稻草人,模擬江北軍的士兵。
兩門迫擊炮開始試驗射擊。
士兵裝彈拉繩,只聽噗噗兩聲悶響,兩門迫擊炮炮口火焰一閃,兩個黑影射出來炮口朝目標飛去。
第一次射擊,兩門迫擊炮都沒有命中目標,砸在了壕溝外面的地面上。
不過李植這些年改良了引信的精度。如今范家莊火藥廠生產的引信燃燒更加勻速,炮兵可以根據射擊距離剪裁炮彈外面的引信,更精確控制爆炸時間。所以炮彈落地不過一秒多,就轟轟炸響了。
根據第一次射擊的落點,炮兵調整迫擊炮的仰角,開始了第二次射擊。
“噗!”“噗!”
又是兩聲悶響,兩發迫擊炮彈射向了遠處的壕溝。這一次,第二鑄造廠的炮彈射進了壕溝中,轟一聲在壕溝中炸出火花。
第一鑄造廠的火炮沒能命中目標,炮彈在壕溝外面炸響了。
第二鑄造廠的總管興奮地看了一眼競爭對手,滿臉的驕傲神色。
炮兵們再次調整射角,開始了第三次、第四次射擊。這兩次,兩門迫擊炮都擊中了目標。
炮兵停止了射擊,眾人走到壕溝那邊去看射擊效果,發現炮彈落點的稻草人已經被炸成了碎草渣子。附近兩、三米的壕溝上到處插著炮彈里迸出來的碎鐵片,一些碎鐵片還插在三、四米外的稻草人身上。
李興看到了這景象,哈哈大笑,說道:“王兄,這小炮厲害,這下子壕溝里的敵人無所遁形了!”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第一、第二鑄造廠同時中標,第一鑄造廠訂單三千門,第二鑄造廠訂單五千二百門。生產期限三個月。”
兩個鑄造廠的總管聽到訂單來了,都是喜上眉梢。尤其是得了五千門訂單的第二鑄造廠總管,已經是笑得合不攏嘴。
這生產大炮的利潤比生產自來水管高十幾倍。這下子工廠里的工人可以發好多獎金了。
李植看著兩個總管,笑了笑。
此時就體現出天津的工業實力出來了。只要有設計圖紙,范家莊和天津衛城的工廠立刻可以把圖紙變成實物,開始批量生產。而使用手工的江北軍和幕府軍,恐怕花上幾年都造不出這么多火炮出來。
“八千二百門火炮生產完畢后就立即運到前線去!讓江北軍和幕府軍見識見識什么叫做火力。”
明末工程師 第八百零九章 迫擊炮